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可变角度压板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可变角度压板制作方法
  • 发明者
    K·科伊, R·哈格
  • 公开日
    2012年6月13日
  • 申请日期
    2010年9月14日
  • 优先权日
    2009年9月14日
  • 申请人
    斯恩蒂斯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B17/80GK102497830SQ20108004075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骨板,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在操作位置中背离将安装所述骨板的骨;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在操作位置中朝向将安装所述骨板的骨;以及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穿过骨板从第一表面延伸至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孔包括压紧部分和可变角度部分,所述压紧部分和可变角度部分通过连接空间而相互开口,所述压紧部分包括斜表面,所述斜表面用于与插入其中的骨固定元件的头部接合,使得骨固定元件向骨板施加力,从而将骨板相对于骨固定元件所插入的骨部分侧向运动,所述可变角度部分包括多个柱,所述多个柱绕可变角度部分的壁的周边定位,所述柱通过位于相邻对的柱之间相应的多个间隙而相互分开,并包括从所述柱径向向内延伸的多个凸起,其中,连接空间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柱和第二柱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板,其中第一孔的压紧部分的斜表面形成为在第一表面中的基本球形的凹口,所述基本球形的凹口设置成与插入第一孔内的骨固定元件的弯曲头部滑动接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板,其中间隙的宽度基本彼此相等,可变角度部分限定从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延伸穿过所述可变角度部分的中心轴线,第一孔的可变角度部分的柱沿中心轴线沿压紧部分的长度的第一部分延伸,在压紧部分的长度的第一部分中的连接空间的最大宽度不大于各间隙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板,其中相邻对的柱绕第一孔的压紧部分的周边基本相互等距地间隔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板,其中可变角度部分包括近侧部分,所述近侧部分从在第一表面处的近端延伸至远端;以及远侧部分,所述远侧部分从在近侧部分的远端处的近端延伸至在第二表面处的远端,其中,可变角度部分的直径在其近侧部分上从在近侧部分的近端处的最大值减小至在它的远端处的最小值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板,其中可变角度部分的直径从在远端部分的近端处的最小值增加至在远端部分的远端处的最大值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板,其中间隙的宽度基本彼此相等,连接空间的最大宽度小于各间隙的宽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板,其中压紧部分设置成沿纵向方向相对于压紧部分的中心轴线以0°至50°之间的角度接收骨固定元件,压紧部分的中心轴线基本垂直于第一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板,其中压紧部分设置成沿横向方向相对于压紧部分的中心轴线以0°至14°之间的角度接收骨固定元件,压紧部分的中心轴线基本垂直于第一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板,其中可变角度部分设置成相对于它的中心轴线以 0°至15°之间的角度接收骨固定元件,可变角度部分的中心轴线基本垂直于第一表面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板,其中凸起包括齿、螺纹段、栓钉和尖头中的一个12.—种骨板,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在操作位置中背离将安装所述骨板的骨;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在操作位置中朝向将安装所述骨板的骨;以及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穿过骨板从第一表面延伸至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孔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连接空间而相互开口,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多个柱,所述多个柱绕所述第二部分的壁的周边定位,相邻对的柱通过相应间隙而相互分开,所述柱包括从所述柱径向向内伸出的凸起,所述凸起设置成以处于角度范围内的用户选择