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防护型护目镜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防护型护目镜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林国祯
  • 公开日
    2007年1月3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9月28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9月28日
  • 申请人
    九如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F9/02GK2853028SQ2005201218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护型护目镜,包括有一主结构框体、一镜片、及一对安全扣接件,其中所述主结构框体具有一刚性的框架体、及一弹性的脸贴合部连接于所述框架体的内侧,所述框架体具有一顶壁、一底壁及一对侧壁,所述一对侧壁连接所述顶壁及底壁;所述镜片具有一前壁及一由所述前壁顶端向后延伸的顶壁;所述安全扣接件的一端各连接于一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体的顶壁各向上凸出有至少一吊钩,并且所述框架体两侧各设有一结合部;所述镜片的顶壁设有多个相对应于所述吊钩的吊孔以供所述框架体以悬挂的方式固定于所述镜片上;所述镜片的两侧各向外凸出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各形成一对固定槽;所述安全扣接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框架体两侧的结合部且弹性扣住所述镜片两侧的固定部的一对固定槽,所述一对安全扣接件通过所述束带对所述镜片产生向着配载者的拉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型护目镜,其特征是,所述框架体的两侧各具有一向前凸出的结合部各形成一对贯穿孔,所述一对安全扣接件呈U型而具有一接合部及一对勾部位于所述接合部前端两侧,所述接合部接合所述束带,所述勾部穿过所述结合部的一对贯穿孔且勾住所述固定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型护目镜,其特征是,所述吊钩呈倒T型,并且各设置于所述框架体的中间及两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型护目镜,其特征是,所述镜片的中间形成一凹陷状的架设部,所述架设部内侧具有至少一向内凸出的卡合片,所述刚性框架体的底壁中间形成一隆起状的鼻中部,所述鼻中部前端形成至少一相对应于所述卡合片的卡合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型护目镜,其特征是,所述框架体的顶壁形成一向上凸出的防护墙及一向前凸出的横墙,所述防护墙及横墙各凸出有多个凸块并且在两相邻的凸块之间形成多个通气凹槽,所述防护墙的所述凸块抵接于所述镜片的顶壁底面,所述横墙的凸块抵接于所述镜片的前壁内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型护目镜,其特征是,所述框架体的底壁前缘向下弯折一褶边,所述褶边顶部凹陷有多个矩形凹槽,所述凹槽各自连通至所述框架体的底壁的底面,其中所述镜片的前壁抵接于所述褶边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型护目镜,其特征是,所述脸贴合部的顶部设有多个邻近于所述防护墙的容纳孔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型护目镜,配合一般安全防护法规以保护配戴者的眼睛,以防止异物的侵入、抵挡少量液体或金属熔化的喷溅物的伤害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防护型护目镜,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重量及刚性造成的配戴不适的问题,且防止未装设镜片时误带的情况。该护目镜包括有一含有框架体及脸贴合部的主结构框体、一镜片、一对安全扣接件及一束带。框架体的顶部凸出至少一吊钩。镜片的顶部及底部则各设有多个相对应于该吊钩的吊孔供该镜片以吊挂方式固定于该框架体上。通过配戴时束带的力量将安全扣接件扣住镜片两侧紧靠主结构框体的两侧,可预防镜片向外脱落的意外情况。框架体的顶部及底部设置邻近镜片内侧的间接通气构造且防止液体溅入。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防护型护目镜的制作方法为了在一些操作场合保护配戴者的眼睛,通常是配戴保护型护目镜。关于保护型护目镜的现有技术文件,例如公告于公元1997年4月8日的美国专利第US 5617588号“具环状镜片的护目镜”,该专利的目的是为了适合配戴于各种尺寸的脸颊;产生气流以避免镜片起雾;避免泼溅或喷洒的液体;及提供可调整的束带扣片。可是上述现有技术仍存在下列缺点首先,为了支撑与脸颊接触部份的脸贴合部,位于镜片与脸贴合部中间的刚性框架体,须有足够结构强度以支撑脸贴合部,因此需要较厚的材料。该框架体不仅增加整体重量而造成配载的负担,并且增加整体刚性而无法提供较佳的柔软度。其次,现有技术的透气结构为了同时顾及透气及防止液体溅入,仍不够流畅,特别是气流在镜片内侧的底部及顶部均形成多处弯折,仍容易使水气附着于镜片的内侧片而影响视线。还有,现有技术若在拆卸透明的镜片或更换污损束带时忘记将镜片组装回去,护目镜仍可配戴而仍不自知,配戴初期不易发现而具有潜在的受伤危险。且该现有技术镜片的固定方式,在足够的外力作用下仍可能意外脱离该护目镜,仍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性。