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label}}

公文写作中常见的对策建议有哪些?提出的对策和建议一般有哪些?

130****7557
企业公文写作
提问时间:2022-10-25 13:53:51
提示:以下回答均以本问题为中心,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早鸽顾问。 去咨询
回答 | 共1个
吴高
吴高
从业2年
商标注册专利变更专利撰写
所在地区:湖南湘江新区
咨询解答:40
咨询TA

一、正文写作中常见的用语不规范问题

(一)行文欠庄重严肃

公文属于应用类文体,主要用于反映客观情况和处理事情,主要靠逻辑的说服力,较少以形象的感染力,具有庄重严肃的特征。而在日常工作中,也常出现上级机关在对下级行文中,语气不庄重,不能显示国家机关权威的公文。例如某上级机关在对下行文中这样写道:“上述规定请大家大力支持,自觉遵守。”既然给属下行文,下级就必须执行,而“请”“大力支持”则有很恭敬又很无力地请求大家之意,毫无庄重色彩,上级机关的发文权威荡然无存。

(二)晦涩难懂,含糊不清

在公文写作中,语言运用上常会出现表述不严谨,用语晦涩难懂,使受文单位不知所云、无所适从的情况。如某省民政厅《关于印发革命工作人员牺牲病故证明书的通知》中写道:“革命工作人员牺牲病故证明书,由省厅统一掌握,经行署批准的因公牺牲革命工作人员来厅领证。”这一表述有失严谨,含糊不清,让人不知所云。既然是“牺牲人员”,又何能“来厅领证”呢?应当改为“由死者家属或有关单位派人来厅领证”为宜。这种语言现象在公文中出现,无疑会影响公文的权威性,削弱公文办理公务的作用。

(三)拖沓冗长,重复啰嗦

锤字炼句,以少驭多,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这是写文章最起码的要求,公文更应如此.以下是一份公文中的语句,其显得重复啰嗦:“局职工乒乓球队从南京胜利凯旋归来。”“凯旋”即“胜利归来”之意,再加上一个“胜利”就显重复拖沓而多余,应予删去。原文中谈及“胜利的意义”更是用墨如泼,画蛇添足,本来三五句即可说清,却偏要写上一大篇,真是废话连篇,冗长累赘。

二、对当前规范公文写作用语的建议及对策

(一)使用标准的书面语言

书面语言是指书面交际使用的语言,它区别与口语。文字记录语,逐渐形成比口语精确、严密的书面语,又称“笔语”“文字语”。口语是人们口头交际使用的语言,与书面语相对称。公文语言既要通俗易懂,又不能像一般记叙文,特别是通俗文学、方言文学那样大量采用口语和方言,必须强调使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这样才能使之既平易,又不失庄重、严肃的色彩。但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社会流行语大量产生并广泛地应用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因此,公文写作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何使用社会流行语的问题。我认为,对那些约定俗成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口语或社会流行语可以直接使用,如“严打”“希望工程”等;对那些有较强专业性或不为一般人所理解的术语要加以说明,如“互联网”等;对那些不健康或表意含糊的词语则坚决不用。

(二)力求语言准确、简明、通畅、规范,以及慎用模糊语

语言如何是公文有否较高质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同样的公文素材,语言运用功底浅,效果就大不一样。凡属较高质量的公文,除了思想明确、中心突出、结果严谨、层次分明外,语言必须准确精练,简明通畅,并且合乎逻辑,杜绝空话、套话、“八股味”。公文的观点要正确、公文的材料要准确、公文的语言要明确。在公文写作语言中,不仅要注意语言的准确、规范化,还要有着鲜明性的公正立场,要做到倾向和态度鲜明,观点要鲜明,内容要新颖富有创造性。应该要跟紧形式、贴近实际、善于发现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密切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在公务活动中,有不少模糊现象,如道德水平、人的政治素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时间的快慢、程度的深浅等等,我们不可能,也不必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述。而只有用外延不确定、内涵无指定、表义有弹性的模糊语言,才能把它表述得科学而准确。比如,在介绍形势时常用“目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布置工作时常用“今后一个时期内”“下世纪中叶”等模糊语言来界定时段;用“各级党组织”来概括成千上万的党组织,等等。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有利于表述的高度概括,简明扼要,周密严谨,机动灵活。当然,语言的模糊性同语言的含混不清不是一回事,可以精确、必须精确的.就应该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述,比如开会的时间、地点、对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指标,涉及原则性的表态等,就应该具体明确,直接了当。

(三)要避“虚”就“实”,切忌滥用文学语言

在公文写作中,语言、事例一定要实在,切不可虚浮。公文语言的真实性关系到信息的有效传达。可是现在有很多人在拟写公文的过程中就没有做到实在,使用的语言虚浮无实。如写某石油公司的一位领导同志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时,这样写到:“渤海湾的每座钻井台上都留记着他的脚印,他的胸中装着整个波涛奔腾的渤海湾。”又如写某一位人物的高尚品格时说:“他的风格之高高过于喜马拉雅山,他的精神之美,美过富春江。”还有一篇反映公路上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简报,在谈到事故发生当时的情形时写到,“大客车翻下公路边的大沟内,如坠万丈深渊......车内乘客鬼哭狼嚎哭作一团。”这些都是由于把文学用语引进公文中来,故使所表达的内容显得有些虚华欠实,读后不免给人一种虚夸的感觉。

(四)不要“学生腔”

由于过多的渲染和不必要的抒情,致使公文失去了朴实、庄重。一般称这样的病态为“学生腔”。如某工厂全年总结的开头时,这样写到:“滴答、滴答!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年的时间在转瞬间消失了。这一年中,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导下......我厂面向辽阔奔腾的大渤海,背靠日夜火车如梭的京山铁路大动脉,紧把着首都、天津的大门口......”这是典型的“学生腔”。充满文学味道,用语又欠朴实。按拟稿者的本意,也许是想使公文语言华丽多姿、词汇丰富一些,或者偏爱“文学韵味”,而这恰恰违背了公文写作注重实用的原则。语言要实实在在,任何一点浮华之词都应当力求避免的。

公文是整个社会生活的纽带。所谓纽带,就是指的沟通、联结、维系作用。从纵的方面讲,它沟通、联结、维系着各级政府、机关、单位甚至个人的公务活动;从横的方面讲,它维系着平行单位之间的公务活动。如果把整个国家比作一部机器,那么公文就是这部机器上的螺丝钉。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和公务员行为的不断规范,公文写作规范化越来越为各机关、单位所重视。“规范化”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墩而就,在“化”的过程中难免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笔者针对当前行政公文写作中出现的常见错误,提出意见,以期推进行政公文写作规范化。

2022-10-25 14:24:52
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联系 “在线顾问"
顾问推荐
{{item.label}}
{{item.desc}}
张新发
张新发顾问
擅长: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工商信息变更
执业11年
咨询专业顾问
最新问答
2023-06-19 06:34:24
北京海丰益商贸中心基本介绍?
北京海丰益商贸中心基本介绍?
2023-06-19 06:33:56
北京佳兴源装饰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公司大概情况
北京佳兴源装饰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公司大概情况
2023-06-19 06:33:29
北京君燕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是多久时候成立的?
北京君燕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是多久时候成立的?
2023-06-19 06:32:19
北京市华盛业石材经营部是多久时候成立的?
北京市华盛业石材经营部是多久时候成立的?
2023-06-19 06:31:54
北京市四季永芳石材经营部基本介绍?
北京市四季永芳石材经营部基本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