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托腹带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托腹带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黄荷婷
  • 公开日
    2007年4月18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10月14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10月14日
  • 申请人
    黄荷婷
  • 文档编号
    A61F5/01GK2889215SQ20052012748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托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环带,具有一承托穿载者下腹部的承托部及一环绕穿载者腰部的覆束部;至少一肩带,其一端连接于该覆束部,而另一端跨过该穿载者肩膀而固定于该承托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腹带,其特征在于,该肩带分叉为二个而构成一领口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腹带,其特征在于,该承托部的一端具有一黏片,另一端具有一公扣合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腹带,其特征在于,该覆束部的一端具有一圈环,另一端具有一母扣合件,该黏片穿过该圈环后反折而粘黏于其自身,该母扣合件与该公扣合件相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腹带,其特征在于,该肩带连接至一支撑片,该支撑片再连接至该环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腹带,其特征在于,上述肩带包括二条,每条肩带位于其一端具有一黏片,该黏片供黏合于该承托部7.一种托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环带,包括一承托穿载者下腹部的承托部及一环绕穿载者腰部的覆束部;一支撑于该穿载者背部的支撑片,连接于该覆束部上缘;二肩带,各自具有一端连接于该支撑片上缘,另一端跨过该穿载者肩膀而固定于该承托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腹带,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片包括一布片及一衬于该布片夹层中的弹性条状构件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托腹带,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条状构件下方具有一软垫10.一种托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环带,包括一承托穿载者下腹部的承托部连接一环绕该穿载者腰部的覆束部,其中该承托部具有一口袋,并且具有大于该覆束部的宽度;一支撑于该穿载者背部的支撑片,连接于该覆束部上缘,包括一弹性条状构件衬于一布片的夹层中;一软垫,位于该布片夹层中,并且位于该弹性条状构件下方;二肩带,各自具有一端连接于该支撑片上缘,另一端具有一黏片,具有该黏片的一端跨过该穿载者肩膀而黏着于该承托部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托腹带,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肩带的托腹带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托腹带,包括一环带及至少一肩带;该环带具有一承托部及一覆束部,使用时,该承托部承托一穿载者的下腹部,该覆束部环绕该穿载者腰部;该肩带的一端连接于该覆束部,使用时,另一端跨过该穿载者肩膀而固定于该承托部,因此可通过肩膀提供该环带承托下腹部的力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另一种托腹带,包括一环带,包括一承托部及一覆束部;一支撑于穿载者背部的支撑片,连接于该覆束部上缘;二肩带,各自具有一端连接于该支撑片上缘,另一端跨过该穿载者肩膀而固定于该承托部,也可通过肩膀提供该环带承托下腹部的力量。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托腹带的制作方法妇女自怀孕四个月起,肚子便有下坠感,随着胎儿的成长趋于稳定迅速,腹部会很快变大且沉重,使孕妇的腹部及腰部的脊椎往前弯,因此容易引起腰酸背痛的症状。此时孕妇会有身体往后仰、手掌支撑腰部而托起腹部的姿势,以维持腰部挺直并缓和腰酸的问题。为了缓和腰酸的症状及防止胎位不正、子宫下垂的现象,医生通常会建议孕妇在怀孕五个月左右,就开始使用托腹带。因为托腹带可以减缓孕妇腹部的重力负担,以避免孕妇身体不自然向后仰的姿势,降低腰酸背痛的现象。如图1A所示,现有托腹带10由承托部11、覆束带12、13所构成。承托部11具有一较宽的承托本体,由承托部11的二侧延伸缝设有宽度较小的覆束带12,覆束带12的外部缝设有絮状部的母黏扣121,而另一覆束带13末端的内侧缝设有公黏扣131。