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气囊夹克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气囊夹克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后藤浩, 小林佑树, 居川忠弘, 张镇洙, 杉本真一, 武富章文, 织田雅良
  • 公开日
    2009年6月17日
  • 申请日期
    2007年4月27日
  • 优先权日
    2006年6月1日
  • 申请人
    高田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文档编号
    A41D13/018GK101460069SQ20078002025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 一种气囊夹克,其具有沿着穿着者身体的外表面膨胀的气囊,该气囊具有该穿着者身体侧的第1面和该穿着者身体侧的相反侧的第2面,通过向所述第1面与第2面之间供给气体而使该气囊膨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夹克设有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用于限制该气囊膨胀时的该第2面与该第1面的分离距离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夹克,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第1 面与第2面局部接合而将该气囊内分隔成多个气室,由此限制该气囊 膨胀时的该第2面与该第1面的分离距离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夹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夹克设 有弯曲机构,该弯曲机构在所述气囊膨胀时使该气囊向身体包围方向 凹曲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夹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形成沿 着穿着者身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形状,所述弯曲机构是安装在该气囊 的所述第l面上的气囊片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夹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形成沿 着穿着者身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形状,所述弯曲机构是安装在所述气 囊的所述第1面上、且沿着与所述气室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 线状体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气囊夹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机构是 配置在所述气囊的内部、且连接所述第1面和第2面的系绳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夹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片跨越在与穿着者身体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以上气室而配 置,并且分别接合在至少位于两端的气室的所述第1面上;在由所述气囊片连接的气室之间,各气室与所述气囊片的接合部之间的间隔被设定得小于气囊膨胀时的所述气室之间的所述第2面侧的间隔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夹克,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状体横跨 在与穿着者身体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以上气室而配 置,并且分别接合在至少位于两端的气室的所述第1面上;在由所述线状体连接的气室之间,各气室与所述线状体的接合部 之间的间隔被设定得小于气囊膨胀时的所述气室之间的所述第2面侧 的间隔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气囊夹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是将构 成所述第1面的内片和构成所述第2面的外片缝合而成的;所述内片及外片中的至少一方在与穿着者身体的长度方向交叉的 方向的整个全周上包围穿着者的身体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气囊沿着穿着者身体的外表面膨胀的气囊夹克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气囊夹克的制作方法作为两轮车的乘员、飞机及船舶的乘员、滑翔伞乘员或滑雪竞技者等穿着的气囊夹克,在日本特开2003-138407号公报中公开了使气囊 沿着穿着者身体的外表面膨胀的气囊夹克。