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拔罐器的制作方法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拔罐器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拔罐器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_按钮,2-阀体,3-0形密封圈,4-凸台II,5_凸台I,6_杯体,7-垫圈,8-锁紧螺帽,9-调节螺母,10-圆弧形翻边,11-通气孔,12-中心孔,13-弹簧,14-中心孔与抽气孔连接端口,15-抽气咀,16-密封头,17-抽气孔,18-阀芯。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拔罐器,该拔罐器包括杯体6及连接在杯体6顶壁中的功能阀。杯体6为铜质的杯体6,杯体6的开口端设有向上弯曲后再向内延伸直径为2mm的圆弧形翻边10,保证杯体6的开口端光滑无毛刺。功能阀包括阀体2、阀芯18、按钮I、弹簧13、垫圈7、锁紧螺帽8、抽气咀15、密封头16。阀体2设有贯通其上下表面的中心孔12及设置于中心孔12 —侧与中心孔12连通并贯穿阀体2 —侧侧壁的抽气孔17,阀芯18 —端设置于中心孔12中,阀芯18另一端突出中心孔12外与按钮I连接,弹簧13设置于中心孔12中且顶部抵在阀芯18的底部,阀体2底部中心孔12内侧设置有调节螺母9,弹簧13的底端抵在调节螺母9的顶端,可通过调整调节螺母9来调节弹簧13的弹力。垫圈7套在阀体2的外表面并抵在杯体6顶壁外表面或内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2从侧面看为“T”字形,阀体2顶部形成凸台I 5,杯体6顶壁外表面和内表面都设置有垫圈7,一个垫圈7套在凸台I 5底部阀体2外表面,并夹在凸台I 5的底面与杯体6顶壁外表面间,另一个垫圈7套在杯体6内侧阀体2外表面,并位于杯体6顶壁内表面与锁紧螺帽8之间,抽气孔17贯穿于凸台I 5的一侧侧壁。所述阀芯18从侧面看为倒“ T ”字形,阀体2靠近顶部位置的中心孔12侧壁突出设有与倒“ T ”字形阀芯18的凸台II 4相卡持的突起,在倒“ T ”字形阀芯18的凸台II 4上表面与突起下表面间设有0形密封圈3。锁紧螺帽8位于杯体6内侧连接于阀体2底端的外表面,阀体2底部外表面设有与锁紧螺帽8内侧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锁紧螺帽8的底部封闭且侧壁设有连通至杯体6内部的通气孔11,抽气咀15连接于阀体2 —侧并与抽气孔17连通,密封头16设置于抽气孔17中并可密封中心孔与抽气孔17连接端口 14,中心孔与抽气孔17连接端口 14的口径小于抽气孔17的口径,密封头16为内侧为锥形的锥形密封头16。[0025]使用时,抽气咀15通过导气管与微型真空泵或抽气装置连接,杯体6开口端对准需要罐疗部位的皮肤上,开始抽气时在真空的压力作用下,锥形密封头16打开中心孔与抽气孔连接端口 14,此时杯体6空间内真空度(绝对压力)产生变化,当绝对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真空泵停止工作,锥形密封头16在负压的作用下,自动关闭中心孔与抽气孔连接端口14,当需要取罐时,按下按钮1,阀芯18上的 0型圈与阀体2中心孔12突起的端面产生间隙,使外界空气进入罐体内,即可轻易取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变换,功能阀可以仅包括一个垫圈,垫圈套在阀体的外表面并抵在杯体顶壁的外表面,或垫圈套在阀体的外表面并抵在杯体顶壁的内表面。
拔罐器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毛德扬毛德扬毛德扬毛德扬毛德扬毛德扬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毛德扬毛德扬毛德扬毛德扬文宇杨森杨森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