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空气床垫的制作方法以往,作为空气床垫,有一种例如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空气床垫。专利文献I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与人仰卧在空气床垫的基垫上时的大腿部、左右肩部或臀部对应地设置空气袋,利用控制装置控制对于这些空气袋的供气排气,辅助躺卧在空气床垫上的人的呼吸动作。 另外,作为放置在床上使用的床垫,有一种例如专利文献2公开的床垫。专利文献2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根据床使用者的体格、体重、位置或动作而控制床垫内的空气压力。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6 - 29705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表2009 — 500131号公报但是,上述的以往技术存在如下所述的问题。图11是以将上述专利文献I及2公开的空气床垫放置在可提起背托的床的托板上来使用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来表示的模式图。上述专利文献I及2公开的空气床垫不是放置在可提起背托的床上来使用的。所以,空气床垫的压力是恒定的,而与背托的升背角度无关。因此,如图11所示,当将专利文献I及2的空气床垫I放置在可提起背托的床2的托板上、使背托进行提起动作时,在与人的臀部对应的空气床垫I上局部地受到较大的压力。因此,空气床垫I中与人的臀部对应的部分受到推压而产生较大沉陷的底部鼓起,空气床垫上的人因床的支承板的硬度而觉得臀部不舒服。在该情况下,当空气床垫I上的人例如是久卧不起的患者等时,有这样的问题患者等的臀部因始终受到较大的压力而有可能产生褥疮。S卩,以往存在如下的问题如上述专利文献I及2所示,在设置在平坦场所使用的空气床垫中,为了使空气床垫单独发挥功能,而利用传感器对空气床垫上的人的体重等的信息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内压,如上述例子所示,在床具有特定的功能例如背托的提起功能等的情况下,不能使空气床垫的压力控制与床的功能联动,由此产生底部鼓起等。另外,如专利文献I及2所示,在空气床垫上设置有较多传感器的情况下,还存在空气床垫的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与床的动作联动而控制内部压力的空气床垫。本发明的空气床垫,放置在床的托板上,该空气床垫的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气室组,该气室组分别由多个袋状室构成,在空气床垫的长度方向上排列;供气排气泵;气管,该气管对于所述气室组中的二个以上的气室组,在按照各气室组独立的系统中连接所述气室组和所述供气排气泵;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从对所述床的控制所必须的信息进行检测的外部传感器接收所述信息中的至少一部分的信息,根据该接收信息控制供气排气泵针对所述各气室组的供气排气。在上述的空气床垫中,所述气室组的袋状室是例如在空气床垫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棒状的室,该袋状室并排设置在空气床垫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床例如具有至少包含可提起的背托的多个托板,来自所述外部传感器的信息是所述背托的提起角度的信息。在该情况下,例如多个所述气室组包含与躺卧在空气床垫上的人的背部及大腿部对应的气室组,所述控制部控制成,当所述背托提起时,使与所述背部及大腿部对应的气室组的压力增加,且使所述背部及大腿部的气室组的压力高于所述臀部的气室组的压力。另外,例如所述控制部将所述气室组的压力控制成,所述背托提起的角度越大则所述臀部的气室组的压力越大。 在上述的空气床垫中,例如来自所述外部传感器的信息是躺卧在空气床垫上的人的体重的信息,所述控制部控制成体重越重所述气室组的压力越大。发明效果本发明的空气床垫中,控制部从对于床的控制来说必须的信息进行检测的外部传感器接收至少一部分信息,根据该接收信息而控制供气排气泵针对各气室组的供气排气。由此,能使空气床垫的内部压力与床的动作联动而进行控制。因此,采用本发明的空气床垫,能防止产生底部鼓起等,能有效地分散身体压力。图I是表示本发明第I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及床的模式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中各袋状室和供气排气泵的配置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中各袋状室的供气排气系统的模式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中供气排气泵及接头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中气管侧的接头的俯视图。