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飞梭绗缝机的针排打包和压板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参阅图l所示,传统的飞梭绗缝机所采用的针排压板传动机构, 其主轴经过曲柄摇杆直接传动到针排驱动轴,针排驱动轴通过摇杆滑 块机构驱动针柱直线运动,获得绗缝动作;针排驱动轴又通过凸轮滑 块机构驱动压板立柱做直线运动。上述结构中,针柱为直接上下直线 往复运动,即为由高位到低位,再由低位直接回到高位,中间停顿时 间很短,以此不能很好地协调飞梭移动工作,极易出现断针情况或缝 制质量差;同样,上述结构不能实现压板下压保持较多时间的需要, 因而也就较好地压紧缝料,影响绗缝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梭绗缝机的针排传动机构,其 可实现针排运动到下位时有短暂的跳跃回位,即实现针排打包,以配 合飞梭移动工作。本实用新型再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延长压板压料时间的飞梭绗3缝机的压板传动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飞梭绗缝机的针排打包和压板传动机构,主轴通过曲柄摇杆将动 力传到一中间轴上,中间轴上安装有三铰孔连杆,三铰孔连杆中的其 余两个铰孔分别铰接上述曲柄摇杆和另一连杆,连杆另一端铰接于驱 动轴之摆臂上,该驱动轴作为针排的动力轴, 一从动轴配合驱动轴工 作;驱动针排的摇杆上段则铰接上驱动臂和下从动臂,上驱动臂设于 驱动轴,而下从动臂设于从动轴;压板固设于另设的摇杆下端,摇杆 的上段分别铰接下驱动臂和上从动臂,下驱动臂设于从动轴,而上从 动臂设于驱动轴。所述针排的打包量是由连杆和三铰孔连杆的铰接点运动,超过连 杆与三铰孔连杆两者连成直线状态的位置再返回时产生的,打包量的 大小由超过直线位置的量控制。本实用新型是在主轴和驱动轴之间增加有中间轴,并于三者之间 辅于曲柄摇杆、三铰孔连杆及连杆,由此获得驱动轴的打包动作,即 实现针排运动为由高位到低位,然后由低位短暂反弹一定高度(即打 包量),再由反弹高度回到低位,最后由低位返回高位,该结构可使 针排在下位保持足够时间,配合飞梭工作,减少断针和提高绗缝质量。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上述结构引伸驱动压板,使压板获得较多时间 压紧缝料,保持缝料张紧,从而更利于配合针排运动绗缝。
附图1为现有技术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图2之结构侧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针排运动线路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附图2、 3所示,飞梭绗缝机的针排打包和压板传动机构,
其主轴1通过曲柄摇杆2将动力传到一中间轴3上,中间轴3上安装 有三铰孔连杆31,三铰孔连杆31中的其余两个铰孔分别铰接上述曲 柄摇杆2和另一连杆4,连杆4另一端铰接于驱动轴5之摆臂52上, 中间轴3通过双摇杆传动到驱动轴5上。运动过程中,当针到下位点 附近时,连杆4与三铰孔连杆31在一直线上,而连杆4进一步超过 此位置并返回时,使针上升一定高度后再下走,即实现针排打包,以 配合飞梭工作。针排的打包量是由连杆4和三铰孔连杆31的铰接点 运动,超过连杆4与三铰孔连杆31两者连成直线状态的位置再返回 时产生的,打包量的大小由超过直线位置的量控制,可根据需要做调 整。针排之运动轨迹可参阅图4所示。
驱动轴5作为针排的动力轴,从动轴6则为一支承轴,配合驱动 轴5工作;驱动针排的摇杆7上段则铰接上驱动臂51和下从动臂61, 上驱动臂51设于驱动轴5,而下从动臂61设于从动轴6;压板固设 于另设的摇杆8下端,摇杆8的上段分别铰接下驱动臂81和上从动臂82,下驱动臂81设于从动轴6,而上从动臂82设于驱动轴5。对 于针排,驱动轴5为动力输出,从动轴6为支承轴;而对于压板则相 反,从动轴6为压板的动力输出轴,驱动轴5为支承轴。工作时,由 针排传动机构驱动驱动轴5转动;由压板传动机构驱动从动轴6转动。 针排驱动轴用一双摇杆机构带动针排做近似直线的上下运动,以 达到绗缝工作。按照实际需要,可通过调整连杆4超过或不到中间点 的量之大小来实现针在下位保持的时间。而压板也可由针排之控制方 式来实现压板在下位点之保持时间,以达到良好的压紧缝料效果。
飞梭绗缝机的针排打包和压板传动机构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宋国华宋国华宋国华冯加林, 巫友群冯加林, 巫友群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郑和平, 王辉郑和平, 王辉郑和平, 王辉郑和平, 王辉孙月洋, 肖君华孙月洋, 肖君华孙月洋, 肖君华
专利相关信息
-
孙月洋, 肖君华孙月洋, 肖君华朱焕武, 魏庆洪朱焕武, 魏庆洪朱焕武, 魏庆洪朱焕武, 魏庆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