在日本特开2003-138407号公报的气囊夹克中,当穿着者遇到碰 撞事故等时,充气机动作而使气囊膨胀,以包入穿着者的身体。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38407号公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使气囊沿着穿着者身体的外表面膨胀的气 囊夹克中,提供一种膨胀后的气囊与身体的合体性良好的气囊夹克。本发明的气囊夹克,具有沿着穿着者身体的外表面膨胀的气囊, 该气囊具有该穿着者身体侧的第1面和该穿着者身体侧的相反侧的第2 面,通过向所述第1面与第2面之间供给气体而使该气囊膨胀,其特 征在于,设有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用于限制该气囊膨胀时的该第2 面与该第l面的分离距离。

图la、图lb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穿着气囊夹克的穿着者的、气囊膨 胀时的主视图和立体图;图2是沿着图la的II-II线的剖视图3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气囊夹克的气囊膨胀时的状态的水 平剖视图4是表示又一实施方式中的气囊夹克的气囊膨胀时的状态的水 平剖视图。

第一方式的气囊夹克,其具有沿着穿着者身体的外表面膨胀的气 囊,该气囊具有该穿着者的身体侧的第1面和该穿着者的身体侧的相 反侧的第2面,通过向所述第1面与第2面之间供给气体而使该气囊 膨胀,其特征在于,设有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用于限制该气囊膨胀 时的该第2面与该第1面的分离距离。
第二方式的气囊夹克,在第一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通过 将所述第1面与第2面局部接合而将该气囊内分隔成多个气室,由此 限制该气囊膨胀时的该第2面与该第1面的分离距离。
第三方式的气囊夹克,在第二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设有 弯曲机构,该弯曲机构在所述气囊膨胀时使该气囊向身体包围方向凹 曲。
第四方式的气囊夹克,在第三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 气室形成沿着穿着者身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形状,所述弯曲机构是安 装在该气囊的所述第1面上的气囊片。
第五方式的气囊夹克,在第四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 气室形成沿着穿着者身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形状,所述弯曲机构是安 装在该气囊的所述第1面上、且沿着与所述气室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 向延伸的线状体。第六方式的气囊夹克,在第一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机构是配置在所述气囊的内部、且连接所述第1 面和第2面的系绳。
在第一方式的气囊夹克中,当穿着者遇到碰撞事故时,气囊沿着 穿着者身体的外表面膨胀。该气囊具有穿着者的身体侧的第1面和该
穿着者的身体侧的相反侧的第2面,通过向上述第1面与第2面之间
供给气体而使该气囊膨胀。
在第一方式中,由于由限制机构限制该气囊膨胀时的该第2面与
第1面的分离距离,所以使得气囊整体沿着穿着者身体的外表面膨胀。 由此,气囊膨胀状态下与穿着者身体的合体性良好。
在第二方式中,通过将上述第1面与第2面局部接合而将该气囊 内部分隔成多个气室。
在上述第二方式中,由于在相邻的气室与气室之间的部分,第1 面与第2面处于接合的状态,所以即使气囊即各气室膨胀,所以气囊 可以从上述第1面与第2面的接合部比较容易地弯曲。因此,膨胀的 气囊与穿着者身体的外表面贴合。
如第三方式所述,通过设置弯曲机构,以在气囊膨胀时使该气囊 向穿着者的身体包围方向凹曲,使得膨胀后的气囊与身体的合体性良 好。
在这种情况下,如第四方式所示,可以釆用下述结构使各气室 形成沿着穿着者身体的长度方向(例如穿着者的身长方向或四肢的延 伸方向)延伸的形状,并在与该穿着者相对的气囊的第1面上安装气 囊片。
6如上所述,通过使各气室形成沿着穿着者身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 形状(即,以各气室在穿着者的身体包围方向上相邻的方式分隔气囊 内部),使得膨胀的气囊整体容易以包围穿着者身体的方式的弯曲。
而且,通过在与该穿着者相对的气囊的第1面上安装气囊片,在 气囊膨胀时,可以限制该第1面侧的气室之间的该身体包围方向的分 离距离(该第1面侧的气室之间的分离距离小于与此相反的第2面侧 的气室之间的分离距离),因而使得膨胀的气囊整体自动地向身体包 围方向凹曲。
结果,可以提高膨胀的气囊与身体的合体性。
如第五方式所示,也可以代替该气囊片,设置沿着穿着者的身体 包围方向延伸的绳索或带子等线状体。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如第六方式所示,通过以系绳连接气囊的第
