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的科技在西方国家中并不算发达,工业是瑞士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机械制造,化工,医药,高档钟表,食品加工,纺织业是瑞士的主要支柱产业,钟表业是瑞士第三大出口行业,作为世界最大的钟表生产国之一,瑞士拥有众多享誉世界的钟表品牌。



发展研发密集型产业
在电影《我不是药神》里提到的格列卫,或许很多人仍然没有淡忘,这个产品就是来自瑞士诺华公司。当时电影热映时,就有人提出,为什么瑞士的格列卫如此之贵?虽然格列卫具体的投入不清楚,但年报数据反映出诺华在研发投入上毫不吝啬。诺华2011年以来的年报发现,其净销售额在2011年到达峰值585.66亿美元,然后一路下降到2017年的491.09亿美元,研发投入也从95.83亿美元下降到89.72亿美元。但是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却逐年提高,从2011年16%一直增长至2016年18.63%。2017年诺华的研发投入占净销售额比例为18.27%,虽然同比略有下降,但诺华2017年的净利润77.03亿美元,研发投入比净利润还高。与我们国家著名药企的研发投入比例相比,显然高出很多。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著名药企很难研发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名药品。
之所以瑞士有那么多著名的医药企业,甚至连欧洲大国和美国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原因就是化工医药行业是瑞士最大的研发密集型产业,其研发投入占比瑞士国内研发费用总和的50%,也就是说,瑞士将其一半以上的研发费用投入到化工医药行业里边。伴随着瑞士医药研发能力的提升,瑞士逐步建立起全球医药研发中心网络,分布于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并通过兼并重组形成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医药企业集团。
瑞士小国家的大科技,依靠研发密集型产业发展世界级顶尖产业
盘点一下,《药神》电影里提到的诺华并非瑞士第一药企,罗氏制药乃瑞士第一大药企,它的竞争对象是美国辉瑞,它们常年抢夺谁是世界第一大制药企业的宝座。罗氏在抗肿瘤药方面处于霸主地位。提到瑞士著名的企业集团,大家一定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就是雀巢,世界数一数二的食品企业巨头。当然,还有ABB,如果一家先进制造业企业,没有装备几件ABB或西门子的装备,就算不得先进制造。不过,也有令中国骄傲的瑞士企业先正达,这家公司属于中国化工旗下企业,世界前列的农化公司,经营化肥、种子和农药等。大家可能都知道迅达电梯,迅达集团是一家以生产优质电梯为主业的公司,由罗伯特·辛德勒先生于1874年在瑞士创立,总部位于风景秀丽的卢塞恩,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第一大自动扶梯生产商,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电梯供应商。
在机电金属产业领域里,瑞士同样秉持研发密集型发展思路,全国研发费用的三分之一被投入到这一领域,才造就出ABB、迅达电梯等这样的世界级巨头企业。
瑞士小国家的大科技,依靠研发密集型产业发展世界级顶尖产业
鼓励企业投入研发,政府做好教育和人才支撑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一定与该国的政策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瑞士的研发密集型产业发展,对于研发费用的投入、教育及人才培养机制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钱从哪里来?人才从哪里来?