角度与骨固定元件的螺纹头部接合,连接空间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相邻的第一柱和第二柱之间,以便形成与所述连接空间的至少一部分相应的间隙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骨板,其中第一部分包括斜表面,所述斜表面用于与插入其中的骨固定元件的头部接合,使得骨固定元件向骨板施加力,从而将骨板相对于骨固定元件所插入的骨部分侧向运动,从而压紧骨折部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骨板,其中第一部分的尺寸和形状设置成接收以中间位置穿过的骨固定元件,以便将骨板锚固在骨上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骨板,其中第一孔包括至少三个柱和在它们之间间隔开的两个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基本彼此相等,可变角度部分限定穿过所述可变角度部分从第一表面延伸至第二表面的中心轴线,第一孔的可变角度部分的柱沿中心轴线沿压紧部分的长度的第一部分延伸,在压紧部分的长度的第一部分中的连接空间的最大宽度不大于各间隙的宽度16.一种用于治疗骨的系统,包括骨板,所述骨板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在操作位置中背离将安装所述骨板的骨;以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在操作位置中朝向将安装所述骨板的骨;骨板包括穿过骨板从第一表面延伸至第二表面的第一孔,所述第一孔包括压紧部分和可变角度部分,所述压紧部分和可变角度部分通过连接空间而相互开口,所述可变角度部分包括多个柱,所述柱绕可变角度部分的壁的周边定位,相邻对的柱相互分开相应间隙,所述柱包括从所述柱径向向内延伸的多个凸起,连接空间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相邻的第一柱和第二柱之间,以便形成与连接空间的至少一部分相应的间隙;以及骨固定元件,所述骨固定元件的尺寸和形状设置成插入第一孔的压紧部分和可变角度部分中的一个内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压紧部分包括斜表面,所述斜表面用于与插入其中的骨固定元件的头部接合,使得骨固定元件向骨板施加力,从而使得骨板相对于骨固定元件所插入的骨部分侧向运动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骨固定元件包括螺纹球形头部,所述螺纹球形头部用于相对于可变角度部分的中心轴线以外科医生选定的角度与可变角度部分的柱的凸起接合,所述可变角度部分的中心轴线基本垂直于第一表面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骨固定元件是包括无螺纹球形头部的螺钉,所述无螺纹球形头部的螺钉用于与压紧部分的斜表面接合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骨固定元件用于沿纵向方向相对于压紧部分的中心轴线以在0°至50°之间的角度插入孔的压紧部分内,所述压紧部分的中心轴线基本垂直于第一表面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骨固定元件用于沿横向方向相对于压紧部分的中心轴线以在0°至14°之间的角度插入压紧部分内,所述压紧部分的中心轴线基本垂直于第一表面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骨固定元件用于相对于可变角度部分的中心轴线以在0°至15°之间的角度插入可变角度部分中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可变角度压板的制作方法可变角度压板优先权要求本申请要求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M2102的优先权,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 No. 61/242102 的标题为 “Variable Angle Compression Plate”,申请日为 2009 年 9 月 14 日,该文献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结合到本申请中。技术领域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骨折部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骨板,该骨板包括组合可变角度和压紧孔。骨板是用于使得骨的受损或削弱部分(例如骨折部)稳定的刚性板。这些骨板通常包括用于接收骨固定元件的开口,该骨固定元件将骨板锚固在骨的目标部分上。通常,这些骨板开口各自设置成接收单一类型的骨固定元件。不过,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希望使得用户能够从可选骨固定元件中进行选择,以便穿过这些骨板孔来应用。发明内容本发明涉及一种骨板,它包括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在操作位置中背离将安装该骨板的骨;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在操作位置中朝向将安装该骨板的骨;以及第一孔,该第一孔穿过骨板从第一表面延伸至第二表面,该第一孔包括压紧部分和可变角度部分,该压紧部分和可变角度部分通过连接空间而相互开口,该压紧部分包括斜表面,该斜表面用于与插入其中的骨固定元件的头部接合,以使得骨固定元件向骨板施加力,从而使得骨板相对于骨固定元件插入其中的骨部分侧向运动,该可变角度部分包括多个柱,这些柱绕可变角度部分的壁的周边定位,这些柱通过位于相邻对的柱之间的多个间隙而相互分离,并包括从该柱径向向内伸出的多个凸起,其中,连接空间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柱和第二柱之间。图1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骨板的俯视图2表示了图1的骨板的仰视图3表示了图1的骨板的开口的放大俯视图4表示了图3的开口沿线A-A剖开的剖视图;以及