图7(a)、(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中从气管侧接头的嵌合面侧看该气管侧接头的图。图8(a)至(C)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中接头的脱离工序的局部俯视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2、第3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及床的模式图。图10是表示设置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的床的模式图。图11是表示将以往的空气床垫放置在具有升背功能的床上进行使用的状态的模式图。符号说明I :空气床垫,10 :气室组,11 :供气排气泵,110 :(供气排气泵侧)接头,IlOa:供气排气口,12 :(气管侧)接头,12a :供气排气用端子,12b :接头罩壳,12c :橡胶密封件,13 :气管,14 :顶盖,15 :床垫控制电路,16 :手动开关,2 :电动床,2a :电动床控制电路,2b :执行机构,2c :电动床用手动开关,23 :负荷传感器,3 :外部传感器。如图8 (a)及图8(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接头12,其接头罩壳12b的前端缘向互相相对的方向伸出,当将接头罩壳12b的后端缘向互相接近的方向进行推压时,接头罩壳12b侧面的突起与供气排气泵侧接头110的内表面的凹部的卡合就脱开,并且如图8(b)所示,接头罩壳12b的伸出顶端部就对供气排气泵侧接头110的设有供气排气口的面(嵌合面)进行推压。在本实施方式中,床垫控制电路15与电动床2的控制电路2a连接,通过控制电路2a或从传感器3直接输入作为信号的托板的升背角度。并且,根据该升背角度的信号例如与各升背角度对应地对供气排气泵11的各供气排气系统的风扇的转速进行控制,以成为例如预先设定的压力值,由此,分别对与所述七个系统的供气排气系统连通的袋状室内的压力进行控制。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的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旦对电动床2的床用手动开关2c进行操作,那么,来自床用手动开关的指令首先被输入电动床2的控制电路2a。并且,电动床控制电路2a根据来自床用手动开关的信号,将电力供给给执行机构2b由 此开始执行机构2b顶端的活塞杆的进出或退避。并且,设在床2上的传感器(外部传感器3)开始对托板的升起角度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随时送入电动床控制电路2a。床垫控制电路15通过电动床控制电路2a或从传感器3直接接收对于背托的升背角度的信号。还能够构成为当在膝托上设有检测升起角度的传感器时,也接收膝托的升起角度的信号。由此,床垫控制电路15与所输入的各托板的升背角度的信号对应地决定与各供气排气系统连通的各袋状室的最佳压力。此时,床垫控制电路15对与各供气排气系统连通的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进行控制,从而使例如背部及大腿部的气室组10c、10e的压力高于臀部的气室组IOd的压力,并且,背托升起的角度越大臀部的气室组IOd的压力越大。S卩,在本实施方式中,床垫控制电路15通过控制例如与供气排气泵11的各供气排气系统对应的风扇的转数,从而控制各供气排气系统的供气排气量,以便于使与各供气排气系统连通的袋状室内的压力成为规定的压力。由此,在升背或降背以使电动床2的各托板呈规定的升背角度的状态下,与各供气排气系统对应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被设定成最佳的数值。另外,所谓该袋状室的内部压力的设定值是一种使空气床垫使用者的体重均匀分散在床垫上、例如不会对床垫使用者局部地作用较大的压力或让床垫使用者觉得有异物感等不舒服感的压力,其是根据实验等作为经验值而设定为的数值。该内部压力的设定值中的例如背部及大腿部的气室组10c、10e的压力设定为高于臀部的气室组IOd的压力,而且,背托升起的角度越大各气室组内的压力越大。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使空气床垫的内部压力与床的动作联动地进行控制。S卩,床垫控制电路15控制成在背托升起的状态下,使支承例如躺卧在空气床垫I上的人的背部及大腿部的气室组(分别为10c、10e)的压力增加。