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气囊式运动飞碟的制作方法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囊底部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囊护罩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并给出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囊式运动飞碟,它是由气囊、动力电机、两旋翼、传动杆等组成;在气囊(1)内的两侧气道进气口(2)、(3)之间固定有圆桶(8),其桶壁紧贴气囊内壁,并采用固定片(6)将圆桶与气囊固定;在两侧气道进气口(2)、(3)内通过套管(10)与齿轮箱(11)固定,齿轮箱(11)中的齿轮通过轴与旋翼(7)固定;圆桶(8)的底部固定电池盒(5),,其桶内固定的动力电机(4)电源与电池盒(5)连接,在电池盒(5)上设有自动断电开关(14);动力电机(4)上的齿轮(13)与传动齿轮(12)相互咬合,传动齿轮(12)固定在传动杆(9)上,传动杆(9)与套管(10)连接。在气囊的底部两气道排气口(15)、(16)之间固定有旋钮开关(17),并在气囊底部设置有气囊充气口(18);在气囊底部周边固定有气囊护罩(19)。在使用时,首先对气囊进行充气,调节齿轮箱,改变旋翼的偏转方向,打开旋钮开关,动力电机开始工作由于有动力电机齿轮与传动齿轮的咬合带动两侧旋翼以相反的方向旋转,3-4秒钟后运动飞碟产生足够的升力即可起飞;随着电能耗尽运动飞碟进行一定时间的飞行后缓慢降落到地面。该运动飞碟平飞时的升力大部分来自于旋翼所产生的升力,另一小部分来自于气囊产生的气动升力;而在贴近地面进行地效飞行时,其升力一部分来自于旋翼,另一部分来自于气囊的底面和地面产生的气垫压力。由于该运动飞碟是低重心设计以及气囊和自动断电开关的设计,当运动飞碟起飞后,可平衡来自横侧的任何扰动,同时不会因为气囊以外漏气而影响电机、电池、旋翼的正常工作。从而保证其飞行的安定性及又保障了使用者的安全性。
气囊式运动飞碟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拉加万·苏帕拉马尼亚恩费树杰费树杰费树杰沟口和弘, 沟口敬二沟口和弘, 沟口敬二沟口和弘, 沟口敬二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沟口和弘, 沟口敬二张国栋, 朱英斌谢宜春兰春艳兰春艳兰春艳兰春艳
专利相关信息
-
兰春艳丸山岳吴春燕, 周瑞山吴春燕, 周瑞山吴春燕, 周瑞山吴春燕, 周瑞山吴春燕, 周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