再请参阅图1B,使用现有的托腹带10时,先将承托部11覆在孕妇的下腹部,再将承托部11二侧所延伸的覆束带12和13绕过孕妇的腰部,在背部以具有公黏扣131的覆束带13来黏扣于覆束带12外侧的母黏扣121,用以达到托腹的效果。但该现有托腹带,其承托部与覆束带是由不具有弹性的布料所制成,如欲达到托腹的效果需施以相当的力量将托腹带由孕妇的下腹部黏扣至腰部,如此会有类似「束腹」的感觉,造成孕妇的腹部受到压迫,产生不舒适的感觉,并且使胎儿受到窘迫。尽管如此,仍会发生托腹带滑落的困扰,以及在孕妇配载后而坐、蹲时,会发生带体外翻的问题。此外,现有托腹带仅提供承托腹部的功用,并无支撑腰部的结构设计,孕妇仍需靠腰部脊椎提供承托腹部的力量,因此无法有效降低孕妇腰部的负担。故有加以改良的必要。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托腹带,通过肩带的设计提供向上的承托力以分担腰部脊椎的负荷,增强承托孕妇腹部的效果,并减轻孕妇腹部的压迫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托腹带,包括一环带,具有一承托部及一覆束部,使用时,该承托部承托一穿载者的下腹部,该覆束部环绕该穿载者腰部;至少一肩带,其一端连接于该覆束部,使用时,另一端跨过该穿载者肩膀而固定于该承托部。本实用新型的托腹带,该环带用以承托一穿载者的下腹部,并环绕该穿载者腰部;该肩带跨绕于该穿载者肩膀,其二端用以连接该环带且分别位于该穿载者的腹部及背部,通过肩膀提供该环带承托下腹部的力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托腹带,包括一环带,包括一承托部及一覆束部,使用时,该承托部承托一穿载者的下腹部,该覆束部环绕该穿载者腰部;一支撑片,连接于该覆束部上缘,使用时,该支撑片支撑于该穿载者背部;二肩带,各自具有一端连接于该支撑片上缘,使用时,另一端跨过该穿载者肩膀而固定于该承托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托腹带,包括一环带,包括一承托部连接一覆束部,其中该承托部具有一口袋,并且具有大于该覆束部的宽度,使用时,该承托部承托一穿载者的下腹部,该覆束部环绕该穿载者腰部;一支撑片,连接于该覆束部上缘,包括一弹性条状构件衬于一布片的夹层中,使用时,该支撑片支撑于该穿载者背部;一软垫,位于该布片夹层中,并且位于该弹性条状构件下方;二肩带,各自具有一端连接于该支撑片上缘,另一端具有一黏片,使用时,具有该黏片的一端跨过该穿载者肩膀而黏着于该承托部。本实用新型的此种托腹带,该覆束部的中央更包括一软垫以抵住该穿载者背部,以及一支撑片连接于该覆束部中央上缘以支撑该穿载者背部;支撑片的功用在于支持脊椎骨以避免其受伤;软垫的功用在于孕妇坐、卧时,使其感到舒适并有保护该部位的功能;并且,环带的承托部及覆束部设计成可拆解的结构,两者采用一端黏合,且另一端扣合的结合方式,以将环带的位置及长度调整至最佳状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更具备下列特性及优点1.肩带可提供另一向上的承托力,因此可有效降低孕妇腰部的负担。
2.具有支撑背部的结构设计,可免脊椎受伤。
3.可适当调整环带长度以免孕妇的腹部受到压迫。
4.没有托腹带滑落的困扰,以及在孕妇配载后而坐、蹲时带体外翻的问题。
5.多了软垫设计,穿载更感舒适。


图1A为现有托腹带结构的立体图。
图1B为现有托腹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托腹带基本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分解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A为孕妇穿载本实用新型的托腹带时正视图。
图6B为孕妇穿载本实用新型的托腹带时侧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托腹带(现有) 41承托部11承托部 411 口袋12覆束部 412 黏片121 母黏扣 413 公扣合件13覆束部 42独立元件131 公黏扣 421 覆束部20托腹带 4211 软垫21环带 4212 圈环211 承托部 4213 母扣合件212 覆束部 422 支撑片22肩带 4221 弹性条状构件221 领口 423a 肩带30托腹带 423b 肩带31a 肩带 4231 黏片31b 肩带 43环带311 黏片 50托腹带312 调节环 51a 肩带32支撑片 51b 肩带40托腹带 52带扣
请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托腹带基本结构。托腹带20穿载于肥胖者或孕妇身上可用以承托其凸出腹部而减轻其腰部的重量负荷。托腹带20的基本组件包括一环带21与至少一肩带22。环带21可为一承托部211与一覆束部212所形成的软质带体。图中虚线显示承托部211、覆束部212与肩带22的粗部区隔。承托部211用以承托穿载者的下腹部,而覆束部212连接承托部211而形成一环状整体以绕过穿载者的腰部两侧及后方。肩带22的一端连接于覆束部212,另一端连接于承托部211以跨绕于穿载者肩膀。肩带受到肩膀的支撑而提供承托部211一向上的拉力以达到承托下腹部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完全依赖将承托部211由穿载者腰部两侧拉向背后而提供承托力,因此环带21只要调整至合于穿载者腰围即可,以减少束覆的不适感。此外,环带21宽度只要足以承托腹部即可,不一定要区分为承托部211或覆束部212。