由此,即使在使床的背托进行升起动作的情况下,也利用支承人的背部及大腿部的气室组从其两侧对空气床垫上的人的臀部进行稳定地支承,即使在使床的背托进行升起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够不产生底部鼓起地稳定支承床垫使用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底部鼓起,不使对躺卧在空气床垫I上的人的臀部进行支承的气室组IOd的压力增加,而使对臀部两侧的背部及大腿部进行支承的气室组(分别为10c、10e)的压力增加,因此,不会因作用在人的臀部上的空气床垫的反弹力变大而降低睡觉心情,能利用空气床垫有效地分散身体压力。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做成这样一种空气床垫在使床2的背托进行升背动作的状态下,通过使各袋状室内的压力连续地变化,从而具有例如按摩功能或褥疮防止功倉泛。此时,床垫控制电路15对应与块控制用的四个系统的供气系统连接的气管13进行控制并控制成,除了脚踵部的气室组IOg之外,各个对应的袋状室内的压力始终为一定。对于脚踵部的气室组10g,将压力控制成按照一定周期在规定的压力范围内进行膨胀或收缩。即,在躺卧在床垫上的人的体重为例如30至135kg的情况下,对各个气室组分别进行控制,将与人的头部对应的气室组IOa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控制成例如I. 6至4. 3kPa,将与脚踵部对应的气室组IOg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控制成例如I. I至3. OkPa,将与背部及大腿部对应的下层的气室组10c、IOe (系统A)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控制成I. 5至6. 4kPa,将与臀部对应的下层的气室组IOd(系统B)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控制成I. I至3. 3kPa。通过将与躺卧在空气床垫上的人的头部对应的气室组IOa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控制成一定, 就能够稳定地支承在人仰卧的状态下在人体背部侧突出的骨头(后头骨)所对应的部位。另外,通过将与床垫使用者的背部及大腿部对应的下层气室组10c、IOe (系统A)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控制得比与臀部对应的下层气室组IOd(系统B)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大,从而使其在床垫侧突出,因此,能够通过与臀部的两侧即与背部及大腿部对应的气室组10c、10e的袋状室稳定地支承仰卧状态下相比于其它部位作用较重体重的臀部,由此,可防止与臀部对应的气室组IOd的袋状室的反弹力变大,可分散身体压力。此外,通过使脚踵部的气室组IOg按照一定周期进行膨胀或收缩,从而使支承脚踵部的部分按照一定周期在大腿和脚后跟之间切换,可防止床垫的反弹力长时间作用在人的脚后跟上。另一方面,床垫控制电路15针对交替膨胀收缩用的三个系统的吸气系统,例如,首先使供向系统I的进排气系统的气管13的供气量小于供向系统2及系统3的进排气系统的气管13的供气量,并将供向系统2和系统3的气管13的供气量做成大致同等。由此,与系统I的气管连通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变得最小,与系统2的气管连通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和与系统3的气管连通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大致相等,且大于系统I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此时,在各系统的袋状室设置压力传感器的情况下,控制电路根据压力传感器的计测值的输出而适当增减供向各系统的供气量,能将与各系统的气管13连通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迅速地设定成规定的设定值。在该状态下,在将与各交替膨胀收缩用的三个系统的气管13连通的袋状室的内压保持例如460秒以下的规定期间后,床垫控制电路15通过对七个系统的供气排气系统的供气排气量进行控制,来增加系统I的袋状室内的压力,减少系统2的袋状室内的压力,将系统3的袋状室内的压力保持一定。由此,例如经过170秒以下的压力过渡期间,系统2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变为最小,系统I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和系统3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大致相等、且大于系统2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对于与头部、背部(下层)、臀部(下层)、大腿部(下层)及脚踵部对应的袋状室,例如将内部压力保持一定。