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宽幅整地机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宽幅整地机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高登浔
  • 公开日
    2004年11月17日
  • 申请日期
    2003年9月3日
  • 优先权日
    2003年9月3日
  • 申请人
    高登浔
  • 文档编号
    A01B21/00GK2655598SQ0320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宽幅整地机,包括纵梁(1),耙体、转向轮(14),行走轮(12)、牵引架(15)等,在耙体前端设置有前刀铲(4),耙体对角线安装球面圆片(6)若干,并使耙体两侧左右对称,其特征在于所述耙体前端通过挂杆13与转向轮(14)的支座(19)挂接,耙体后部通过可调式吊杆(8)吊挂于纵梁(1)上,其前部通过与设置在纵梁(1)上的拱杆(3)的下端相连的可调式吊杆(2)活动连接,以纵梁(1)末端为支点设置拱臂(11),拱臂的下端与行走轮(12)相连,拱臂(11)的上端通过拉杆(7)与拱杆(3)的上端相连,在拱臂(11)的上臂和纵梁(1)之间设置液压油缸(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幅整地机,其特征在于在纵梁(1)上耙体后位置设置曲面刀铲(9),其幅宽与耙体幅宽一致,并且所述的耙体前端的前刀铲(4)为多个窄型刀铲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宽幅整地机,其特征在于耙体由主耙(25)和副耙(5)构成,主耙(25)与副耙(5)间水平插销(16)上下销接,在主耙(25)和副耙(5)之间设置液压油缸(17),使副耙(5)可向上折叠竖起;并且曲面刀铲(9)由主刀铲(29)和副刀铲(9)构成,主刀铲(29)和副刀铲(9)间垂直插销(18)连接,使副刀铲(9)可向后水平折叠,并且在纵粱(1)与主刀铲(29)和副刀铲(9)间均设有拉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幅整地机,其特征在于耙体前端的窄型刀铲(4)为前后两排且交错排列,并且球面圆片(6)的布置方式为耙体一侧整区域对角线设置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宽幅整地机,由纵梁、刀铲、安装球面圆片的悬挂耙体、转向轮、行走轮、牵引架等构成,耙体后部通过可调式吊杆吊挂于纵梁上,其前部通过与设置在纵梁上的拱杆的下端相连的可调式吊杆活动连接,以纵梁末端为支点设置拱臂,拱臂的下端与行走轮相连,上端与拱杆的上端相连,在拱臂的上臂和纵梁之间设置液压油缸。耙体两侧可向上折起。作业阻力小,深浅可调节,折叠运输,可大幅提高作业幅宽。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宽幅整地机的制作方法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宽幅整地机。二农田整地机械一般通过耙、耱、剖、刮、压等工序实现耕地的平整保墒,其中圆片耙的应用比较普遍。在规模化种植地区,整地机械已趋向宽幅化、大型化及联合作业。生产中使用的联合整地机械,由于作业幅宽较宽、体型大、综合作业等原因,作业负荷较重。尤其是在平整度差坑洼及起伏较大的地块不易实现远距离送土平整,并且容易陷入坑洼之中。另外由于运输不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整地机宽幅。三
本实用新型基于解决宽幅整地负荷重、容易深陷、不便运输的问题而设计,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入土深浅可调从而避免下陷、能远距离推送、精细整地、可折叠的宽幅整地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宽幅整地机,包括纵梁,耙体、转向轮、行走轮、牵引架等,在耙体前端设置有前刀铲,耙体两侧区域对角线安装球面圆片若干,并使耙体两侧左右对称,耙体前端与转向轮支座挂接,耙体后部通过可调式吊杆吊挂于纵梁上,其前部通过与设置在纵梁上的拱杆的下端相连的可调式吊杆连接,以纵梁末端为支点设置拱臂,拱臂的下端与行走轮相连,拱臂的上端通过拉杆与拱杆的上端相连,在拱臂的上臂和纵梁之间设置液压油缸。在纵梁上耙体后的位置设置曲面刀铲,其幅宽与耙体幅宽对应,并且所述的耙体前端的前刀铲为多个窄型刀铲。耙体由主耙和副耙构成,主耙与副耙插销连接,使副耙可向上折叠竖起,并且曲面刀铲由主刀铲和副刀铲构成,主刀铲和副刀铲间插销连接,使副刀铲可向后折叠,并在主耙和副耙之间设置液压油缸。本实用新型特点是拱杆、拱臂及液压油缸的设置,能够使纵梁后部抬起,并且可以同时使耙体前部被抬起,能防止整地机陷入坑洼。副耙及副刀铲可折叠,方便运输。耙体圆片的对角线布置以及前后刀铲的设置增强推送及平整效果。四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宽幅整地机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宽幅整地机前视(主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宽幅整地机俯视示意图。

参照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宽幅整地机包括纵梁1,耙体、转向轮14,行走轮12、牵引架15等,在耙体前端设置前刀铲4,该前刀铲4为多个窄型刀铲并且前后两排交错排列。耙体由主耙25和副耙5构成,主耙25与副耙5之间通过水平插销16上下销接,抽出下插销后可使副耙5向上折叠竖起,并在主耙25和副耙5之间设置液压油缸17提供折叠动力。耙体前端通过挂杆13与转向轮14的支座19挂接,耙体前部通过可调式吊杆2与设置在纵梁1上的拱杆3的下端相连,耙体后部通过两侧的可调式吊杆8吊挂于纵梁1上。以纵梁1末端为支点设置拱臂11,拱臂11的下端与行走轮12相连,拱臂的上端通过拉杆7与拱杆13的上端相连,在拱臂11的上臂和纵梁1之间设置液压油缸10为拱臂11提供动力。在纵梁1上耙体后面位置设置曲面刀铲,其幅宽略小于耙体幅宽,曲面刀铲由主刀铲29和副刀铲9构成,主刀铲29和副刀铲9间垂直插销18连接,抽出后插销18可使副刀铲9向后中心线水平面折叠。所述的耙体对角线安装球面圆片6若干,并且球面圆片6的布置方式为耙体一侧主耙5与副耙25整区域对角线设置,呈“X”型,并使耙体两侧左右对称。耙体圆片6的间距设置为“X”型中部前面的合笼圆片间距略大,“X”型中部后面两分土圆片间距略小。所述的主刀铲29、副刀铲9与纵梁1之间设有拉筋。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