作为资源贫乏的欧洲小国,瑞士在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下,大力鼓励来自企业端的研发费用投入,主张企业自造血式的研发投入模式,企业通过高精尖的研发获取超额利润,再回馈到企业研发,走出一条在高新技术产业及创新模式上的高精尖道路和良性循环。据统计,瑞士是世界人均研发费用投入最高的国家,企业投入的研发费用占总研发投入的80%以上,来自政府的研发投入只占到20%。
政府对于企业做什么呢?显然,企业想要走一条良性的高精尖研发循环,必须有高精尖人才的支撑,瑞士政府便加大在教育、培训、人才培养等方便的投入和力度。瑞士是世界上在教育领域最舍得投资的国家之一,每年瑞士联邦预算的10%投入到教育领域。提到瑞士教育,就不得不提到瑞士的高中教育,与我们当下的高中教育以理论和考试为主不同,瑞士的高级中学教育都是职业教育,但是,几乎所有的学生以做学徒或继续留在学校学习的方式完成这个教育阶段。瑞士的学徒式教育包括特定职业的实地培训,为期3-4年,每个领域的培训时间有所不同。学徒在公司工作,同时也在与公司同一领域的专门学校学习理论(每周学习1至2天)。这种充足的理论知识与直接工作经验的完美结合使得学徒成功结束培训后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正因如此,瑞士才发展起“小国家,大科技”的格局,成为世界上顶尖科技的创造基地。按人口计算,瑞士的人均诺贝尔得奖率与人均专利都居世界首位。



瑞士地处欧洲中部,瑞士的领土面积只有4万平方公里,人口850万。但却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人均GDP排名世界前列,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前往。瑞士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在人均诺贝尔奖获得数量世界排名第一,连续六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一,世界首屈一指的“创新之国”。那么瑞士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科技国度呢?让我们看看瑞士的科技领域。
一、钟表业
瑞士是世界上最大的钟表生产国之一,瑞士每年生产的手表中有95%以上用于出口。劳力士手表有上百年的历史,是瑞士第二大钟表企业,每年的销售额达到惊人的20亿瑞郎。斯沃琪集团,是世界第一大钟表业集团,旗下品牌有欧米茄、雷达、浪琴、天梭、卡文克莱、雪铁纳、美度、哈米尔通、皮巴曼,这些品牌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国际著名品牌。
二、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在瑞士的国家科技领域也是有重要位置的,瑞士企业生产的药品约占化学工业产值的2/5,染料、香精、农药、香脂一度也进入在国际市场,地位排名前列。
三、教育产业
瑞士的国际知名大学多达60多所,瑞士的苏黎世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排名一度进入全球100所顶尖大学名单之中。在1999年,瑞士进行了一个叫做“波洛尼亚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的教育改革项目,开始实施欧洲统一的3—5—8文凭教育制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年获学士、5年获硕士、8年获博士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这些措施都使瑞士的教育产业不断提升。
四、化妆品产业
瑞士的Linsaqc品牌 ,拥有自己独立的研发实验中心,进而打造出了最具科技品质的奢华护肤品牌,瑞士工厂独资生产加工,所采用的工艺标准按照国际制药标准执行,也因此Linsaqc品牌以严谨、专业的态度在全球享誉。其次还有La Prairie、VALMONT(法尔曼)、Swiss Perfection(柏菲妮)等品牌,这些品牌都有上百年历史,产品更是享誉全球。
五, 从GDP数据上来看
瑞士的国土面积仅为4.13万平方千米左右,人口约为800万人,其国土面积仅为重庆市的一半左右,与我国台湾接近;而人口甚至还不足我国一个一线城市的人口数量,就这种条件下,2019年瑞士全境的GDP总量达到了7031亿美元,排名世界第20名,人均GDP方面高达8.78万美元,位居全球第6名,超越所有的大国,瑞士的经济实力可见一斑;根据美国《商业内幕》对欧洲各国工资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瑞士人均月收入超过6400美元,高居欧洲第一,丹麦排名第二,作为老牌发达国家的德法英的人均月收入在4000美元左右。
六、 从500强企业来看
瑞士国土面积虽然小,人口也不多,但是瑞士的世界500强企业并不少,根据福布斯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末,瑞士全境共有14家世界500强企业,比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等世界大国还要多。闻名全球的雀巢、瑞士罗氏、诺华、瑞士银行、ABB集团、瑞士信贷等均为瑞士500强的典型代表。
七、 从文教方面来看
瑞士人口虽然少,但是对于教育却相当的重视,而且不但在高等教育方面,职业教育方面,瑞士也没有疏忽,根据统计数据,从1901年至今,瑞士诞生了24名诺贝尔奖得主,相比于瑞士只有800多万人口,平均下来,瑞士是全球人均诺贝尔工奖得主最多的国家。2017年10月,在阿布扎比(阿联酋首都)举行了世界职业技能大赛。瑞士只派出38名参赛选手,却获得20枚奖牌,其中包括11枚金牌。
、
作为一个内陆型的小国家,瑞士能发展到目前这个高度实属不易,2017年,世界银行更是将瑞士列为全球竞争力最强的经济体,可见瑞士真的不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