在该状态下,床垫控制电路15利用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方法对各袋状室进行内压控制。即,床垫控制电路15在例如460秒以下的规定期间后,通过对七个系统的供气排气量进行控制,由此,经过170秒以下的压力过渡期间,使系统3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最小,使系统I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和系统2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大致相等、且大于系统3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对于与头部、背部(下层)、臀部(下层)、大腿部(下层)及脚踵部对应的袋状室,将内部压力保持一定。这样,通过对与各供气排气系统的气管13连通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进行控制,从而可使与人的肩部、背部、臀部、大腿部及膝部对应的袋状室10的内部压力连续地变化,能防止同一压力长时间作用于皮肤的特定部分而产生褥疮。或者可获得对空气床垫上的人按摩的效果。在将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用于医疗用或护理用等的情况下,在对空气床垫上的人进行医疗或护理作业等时,停止褥疮防止功能或按摩功能。即,做成在空气床垫的褥疮防止功能进行动作的途中的状态下将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保持一定的状态,或在将与各系统的气管13连通的袋状室内的压力设定成适于医疗或护理作业等的压力后,保持设定压力,或者做成将所有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设定成相同的状态而保持设定压力。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I中,供气排气泵11内藏在空气床垫内,由此,供气排气 泵不会造成妨碍,使例如医疗行为或护理作业等的作业性提高,减小供气排气泵11的设置空间。在将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用于医疗用或护理用等的情况下,当必须对床垫使用者进行紧急的医疗行为例如心肺复苏等时,有时空气床垫的反弹力会妨碍医疗行为。此时,从供气排气泵上卸下气管。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I中,气管13通过接头12与供气排气泵11连接。如图8(a)至图8(c)所示,当本实施方式的接头12对接头罩壳12b的后端缘向互相接近的方向进行推压时,接头罩壳12b侧面的突起和供气排气泵侧接头110内表面凹部的卡合脱开,并且如图8(b)所示,接头罩壳12b的伸出顶端部对供气排气泵侧接头110的设有供气排气口的面(嵌合面)进行推压。因此,只要护理员等推压接头12的侧面,就可迅速地使接头12从供气排气泵11脱离,因此还能顺利地进行所有袋状室的排气。在必须使空气床垫连床一起移动的情况下,例如在对设在手动开关上的运送模式开关进行按压后,将供气排气泵11的电源电线顶端的插头从电力供给源、例如插座拔出。通过按压手动开关的运送模式按钮,供气排气泵11的供气排气口就关闭,从而不从例如各供气排气系统进行排气,各袋状室内的压力呈保持一定的状态。由此,在运送床垫使用者时,防止袋状室内减压而产生很大沉陷的底部鼓起的情况,防止床垫使用者的臀部等受床的托板推压而产生褥疮。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I中,由于供气排气泵11配置在床垫的角部上,因此,在不使用空气床垫时,在对供气排气泵11及气管13进行维修保养时,能容易接触供气排气泵Ilo在该情况下,在构成为当从供气排气泵11卸下了气管13时,可使供气排气泵11从床垫脱离的情况下,供气排气泵11及气管13的维修保养更容易。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使空气床垫的内部压力与床的动作联动地进行控制。即,即使在将床升背的状态下,各袋状室内的压力相对于床垫上的人也为最佳的数值。此时,由于床垫控制电路15控制成,当床2的背托升起时,使支承躺卧在空气床垫上的人的背部及大腿部的气室组(分别为10c、10e)的压力增加,因此,即使在使床的背托进行升起动作的情况下,也可由支承人的背部及大腿部的气室组从臀部的两侧对床垫上的人的臀部进行稳定地支承,即使在使背托进行升起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不产生底部鼓起地稳定地支承床垫使用者。另外,为了防止底部鼓起,由于不使对躺卧在空气床垫I上的人的臀部进行支承的气室组IOd的压力增加,而使对臀部两侧的背部及大腿部进行支承的气室组(分别为IOcUOe)的压力增加,因此,不会因作用在人的臀部上的空气床垫的反弹力变大而使睡觉心情下降,能利用空气床垫有效地分散身体压力。