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型护目镜,解决现有技术中整体重量较重及整体刚性较强的问题,特别是可减少框架体的重量,以提供较佳柔软度并提高配戴的舒适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型护目镜,具有较佳的透气结构以提高透气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型护目镜,具有安全性提醒的作用,当疏忽组装镜片回去时,使之无法配戴,进而避免误带而受到损伤。此外,该镜片的固定方式可以避免向前脱离该护目镜。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护型护目镜,包括有一主结构框体、一镜片、及一对安全扣接件;其中上述主结构框体具有一刚性的框架体、及一弹性的脸贴合部连接于该框架体的内侧,所述框架体具有一顶壁、一底壁及一对侧壁,该对侧壁连接顶壁及底壁;上述镜片具有一前壁及一由前壁顶端向后延伸的顶壁;上述安全扣接件的一端各连接于一束带。
上述框架体的顶壁各向上凸出有至少一吊钩,并且上述框架体两侧各设有一结合部;上述镜片的顶壁设有多个相对应于吊钩的吊孔以供框架体以悬挂的方式固定于镜片上;镜片的两侧各向外凸出有一固定部,该固定部各形成一对固定槽;上述安全扣接件的另一端穿过框架体两侧的结合部且弹性扣住镜片两侧的固定部的一对固定槽,该安全扣接件通过所述束带对镜片产生向着配载者的拉力。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此结构,镜片的刚性结构可以辅助地支撑脸贴合部,减少框架体的材料及其刚性,提高配戴的舒适性;安全扣接件通过束带的拉力对镜片产生向着配载者的拉力,可预防镜片向外脱落的意外情况。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型护目镜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型护目镜的分解立体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型护目镜中镜片的后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型护目镜的俯视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型护目镜的仰视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型护目镜卸下镜片的前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型护目镜的侧视组合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型护目镜沿着安全扣接件的侧面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型护目镜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10 主结构框体11 框架体 12 脸贴合部13 顶壁131、133 吊钩132 横墙135 防护墙134,137 凸块136、139 通气凹槽14 顶壁140 容纳孔15 底壁152 褶边154 凹槽16 侧壁18 底壁17 侧壁170 安装空间172 结合部19 鼻中部 192 卡合槽20 镜片21 前壁22 顶壁220 凸缘221、223 吊孔23 架设部 232 卡合片24 固定部 240 固定槽30 安全扣接件32 接合部 34 勾部40 束带
兹配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但是此说明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型护目镜的立体组合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型护目镜,包括有一主结构框体10、一镜片20、一对安全扣接件30以及一束带40。该护目镜用以保护配戴者的眼睛,可以适用于运动时配戴,特别适用于防护眼睛免于外物冲击以及液体飞溅。
请参阅图2至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型护目镜的立体分解图、俯视分解图、及仰视分解图。主结构框体10具有一刚性的框架体11以及一弹性的脸贴合部12。脸贴合部12连接于框架体11的内侧,并且通常是以塑料射出的方式黏合一起。框架体11能提供主结构框体10适当的结构强度,脸贴合部12在配戴时能柔软地接合于配戴者的脸颊。
框架体11具有一顶壁13、一底壁15以及一对侧壁17,其中上述顶壁13各向上凸出有至少一吊钩。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三根吊钩131、133略呈倒T型。该三根吊钩131、133各设置于框架体11的中间及两侧。框架体11的两侧侧壁17各具有一结合部172,该结合部172各形成一对贯穿孔173。
请配合参阅图5,脸贴合部12是由柔软的、易曲折的材料制成的,例如热塑性橡胶,包括有一顶壁14、一对侧壁16、以及一底壁18(如图7所示)。藉此可以在配戴时紧密而柔软地贴合于使用者的脸颊。
镜片20为透明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前壁21及一由该前壁21顶端向后延伸的顶壁22。镜片20的顶壁22设有多个由内侧面向内凹设的吊孔221、223(请参阅图2A,)相对应于吊钩131、133以供框架体11以悬挂的方式固定于镜片20上。藉此镜片20的刚性结构可辅助地提供弹性脸贴合部12的支撑力量,以减少框架体11的厚度而减少配载者的负担,另一面也减少刚性而可以提升配戴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中镜片20的顶壁22还向上形成一凸缘220(参图2),此凸缘220可挡止一些由前方溅来的液体。
