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拔罐器的制作方法中医拔罐疗法已有上千年历史。现有的中医拔罐器它是用一个普通罐火烤后产生负压,最现代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罐底设计有胶托锥形阀,用真空抽气轮抽出罐内气体,胶托锥形阀自动封闭气孔保持罐内负压;另一种是“孟式”拔罐,在罐内有活塞,活塞上有带螺旋的活塞杆,活塞杆伸出罐底后拧上螺旋手轮,使用时转动螺旋手轮,活塞从罐口向罐底移动产生负压。上述两种典型的拔罐器,使用时需双手操作,一手按在皮肤上,另一手抽气或拧手轮。在双手都能移动的部位还好说,当双手不能同时移动时(如身体后面),只能由第三人帮助操作,应用起来实在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己单手操作的拔罐器。为实现这个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一个拔罐体,在拔罐体内有活塞,活塞上有活塞杆,活塞杆伸出罐底后在活塞杆体上套上压力弹簧,活塞杆尾部固定上压帽。平时活塞在压力弹簧的伸长作用下,缩回罐底,患者使用时,将拔罐器置于穴位处,用手掌或五指按住压帽下压,弹簧收缩,活塞向罐口移动,排出空气,活塞离罐口愈近,拔力愈大,移动到所需拔力后,保持罐体原位置不动,松开压帽,弹簧张开,将活塞作用到罐底,使罐内产生负压,起到拔罐疗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患者本人一只手即可操作,凡是手能够到的部位都能自己操作,不需别人帮忙,使用方便。取罐时也比现有的拔罐方便,只要手掌一按压帽,即可轻松取下。
图1是拔罐器示意图。
图中1-压帽,2-压力弹簧,3-活塞杆,4-密封圈,5-活塞,6-拔罐体,7-罐底。
如图1所示,在拔罐体6内有活塞5,活塞5周侧有密封圈4,活塞5上有活塞杆3,活塞杆3伸出罐底7后,套上压力弹簧2,活塞杆3尾部有螺纹,通过螺纹拧上压帽1。
拔罐器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高勇高勇高勇高勇高勇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高勇高勇高勇高勇文宇杨森杨森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