图5表示了图3的开口沿线B-B剖开的剖视图。

参考下面的说明和附图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相同元件由相同参考标号表示。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骨折部的装置。特别是,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介绍了一种骨板,它包括组合可变角度和压紧孔。应当知道,这里使用的术语“近侧”和“远侧”将表示朝向(近侧)和远离(远侧)外科医生或装置的其它用户的方向。
如图1-2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骨板100包括第一表面102,该第一表面102背离骨;第二表面104,该第二表面朝向骨;以及至少一个组合孔106,该组合孔 106穿过骨板100从第一表面102延伸至第二表面104。骨板100沿纵向从第一端108延伸至第二端110,并沿它的长度可以包括任意数目的组合孔106。尽管骨板100只表示为包括组合孔106,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除了组合孔106之外,骨板100还可以包括其它类型的孔。
如图3-5中所示,各组合孔106包括第一部分112和第二部分114,该第一部分112 和第二部分114在第一接触端IM和第二接触端1 处相互交叠和开口。因此,第一部分 112和第二部分114相互连通,从而形成单个组合孔106。第一部分112的形状和尺寸设置成接收第一类型的骨固定元件(例如包括无螺纹球形头部的螺钉),使得第一部分112与第一类型骨固定元件的接合将压紧骨折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而第二部分114形成为可变角度锁定孔,该可变角度锁定孔的尺寸和形状设置成相对于第二部分114的中心轴线成一定角度(该角度由用户选择)地来接收第二类型骨固定元件(例如包括有螺纹球形头部的螺钉),以便将骨板100固定在骨上。第一和第二部分112、114可以接收例如包括 1. 5mm至7. 3mm球形头部螺钉的骨固定元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除了组合孔106,其它类型的孔也可以包含在骨板100 中。例如,骨板100可以包括沿骨板100的轴杆部分分布的组合孔106以及穿过骨板100 的头部部分的锁定孔。也可选择,骨板100可以包括沿骨板100的整个长度分布的组合孔 106以及在轴杆部分上的锁定压紧孔和在头部部分上的可变角度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骨板100沿它的长度可以包括成各种图形的多种孔。
如上所述,第一部分112形成伸长开口的一部分,包括开口于第一表面102的基本凹形凹口 116。凹口 116的尺寸和形状设置成与压紧骨螺钉的头部接合,例如第一类型骨固定元件的无螺纹球形头部,以便压紧骨折部。第一部分112可以基本类似于在Talos等的美国专利No. 5709686,Wagner等的美国专利No. 6719759,Steiner等的美国专利No. 6669701 和Frigg的美国专利No. 7354441中所述的孔的任意压紧部分,所有这些文献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申请中。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12可以沿纵向方向相对于它的中心轴线以 50°角度和沿横向方向以14°角度来接收第一类型骨固定元件。不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骨固定元件可以在中间位置穿过孔106的第一部分112插入,其中,骨固定元件并不利用凹口 116。在中间位置,骨固定元件并不向骨提供压紧,而是只将骨板100锚固在骨上。第一部分112的中心轴线可以与第一表面102基本垂直地穿过该第一部分的中心延伸。
第二部分114包括开口,该开口形成圆的一部分,且第二部分114的内表面118包括多个离散柱120,这些离散柱120包括从该柱径向向内伸出的凸起132。柱120绕内表面 118的周边相互间隔开。柱120可以相互等距间隔,且间隙122的宽度基本彼此相等。不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间隙122可以根据任意所需图形而变化宽度。类似地,柱120 的宽度和尺寸可以彼此基本相等,或者宽度和尺寸可以变化,只要柱120容纳第二类型骨固定元件的头部。相邻柱120相互分开间隙122。第二部分114还可以有与第一表面102 基本垂直的中心轴线,该中心轴线穿过该第二部分114的中心延伸。因此,第二类型骨固定元件可以相对于第二部分114的中心轴线以用户选择角度而穿过第二部分114插入。