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床垫控制电路15将各气室组的压力控制成背托升起的角度越大则臀部的气室组IOd的压力越大,因此,可不受升背角度影响地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床作为电动床来说明,但检测角度的传感器也可设置于在背托的升起动作上不使用电力的结构的床,可获得本发明的效果。下面,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 空气床垫及床的模式图。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空气床垫I上,除了第I实施方式的结构外,还设有手动开关16,躺卧在床垫上的人的体重输入在手动开关16内。手动开关16与床垫的控制电路15连接。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床垫控制电路15根据躺卧在床垫上的人的体重控制与各供气排气系统对应的袋状室10的内部压力。S卩,在本实施方式中,床垫控制电路15控制成,当床2的背托升起时,使支承躺卧在空气床垫上的人的背部及大腿部的气室组10c、10e的压力增加,并且,除了背托的升背角度外,与各供气排气系统的袋状室对应地根据躺卧在床垫上的人的体重而对床垫控制电路15设定使床的托板进行升背动作时的最佳压力值,且床垫控制电路15控制成背托的升背角度越大、床垫上的人体重越重,则气室组的压力变得越大。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中,也可使空气床垫的内部压力与床的动作联动地进行控制。S卩,由于床垫控制电路15控制成在背托升起的状态下,使支承例如躺卧在空气床垫I上的人的背部及大腿部的气室组(分别为10c、10e)的压力增加,因此,即使在使床的背托进行升起动作的情况下,也可由支承人的背部及大腿部的气室组对床垫上的人臀部从其两侧进行稳定地支承,即使在使床的背托进行升起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不产生底部鼓起地稳定地支承床垫使用者。另外,为了防止底部鼓起,由于不使对躺卧在床垫I上的人的臀部进行支承的气室组IOd的压力增加,而使支承臀部两侧的背部及大腿部的气室组(分别为IOcUOe)的压力增加,因此,不会因作用在人的臀部上的空气床垫的反弹力变大而使睡觉心情下降,能利用空气床垫有效地分散身体压力。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背托(及膝托)的升起角度外,也可根据躺卧在床垫上的人的体重,而将与各供气排气系统连通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设定成最佳的数值。在第I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中,在体重重的人和体重轻的人的情况下都将各袋状室内的压力设定成相同。但是,在该情况下,根据设定压力,在人的体重较重的情况下,例如对应于臀部的空气床垫的沉陷可能变大,在人的体重较轻的情况下,床垫的反弹力例如在臀部变大,床垫上的人可能觉得不舒服等。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根据躺卧在空气床垫上的人的体重来设定最佳压力值从而使体重越重则气室组的压力越大,因此,能不受床垫使用者的体重影响地获得本发明的效果。下面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的基础上,手动开关16除了躺卧在床垫上的人的体重,还可输入性别。并且,床垫控制电路15构成为,根据床垫使用者的性别而控制与各供气排气系统对应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于与各供气排气系统连通的袋状室并根据床的升背角度和躺卧在床垫上的人的体重及性别的组合对床垫控制电路设定最佳压力值。采用本实施方式,除了第2实施方式的效果外,由于在平均体型不同的男性和女性中还根据性别将与各供气排气系统连通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设定成最佳的数值,因此,能不受床垫上的人的性别影响地获得本发明的效果。下面说明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图10是表示设置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的床的模式图。在上述的第2及第3实施方式中,空气床垫I的手动开关16构成为可输入床垫上的人的体重或体重及性别,床垫控制电路15构成为根据床2的背托的升背角度和床垫使用者的体重及/或性别而控制与各供气排气系统对应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在放置空气床垫I的床2上,例如在其四个角部分别设有作为外部传感器3的负荷传感器23,由该负荷传感器23 — I至23 — 4来检测床垫上的人的体重。