本实用新型两侧的结构具有容易拆卸镜片的特征,其中上述镜片20的两侧各向外凸出有一固定部24,该固定部24各形成一对固定槽240。
请配合参阅图6及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型护目镜的组合侧视图,及沿着安全扣接件的侧面剖视图。安全扣接件30略呈U字型而具有一接合部32及一对勾部34,该对勾部34是由接合部32前端向前延伸。接合部32用以连接束带40,其具有一对狭槽320及一防滑柱322位于狭槽320之间,分别供束带40穿过且起固定作用。勾部34先穿过框架体11两侧结合部172的对贯穿孔173,然后各穿过于镜片20两侧的固定部24的固定槽240。一对勾部34勾住固定部24并且通过束带40的弹力而使固定部24紧靠于框架体11的结合部172。
本实用新型特别利用配戴时所产生的拉力,将镜片20紧靠于主结构框体10而避免脱离;另一面,镜片20在未配戴时则容易拆卸并清理。详言之,当使用者配戴时,安全扣接件30通过束带40的弹性拉力对镜片20产生向着配载者的拉力,不仅确保镜片20可紧靠于主结构框体10,并且可以绝对预防镜片20向外脱落的意外情况。当拆卸时,束带40在未配戴的情况下并未对安全扣接件30产生拉力,因此安全扣接件30可容易地通过按压一对勾部34,即可脱离结合部172而取出。因此镜片20可容易向前拿下来以进行清理等动作。特别是配戴过程中被污损而需马上清理时,本实用新型可简化拆卸的步骤。
请参阅图2及图4,本实用新型防护型护目镜的该镜片20中间部位卡合于框架体11的中间部份,能使镜片20更妥适地固定于主结构框体10。详细的说,镜片20的中间形成一凹陷状的架设部23,架设部23内侧具有至少一向内凸出的卡合片232。刚性框架体11的底壁15中间形成一隆起状的鼻中部19,鼻中部19前端形成至少一相对应于卡合片232的卡合槽192。藉此镜片20的下缘通过架设部23的卡合片232可固定于刚性框架体11的鼻中部19。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良好的透气效果,可避免起雾。请参阅图2,框架体11的顶壁13具有一向上凸出的防护墙135及一向前凸出的横墙132。防护墙135提供第二道保护措施,可挡止溅入的液体流入护目镜内。防护墙135及横墙132各凸出有多个凸块137、134并且形成多个通气凹槽139、136于两相邻的凸块137、134之间。防护墙135的凸块137抵接于镜片20的顶壁22底面,横墙132的凸块134抵接于镜片20的前壁21内侧。
框架体11的底壁15前缘向下弯折一褶边152,褶边152顶部凹陷有多个矩形凹槽154,凹槽154各自连通至框架体11的底壁15的底面,其中上述镜片20的前壁21抵接于褶边152。
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型护目镜的脸贴合部12的顶部14设有多个容纳孔140邻近于防护墙135。其中上述防护墙135可防止液体由通气孔流入该护目镜内,容纳孔140则可收容液体以避免扩散,使液体不会沿着于脸贴合部12的顶面漫流。可在短暂时间内供使用者从容不迫地拿下护目镜以进行清理。
请参阅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型护目镜沿着安全扣接件的侧面剖视图。该图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扣接件30的一对勾部34将镜片20扣合于主结构框体10的情形。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要求配戴者清洁镜片20时,必需卸下护目镜,藉此可确保操作上的安全以避免意外。本实用新型拆卸镜片时,通过按压一对勾部34,镜片20即轻易向前脱离主结构框体10以进行清理等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护目镜拆卸该镜片20的步骤非常简便,在镜片受污损而需要清理时,可在第一时间马上处理。本实用新型另一特点在于,若镜片疏忽装置回去,安全扣接件30不能扣合主结构框体10而无法组装,因此无法配戴。解决现有技术发生镜片忘记组装回去而仍可以配戴的问题,因此可以避免误带而发生危险。
请参阅图7,系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型护目镜的剖视图。图7中特别显示本实用新型良好的透气结构。框架体11的底壁15的凹槽154可使气流顺畅地流通以避免起雾,当气流流到镜片20内侧顶部时,多个通气凹槽136、139可减少气流的弯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护目镜具有下列特征及优点一、镜片以吊挂方式固定于主结构框体。框架体的顶部及底部各凸出有多个吊钩。镜片的顶部及底部则各设有多个相对应于吊钩的吊孔以供该镜片以吊挂方式固定于该框架体上。藉此镜片的刚性结构可辅助地提供该弹性的脸贴合部的支撑力量,以减少该框架体的材料及重量,提高配戴的舒适性。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气结构,在框架体的顶部及底部设置直向的通孔,不仅具有较佳的透气效果,并且可以减少材料。
三、本实用新型的护目镜的鼻中部份,镜片利用两侧斜向的断差结构,以凸状的固定部配合凹状卡合槽的方式固定于主结构框体的框架体上。
四、本实用新型具有一对安全扣接件配合束带于配戴时所产生的弹力以固定该镜片于主结构框体的框架体上,可向后固定镜片以避免向前脱落,安全扣接件的两侧各凸出一卡勾以卡住镜片及框架体的外侧结合部。
相比较美国专利US 5,617,588号,本实用新型以吊挂方式将镜片固定于主结构框体上,具良好透气效果,以及侧边加强固定镜片的方式,是现有技术所未公开的。但是以上所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或修改,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