1面和第2面来限制气囊膨胀时的该第2面与第1面的分离距离。在这
样构成的情况下,通过适当改变该系绳的长度,也可以控制气囊的膨 胀时的厚度。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la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穿着气囊夹克的穿着者的、气囊膨胀时的 主视图,图lb是该穿着者的立体图,图2是沿着图la的II-II线的剖 视图。另外,图la、图lb及图2中的气囊夹克均是以气囊膨胀的状态 进行图示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气囊夹克1的穿着者是两轮车(摩托车等)的 乘员。如图la、图l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气囊夹克1是覆盖穿着 者的躯干部(除了双臂及头部以外的、包括胸、腹、背及双肩的上半 身)的背心状部件。另外,本发明的气囊夹克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 可以是覆盖穿着者的双臂的带袖部件,也可以是覆盖至穿着者腿部的 连体服状部件。本发明的气囊夹克,也可以构成覆盖穿着者上半身的 夹克部分和覆盖下半身的裤子部分构成。而且,可以在气囊夹克上覆 盖穿着者颈部的襟状部或覆盖头部的帽状部等。
如图la、图l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覆盖该穿着者的躯干周 围及双肩的方式设置气囊2。如图2所示,该气囊2通过将构成其穿着 者侧的第1面的内片3和构成与该穿着者相反一侧的第2面的外片4 缝合而成,通过向上述气囊片3、 4之间供给气体而使该气囊2膨胀。
另外,详细地说,该外片4包围穿着者的躯干部的全周,并且从 背侧到胸侧覆盖双肩。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该外片4构成气囊夹 克1整体的外皮。另外,当然可以在该外片4上进一步覆盖罩体、涂 覆装饰层等。
如图2所示,内片3在穿着者的躯干周围、从其前表面(胸部及 腹部)绕过两肋部一直延伸至到达背面中央的近前。在这种情况下, 气囊2的穿着者躯干部包围方向的两端侧由该内片3连接。另外,也 可以在穿着者的躯干部的全周形成气囊2。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内片3和外片4在比该内片3的周缘部靠近 内侧的区域由线状缝制部6局部缝合。利用该线状缝制部6将气囊2 的内部分隔成多个气室2a。
如图la、图l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线状缝制部6在穿着 者躯干部的包围方向上保持间隔地分别沿着穿着者的身长方向(上下 方向)延伸。由此,多个气室2a以在穿着者的躯干部包围方向上相邻的方式形成,并且各气室2a形成沿着穿着者的身长方向延伸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该线状缝制部6构成限制机构,以限制气囊
2膨胀时的外片4与内片3的分离距离。
另外,各线状缝制部6的两端侧与上述周缘缝制部5分离或在中 途中断等,由此,相连的气室2a、 2a之间相互连通。
虽然未图示,但是在该气囊夹克1上设置了用于使气囊2膨胀的
充气机和该充气机的控制电路。在该控制电路上连接有设置于两轮车 的车体上的碰撞检测或预测传感器,当由上述传感器检测或预测到两
轮车发生碰撞是,由该传感器向该控制电路发送碰撞检测或预测信号, 该控制电路基于该信号启动充气机。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气囊夹克1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由上述碰撞检测或预测传感器检测或预测到穿着有该气囊夹克 1的穿着者所驾驶的两轮车发生碰撞时,上述控制电路基于来自上述传 感器的信号启动充气机,由充气机向气囊2内供给气体而使气囊2膨 胀。该气囊2如图la、图lb所示地以包入穿着者躯干部的方式膨胀, 防止或抑制对该穿着者的躯干部施加冲击。
在该气囊夹克l中,由于内片3和外片4在该内片3的周缘部的 内侧由线状缝制部6局部缝合,由此将气囊2内分隔成多个气室2a, 所以该气囊2整体沿着穿着者躯干部的外表面膨胀。因此,气囊2膨 胀时的与穿着者躯干部的合体性良好。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相邻的气室2a、 2a之间由线状缝 制部6将内片3和外片4之间接合,所以即使气囊2即各气室2a膨胀, 气囊2也容易从各线状缝制部6弯曲。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各线状缝制部6沿着穿着者的身长方向延伸,各气室2a、 2a之间在 穿着者的躯干部包围方向上相邻,所以膨胀的气囊2易于以包围穿着 者躯干部的方式弯曲。结果,膨胀的气囊2与该躯干部的合体性良好。
图3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气囊夹克的气囊膨胀时的状态的水 平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气囊夹克1A形成了下述结构在上述图la、图 lb及图2所示的气囊夹克1的基础上,在气囊2与穿着者的躯干部之 间配置了作为弯曲机构的气囊片7,以在气囊2膨胀时使该气囊2向穿 着者的躯干部包围方向凹曲,并且由缝制部8将该气囊片7缝合在内 片3的外表面上。
