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勇 刘
  • 公开日
    2008年8月13日
  • 申请日期
    2007年11月21日
  • 优先权日
    2007年11月21日
  • 申请人
    勇 刘
  • 文档编号
    A43B13/14GK201097688SQ20072017093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底的上底面上,靠近鞋沿间隔地设有数个盲槽,相邻两个盲槽之间通过预设在鞋底内的通孔相互贯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迷的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 述盲槽的槽底的横截面为圆弧形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 述盲槽的槽口的横截面有向槽口内伸的卡耳4、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迷的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其特征在 10 于在所述鞋底的上底面上设有鞋垫,所述鞋垫大小足以盖住所有盲槽的槽口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鞋垫下底面上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包括连接片和连接管,所 述连接片固接在所述连接管的母线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 述鞋垫粘接在所述鞋底的上底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l、 2、 3、 5或6所述的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其 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为平底8、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5或6所述的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其 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为坡底9、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5或6所述的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其 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为高跟底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 5背景技术鞋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不仅要求穿着舒适,而且还要求能 尽量地节约社会资源但现在的鞋子,无论是皮鞋、凉鞋或拖鞋, 均包括鞋面和鞋底,鞋面与鞋底一般都是通过缝制或胶粘的方式结 合在一起这种鞋子,当鞋面烂了时,既使是鞋底还是好的,都必 10 须一同扔掉;反之,如果是鞋底坏了,既使是鞋面是好的,也得一同扔掉从节约社会资源的角度讲,这种鞋子是一个较大的社会浪 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成本低15廉、更换鞋面方便的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 底,在所述鞋底的上底面上,靠近鞋沿间隔地设有数个盲槽,相邻两 个盲槽之间通过预设在鞋底内的通孔相互贯穿所述盲槽的槽底的横截面为圆弧形 所述盲槽的槽口的横截面有向槽口内伸的卡耳在所述鞋底的上底面上设有鞋垫,所述鞋垫大小足以盖住所有盲 槽的槽口5 在所述鞋垫下底面上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包括连接片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片固接在所述连接管的母线上 所述鞋垫粘接在所述鞋底的上底面上 所述鞋底为平底、坡底或高跟底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当人们鞋面烂了 ,10人们可很方便地更换鞋面,此外,当人们在出差或旅游时,只需带上各种不同的鞋面,利用自身穿带的鞋底,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或场合,将鞋子方便地变成为皮鞋、凉鞋或拖鞋;也可以不同的鞋底之间进行更换,如平底鞋变成坡底鞋或高跟鞋等
  • 专利摘要
    一种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100),在所述鞋底(100)的上底面(110)上,靠近鞋沿(120)间隔地设有数个盲槽(130),相邻两个盲槽(130)之间通过预设在鞋底(100)内的通孔(140)相互贯穿。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当人们鞋面烂了,人们可很方便地更换鞋面,此外,当人们在出差或旅游时,只需带上各种不同的鞋面,利用自身穿带的鞋底,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或场合,将鞋子方便地变成为皮鞋、凉鞋或拖鞋。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可任意更换各种鞋面的鞋底的制作方法15 图l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0 图6至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耳三种不同结构的示意图;图9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分解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任意更换各 种鞋面的鞋底100,在所述鞋底100的上底面110上,靠近鞋沿120 5间隔地设有数个盲槽130,相邻两个盲槽130之间通过预设在鞋底100 内的通孔(参见图3)相互贯穿,也就是说,在靠近鞋底100的 鞋沿12 0的内侧,通过设置在鞋底100内的通孔14 0与设置在鞋底100 的上底面110上的盲槽130相互贯通,而形成一条与鞋沿120基体平 行的可以用于穿插塑胶丝150的通道。所述盲槽130的槽底131的横 10截面为圆弧形。所述盲槽130的槽口 132的横截面有向槽口内伸的卡 耳133,设置卡耳133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连接耳(此特征在后面的 内容里还会详细说明)向外脱落。为了减轻鞋底100的重量和节约鞋 底100的成本,可以在鞋底100的下底面上设置一些方格或条槽之类 的结构。在鞋底100的上底面IIO上,紧靠鞋沿120可以有一圈围边 15134,用于遮挡鞋垫与鞋底100的上底面的缝隙,起到美观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鞋底100可以为平底、坡底或高跟底。 请参见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实施例与图l所示实施例相比,其大体结构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图1的示鞋底100的基础上,在所述鞋底100的上底面110上设 有鞋垫160,所述鞋垫160大小足以盖住所有盲槽130的槽口 132, 构成一个复合鞋底。所述鞋垫160可以粘接在所述鞋底100的上底面 110上,也可以在所述鞋垫160下底面上设有连接耳170,所述连接 5 耳170包括连接片171和连接管172,所述连接片171 —侧固接在所 述连接管172的母线上,另一侧固接在所述鞋垫160的下底面上。图 中,在所述鞋垫160的下底面上只画出一个连接耳170,实际上,在 所述鞋垫160的下底面上是有一圏与鞋底100上的盲槽130数量相等, 且位置相对应的连接耳170,将所述鞋垫160与鞋底两者连接时,只 10 需将连接耳170卡入相对应的盲槽130内,再以其中一个盲槽130为 起点,将塑胶丝150依次穿入通孔150和连接管172而将鞋垫160与 鞋底100连接为一体,所述塑胶丝150的直径与所述连接管172的内 径相吻合。所述连接管172的长度与所述盲槽130长底基本相等,其直径与盲槽130的槽宽基本相等。 15 请参见图6至图8,图6至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耳三种不同结构的示意图。请参见图9,图9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为鞋面180通过连接耳17Q与鞋底100相连接分解示意,在所述鞋面180的下沿上有一圈与鞋底100上的盲槽130数量相等,且 位置相对应的连接耳17G (图中只画出了一个连接耳170),将所述鞋 面160与鞋底100两者连接时,只需将连接耳170卡入相对应的盲槽 130内,再以其中一个盲槽130为起点,将塑胶丝150依次穿入通孔 5150和连接管172而将鞋面180与鞋底100连接为一体。上述塑胶丝150可以是一根整体的,也可以两截或巻截。在每截 塑胶丝150的其中一端设有撬钩151,以利于人们取出塑胶丝150。上述塑胶丝150在其中设有弹性较好的金属丝,还可以直接用弹 性较好的金属丝代替塑胶丝150。 10 利用本实用新型鞋底,人们在出差或旅游时,只需带上各种不同的鞋面,利用自身穿带的鞋底,就可根据不同的需要或场合,将鞋子 变成为皮鞋、凉鞋或拖鞋。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