图2所示的托腹带20中,环带21与肩带22可为同一布块剪裁而一体成型。例如,环带21的覆束部212中央向上延伸而形成肩带22,因此肩带22后端与覆束部212之间无需缝合。然而,肩带22后端与覆束部212之间也可选择以黏、扣等方式连接在一起。此外,承托部211与覆束部212也可为同一布块剪裁而成型或选择以黏、扣或缝合等方式连接在一起。同样地,肩带22前端与承托部211的连接方式也可为黏、扣或缝合等方式。为了使两肩膀平均分担下腹部的重量,两肩膀均需有肩带22跨绕,在本实施例中是将肩带22分叉为二个而形成一领口结构221以供穿载者头部套入使两侧肩带22落于两肩膀上方。
请参照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托腹带30包括二肩带31a及31b,每条肩带31a或31b具有一黏片311位于其一端以供黏合于承托部211。此外,每条肩带31a或31b也具有一调节环312以提供穿载者调整其长度。承托部211表面可以设置另一黏片(未图示)与肩带31a或31b上的黏片311相黏合,或是直接使用可以被黏片311所粘附的材料作为承托部211表面的材料。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肩带31a及31b连接至一支撑片32,支撑片32再连接至覆束部212中央上缘。由于穿载者挺着大肚子,脊椎容易习惯性向后弯折以支持肚子重量,此时支撑片32位于穿载者的背心部位支撑其脊椎以减轻脊椎负担。
请参照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分解图。本实施例中,托腹带40包括一承托部41及一独立元件42。独立元件42包括一覆束部421上方连接一支撑片422,支撑片422上方再连接二肩带423a及423b,换句话说,支撑片422设于覆束部421与这些肩带423a及423b之间。覆束部421、支撑片422与二肩带423a及423b可能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或通过缝合而彼此连接。肩带423a及423b的自由端具有黏片4231以供粘黏于承托部41的任意部位。本实施例的承托部41及覆束部421是可拆解的,两者组合后形成环带43。
如图4A所示,支撑片422为一布片夹层衬以一个或多个弹性条状构件4221,例如硬塑料条或硬橡胶条等。覆束部421中央部位的夹层可增设一软垫4211位于弹性条状构件4221下方。承托部41外侧中央增设一口袋411以置放小型随身物件。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承托部41与覆束部421采用一端黏合,且另一端扣合的结合方式。例如,在承托部41的一端设置如魔鬼粘的黏片412,另一端设置一公扣合件413。在覆束部421的一端缝设一圈环4212以供承托部41的黏片412穿过,另一端则设置一母扣合件4213以对应公扣合件413。又例如,在覆束部421的一端设置另一具有绵絮状表面的黏片,或以一具有绵絮状表面布质材料制作覆束部421以供黏片412粘附于其表面;另一端则设置复数个母扣合件4213以对应复数个公扣合件413。附带一提的是,托腹带40为贴身穿载的物件,其材料最好以透气、吸汗等柔软布料制作,圈环4212可为不锈钢材料,黏片412可以是具有许多毛状倒勾的粘黏面。
请参照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组合图。承托部41及独立元件42的组合方式叙述如下。将图4A所示的承托部41的黏片端穿过覆束部421的圈环4212后反折而粘黏于其自身,另一端以公扣合件413穿入母扣合件4213的孔洞,通过反折长度而调整环带43以适应不同腰围的穿载者(如单箭头所示)。此外,扣合件如图4A所示,设于多个位置,可左右移动调整至适当位置再扣合以符合穿载者腰围并调整承托部41正对下腹部(如双箭头所示)。接着,肩带423a及423b通过黏片4231黏合于承托部41表面。
请参照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托腹带50具有如图4B所示的环带43、支撑件422及软垫4211等结构,但其二肩带51a及51b为先交叉后,再连接至承托部41。两肩带51a及51b的交叉部位以一带扣52将两肩带51a及51b束缚在一起,如此,于穿载时可防止肩带51a及51b由肩膀上滑落。
请参照图6A,为一孕妇穿载本实用新型的托腹带时正视图。穿载如图4B所示的托腹带40时,将环带43的覆束部421与支撑片置于背后(见图6B),覆束部421两端分别由腰部后方拉往左右两侧。如图所示,以承托部41的公扣合件(未图示)扣住覆束部421的母扣合件4213,承托部41黏片(未图示)穿过覆束部421的圈环4212后反折粘黏于自身。反折部分的长度愈长,则环带43与腰围更为贴合。若承托部41中央最宽的部位未能正对下腹部,则可通过调整反折部分的长度,以及选择适当位置的公扣合件及母扣合件4213来调整承托部41位置。调整完承托部41的位置后,将肩带423a及423b由背后绕过肩膀上方,交叉于胸前再往下拉,调整至适当长度后再粘黏于承托部41外侧表面,同时使支撑片及软垫竖立于背部。
请参照图6B,为一孕妇穿载本实用新型的托腹带时侧视图。如图所示,人体的背部曲线于腰部后方略为凹陷而呈S形曲线。当穿载本实用新型的托腹带后,将承托部41上提的力量有两部分,如箭头方向所示。此时,支撑片422恰支撑于上背部,而软垫4211恰抵住略为凹陷的腰部后方。支撑片422的功用在于支持脊椎骨以避免其受伤。软垫4211的功用在于孕妇坐、卧时,使其感到舒适并有保护该部位的功能。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