详细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气囊片7形成下述大小其从穿着 者(图3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的躯干部的前表面一直延伸到两肋部。 内片3中、从该穿着者的躯干部的前表面连续地配置到两肋部的各气 室2a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的构成处于该穿着者一侧的面的部分 分别由缝制部8连接到气囊片7上。
如图3所示,相邻气室2a、 2a之间的各个内片3与气囊片7的缝 制部8之间的间隔被设定为小于气囊2膨胀时的、处于外片4一侧 的气室2a、 2a之间的间隔。在图3中,连接于气囊片7上的六个气室 2a中、从位于一端侧的气室2a的内片3和气囊片7的缝制部8到从位 于另一端侧的气室2a的内片3和气囊片7的缝制部8的间隔Li被设定 为小于气囊2膨胀时的、从位于上述一端侧的气室2a到位于另一端 侧的气室2a的、外片4一侧的间隔L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一块气囊片7上连接连续的六个 气室2a,但是连接于一块气囊片7上的气室2a的个数不限于此。也可 以在一块气囊片7上连接连续五个以下或七个以上的气室2a。另外,在连续的气室2a中,也可以存在未连接于气囊片7上的气室2a。还可 以在穿着者躯干部包围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配置多块气囊片7,并分别 在各个气囊片7上连接多个气室2a。
该气囊夹克1A的其他结构与图la、图lb及图2中的气囊夹克1 相同,在图3中,与图la、图lb及图2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同样地,在该气囊夹克1A中,气囊2的各气室2a也形成沿着穿 着者身体的身长方向延伸的形状。目卩,各气室2a在穿着者的躯干部包 围方向上相邻。由此,膨胀的气囊2整体易于以包围穿着者身体的方 式弯曲。
而且,在气囊夹克1A中,通过在气囊2的内片3—侧安装连接各 气室2a的气囊片7,在气囊2膨胀时,可以限制该内片3—侧的气室 2a之间的躯干部包围方向的分离距离。即,该内片3—侧的气室2a之 间的分离距离"小于与此相反的外片4 一侧的气室2a、 2a之间的分离 距离L2。因此,使得气囊2整体自动地向躯干部包围方向凹曲。
结果,可以提高膨胀的气囊2与身体的合体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代替气囊片7,也可以采用绳索、带子或金 属丝等线状体在内片3—侧连接相邻的气室2a、 2a。
图4是表示又一实施方式中的气囊夹克的气囊膨胀时的状态的水 平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气囊夹克1B的气囊2B形成下述结构在上述图 la、图lb及图2的气囊夹克1的气囊2的基础上,代替以线状缝制部 6接合处于穿着者一侧的内片3和其相反侧的外片4,而是以系绳9进 行连接。标号10表示分别将该系绳9的两端与内片3和外片4接合的缝制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穿着者的躯干部包围方向上保持
间隔地设置两个系绳9,但是系绳9的个数及配置(内片3与外片4的
连接位置)不限于此。
该气囊夹克1B的其他结构与图la、图lb及图2中的气囊夹克1 相同,在图4中,与图la、图lb及图2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同样地,在上述结构的气囊夹克1B中,由于构成气囊2B的位于 穿着者一侧的第1面的内片3和构成其相反侧的第2面的外片4由系 绳9连接,所以可以限制气囊2B膨胀时的该外片4与内片3的分离距 离,使得气囊2B整体沿着穿着者身体的外表面膨胀。由此,膨胀的气 囊2B与身体的合体性良好。
另外,在上述气囊夹克1B中,通过适当改变该系绳9的长度,也 可以控制膨胀时的气囊2B的厚度。
上述实施方式均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 方式。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气囊夹克的穿着者为两轮 车的乘员,但是也可以是此外的人体。
另外,本申请基于2006年6月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 2006-153638),并援引其全部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夹克,尤其是在使气囊沿着穿着者身体的外表面膨胀的气囊夹克中,提供一种膨胀后的气囊与身体的合体性良好的气囊夹克。以覆盖穿着者的躯干周围及双肩的方式设置气囊(2)。利用线状缝制部(6)将构成气囊(2)的处于穿着者一侧的第1面的内片(3)和处于与该穿着者相反一侧的第2面的外片(4)局部缝合,由此将气囊(2)的内部分隔成多个气室(2a)。各气室(2a)形成沿着穿着者的身长方向延伸的形状。由此,气囊(2)整体沿着穿着者的躯干部的外表面膨胀。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