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嗉囊鹅颈瓶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嗉囊鹅颈瓶制作方法
  • 发明者
    赵恬妤
  • 公开日
    2011年8月24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1月12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1月12日
  • 申请人
    赵恬妤
  • 文档编号
    C12M1/24GK201942680SQ2011200079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 一种嗉囊鹅颈瓶,其特征是瓶体由排气管与可以排气的嗉囊相连通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以做微生物发酵实验的仪器,属于实验仪器领域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嗉囊鹅颈瓶,由瓶盖(1)、排气弯管(2)、嗉囊管(3)、杀菌液(4)、嗉囊(5)瓶体(6)构成。由于瓶中发酵产生的气体可由排气弯管(2)导入杀菌液(4),再从杀菌液(4)逸出后被排泄,因而用以做发酵实验,就既可避免空气中的杂菌污染发酵液,又能随时排泄发酵产生的气体。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嗉囊鹅颈瓶的制作方法在做微生物发酵实验时,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法国人巴斯德发明了鹅颈瓶,它能有效地避免空气中的杂菌进入瓶内。由于鹅颈瓶管只是一条弯曲管,瓶内微生物发酵又容易产生大量气体,因此,当瓶内气体压强过大时,就容易将鹅颈管中的杀菌液喷出, 污染实验环境。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避免杀菌液被喷出的新型鹅颈瓶,用它做发酵实验时,既能防止空气中的杂菌进入瓶内,又能避免鹅颈管中的杀菌液被喷出。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公知鹅颈瓶的鹅颈管下部,增加一个嗉囊,使排气弯管直接插入嗉囊内的杀菌液中。由于瓶内发酵产生的气体可通过排气弯管先注入杀菌液,再从杀菌液逸出通过嗉囊管排出,因而就既可随时排泄发酵气体,又具备巴斯德鹅颈瓶的全部优点。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图中1、瓶盖2、排气弯管3、嗉囊管4、杀菌液5、嗉囊6、瓶体先制作瓶盖(1)、排气弯管(2)、嗉囊(5)、嗉囊管(3)、瓶体(6)五种模具,用透明塑料或无色透明玻璃注铸成上述五种零件,将瓶体(6)、排气弯管O)、嗉囊 (5)、嗉囊管(3)按附图结构依次热合成一体,即可制成本实用新型。做发酵实验时,进行无菌处理后,将发酵液及菌种置入瓶内,通过嗉囊管C3)将适量的杀菌液(4)注入嗉囊(5)即可。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