在示例实施例中,第二部分114包括四个柱120,但是也可以包括任意数目的柱 120以及在它们之间相应数目的间隙122。例如,第二部分114可以包括2至8个柱120, 以使得柱120可以相互分开1至8个间隙122。各柱120径向向内延伸(即从内表面118 朝着第二部分114的中心轴线径向向内凸出)至第二部分114的开口中,并包括近侧部分 128,该近侧部分1 从第一表面102向远侧伸入第二部分114中,以便与从近侧部分1 的远端伸向第二表面104的远侧部分130相交。凸起132在近侧部分128的至少一部分上面径向向内延伸。凸起132可以包括例如齿、螺纹段、栓钉和尖头。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 凸起132可以包括由多个周向凸起形成的螺纹,这些周向凸起沿第二部分114的轴线通过相应多个沟槽而相互分离。螺纹可以对齐,使得当柱120连续横过间隙122时,螺纹将成为环绕内表面118延伸的多个圆形凸起。在另一实施例中,柱120的凸起132沿螺旋通路形成,使得当连续横过间隙122时,螺纹将由在第二部分114的轴向长度的一部分上面绕内表面118螺旋延伸的单个凸起形成。
近侧部分1 设置成接收第二类型骨固定元件的螺纹头部,使得当固定元件插入第二部分114中时,头部的螺纹将与柱120的凸起132接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第二部分114形成为可变角度锁定孔。因此,用户选择骨固定元件的插入角度(即骨固定元件的轴杆相对于第二部分114的中心轴线的角度),将骨固定元件插入第二部分114中,直到凸起132与骨固定元件的头部的螺纹接合。然后,通过向第二部分和骨中旋拧骨固定元件直到骨固定元件在第二部分114中获得所需位置,骨固定元件被驱动到第二部分114和骨中。如图4中所示,近侧部分128的直径从第一表面102朝着第二表面104减小,直到近侧部分128的远端与远侧部分130的近端相交。然后,远侧部分130的直径在它接近第二表面104时增加,以便容纳相对于第二部分114的中心轴线以一定角度穿过插入的骨固定元件的轴杆的颈部和/或近侧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直径是指第二部分114的最小直径-例如在径向相对柱120之间的距离。
近侧和远侧部分128、130形成为在柱120中的卸荷切口(relief cut),以便适应螺钉角度。这种几何形状使得骨固定元件能够相对于中心轴线在0°和15°之间的允许角度范围内以任意角度锁定在第二部分114中。不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根据用途也可以选择其它角度范围。
在还一实施例中,凸起132只沿近侧部分128的一部分延伸,使得近侧部分1 的、邻近第一表面102的近端136保持没有任何凸起132,例如齿、螺纹、栓钉和/或尖头。 也可选择,近端136可以邻近第一表面102和在柱120附近,使得近端136的直径大于由柱 120形成的直径。近端136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设置成用于接收包括无螺纹头部部分的骨固定元件。因此,第二部分114可以设置成接收包括螺纹头部(例如锁定螺钉)和无螺纹头部(例如皮质骨螺钉)的骨固定元件。
柱120绕第二部分114的周边定位成使得一个间隙122与在第一和第二连接端部 124、1 之间的空间134交叠,即与在第一和第二部分112、114之间的开口交叠。在优选实施例中,间隙122与空间134对齐。如上所述,空间134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部分112、114 的交叉部而形成。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由于近侧部分1 从第一表面102朝着近侧部分的远端减小宽度,因此空间134的宽度将以相同方式从第一表面102向近侧部分128的远端减小。优选是,第一和第二部分112、114彼此相对定位成使得空间134在近侧部分128的螺纹部分的轴向长度上的最大宽度不大于柱120的宽度。因此,第二部分114包括的螺纹量与即使没有使它与第一部分112连接的空间134时它应当具有的螺纹量相同。 也就是,在优选实施例中,邻近连接点124、126的两个柱120通过空间134而分离,而不是通过间隙122,且并不通过空间134来减小尺寸,从而保证在柱120和第二类型骨固定元件的头部之间可靠接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结构和方法能够进行多种变化和改变。因此,本发明将覆盖这些变化和改变,只要它们在附加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物的范围内。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骨板(100),包括第一表面(102)和第二表面(104)以及第一孔(106),该第一孔穿过骨板从第一表面延伸至第二表面,该孔包括压紧部分(112)和可变角度部分(114),该压紧部分和可变角度部分通过连接空间(134)而相互开口,该压紧部分包括斜表面,该斜表面用于与插入其中的骨固定元件的头部接合,以使得骨固定元件向骨板施加力,从而使得骨板相对于骨固定元件插入其中的骨部分侧向运动,该可变角度部分包括多个柱(120),这些柱绕可变角度部分的壁的周边定位,这些柱通过位于相邻对的柱之间的多个间隙(122)而相互分离,并包括从该柱径向向内伸出的多个凸起(132)。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