并且,由 负荷传感器23检测出的床垫上的人的体重通过例如图I所示的电动床的控制电路2a输入床垫控制电路15或者直接输入床垫控制电路15。S卩,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外部传感器3,设有对背托(及膝托)的升起角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以及对空气床垫上的人的体重进行检测的负荷传感器,二种外部传感器3发出的信号被输入床垫控制电路15。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对应于与各供气排气系统连通的袋状室对床垫控制电路15设定依据床的升背(升膝)角度和空气床垫上的人的体重的组合的最佳压力值,除了床的升背(及升膝)角度外,根据床垫使用者的体重而将与各供气排气系统连通的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设定成最佳的数值。由此,可获得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O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若构成为手动开关16设置成与床垫控制电路15连接,能将躺卧在床垫上的人的性别输入给手动开关16,那么可获得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效
果O另外,在第I至第4实施方式中,以具有升背功能的床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在未具有升背功能的床中也能适用。例如,若构成为在不具有升背功能的床上设置负荷传感器23,空气床垫控制电路15能接收负荷传感器23发出的信息,那么在例如床上没有人的情况下,能停止向空气床垫供气。另外,在不具有升背功能的床上,能设置例如温湿度传感器。由此,当床垫的温度或湿度上升时,可使供气排气泵11动作,向喷气系统的气管供气,由此,可向空气床垫内部喷气,使温度或湿度下降。实施例下面,相比于比较例来具体说明表示本发明空气床垫的效果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将空气床垫放置在电动床的托板上,在床垫上有被试验者的状态下,使床的背托进行升背动作,通过设置在被试验者的臀部上的压力传感器计测了作用于被试验者的床垫的反弹力。作为空气床垫,使用如下的空气床垫空气床垫(A类),其如上述第2实施方式那样构成为除了床的升背角度外,根据床垫上的人的体重来控制各袋状室内的压力,当使背托进行升背动作时,使与床垫上的背部及大腿部对应的气室组的压力高于臀部的气室组的压力;空气床垫(B类、C类),这两种空气床垫为放置在平坦的场所进行使用的规格的以往的空气床垫,即为不进行内部压力控制的结构。并且,计测了 在背托的升背角度为O度的状态下,被试验者呈仰卧位及侧卧位时的床垫的反弹力;以及从被试验者为仰卧位的状态将背托升起30°时以及升起75°时的床垫的反弹力。另外,为了使被试验者的座位稳定,在将背托升起30°的状态下使脚托进行动作升起10°,在将背托升起75°的状态下使脚托进行动作升起20°。对于各种体重的被试验者(男性6人、女性2人),在分别呈仰卧位及侧卧位(升背角度为0° )的情况下、以及使背托升起30°及75° (同时使脚托分别升起10°及20° )的情况下,测定了作用于被试验者的臀部的来自床垫的反弹力。另外,此时对于各供气排气系统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将头部、脚踵部及系统I至3调节成I. 5至3. 5kPa,将系统A调节成I. 5至5. 5kPa,将系统B调节成I. OkPa以下。对于各被试验者,被试 验者的各姿势及背托的升背角度下的对臀部的弹力表示在下述表I中。表I:
一种空气床垫,可与床的动作联动而控制内部压力。空气床垫设有多个气室组,其分别由多个袋状室构成,在空气床垫的长度方向排列;供气排气泵;以及气管,该气管对于所述气室组中的二个以上的气室组在按照各气室组独立的系统中连接气室组和供气排气泵。供气排气泵针对各气室组的供气排气由控制部控制,从对床的控制所必须的信息进行检测的外部传感器接收至少一部分的信息,根据该接收信息而控制供气排气泵针对各气室组的供气排气。
空气床垫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B·J·皮佩尔B·J·皮佩尔B·J·皮佩尔B·J·皮佩尔B·J·皮佩尔B·J·皮佩尔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B·J·皮佩尔B·J·皮佩尔王春玲王春玲王春玲王春玲王春玲
专利相关信息
-
王春玲王春玲孙建国, 袁越阳孙建国, 袁越阳孙建国, 袁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