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蒸汽电熨斗的制作方法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漏水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水部的剖面图。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 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特定例子。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蒸汽电熨斗,包括有由加热体6进 行加热的底板14、设在底板14上的汽化室18、设在底板14上并随着底板14 温度变化发生变形的热敏阀13、设在热敏阀13上方的隔热板12、设置在底板 14上方的储水箱1、以及设于储水箱1和汽化室18之间的防漏水装置。上述 防漏水装置包括与储水箱1连通的第一通路;与上述汽化18室连通的第二 通路;所述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之间设有可将两者导通或隔断的开闭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储水箱底盖2下方设有副水箱底盖3,副水箱底盖3上设 有一圈凸缘,该凸缘与储水箱底盖2下表面密封连接,使储水箱底盖2与副水 箱底盖3之间形成一副水箱7,即构成第一通路。副水箱底盖3上开设有通孔 15。在副水箱底盖3下方设有约呈n型的导水部11,用以作为连通副水箱7 和底板汽化室18的水流通道。如图4所示,导水部11垂直部分设有导水路17, 导水部11水平部分的上表面设有一圈凸缘,该凸缘与副水箱底盖3下表面过 盈配合,密封连接,使副水箱底盖3与导水部11之间形成一定的导水空间, 该导水空间和导水路17连通,共同构成第二通路。上述开闭装置包括阀盖10、弹性复位元件9以及顶杆16。阀盖IO设于副 水箱底盖3通孔15上。储水箱底盖2上设有导向孔8,弹性复位元件9(如压 縮弹簧) 一端与导向孔8内壁相抵触,另一端套在阀盖10的上端凸起部位。 由于弹簧力的作用,在自然状态下,阀盖10底部边缘则压在副水箱底盖3的 通孔15的上表面。阀盖10底部与可随热敏阀13变形而上下移动的顶杆16上 端相抵触,从而使阀盖10可以随热敏阀13变形而沿导向孔8上下移动。如图 5所示,导水部11水平部分垂直贯穿有顶杆16,两者间通过硅胶弹性部21连 接,为一体压制而成,既可保证顶杆16能够自由的上下移动,又具有良好的 密封效果。在储水箱底盖2里嵌有带一小通孔的滴水嘴4;滴水嘴4上方设有与滴水 嘴4配合且尖端成针状的针阀5,通过调整针阀5与滴水嘴4的位置就可以控 制水从储水箱1内流到副水箱7的流量。隔热板12上设有用于固定导水部的 阀体型腔20,阀体型腔20与隔热板12为一次成型的。安装时,如图3所示,将储水箱底盖2、副水箱底盖3、导水部ll、隔热 板12、热敏阀13由上而下顺序组装,而且其中的导向孔8、通孔15以及顶杆 16位于同一中轴线。导水部11水平部分与副水箱底盖3过盈配合,并固定在 隔热板12的阀体型腔20内,同时其顶杆16以及导水部11垂直部分则贯穿阀 体型腔20底部开孔。顶杆16向下延伸至热敏阔13上方,两者之间的距离根 据热敏阀13的变形度以及温控要求而确定,使顶杆16可以传递热敏阀13的 形变到阀盖10,再通过阀盖10的动作来控制通孔15的开闭,以实现对第一通 路和第二通路之间的导通或隔断功能。导水部11垂直部分向下延伸至汽化室 18,并与之连通。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先将蒸汽电熨斗通电,电熨斗里的加热体6就给底板14加热,当底板14的温度T1达到热敏阀13设定的温度T2 (即T1^ T2)时,热敏阀13向上翻转变形(如图2虚线所示),推动导水部11的顶杆 16向上移动,顶杆16的上部再推动阀盖10向上移动,此时通孔15打开,水 可以由储水箱1经滴水嘴4、副水箱7、通孔15、导水部11的导水路17,流 进底板14的汽化室18,水滴在高温的汽化室18里汽化,产生蒸汽,蒸汽从各 个蒸汽孔19喷出。当底板14的温度Tl由于水滴汽化吸走大量的热量而加热 体6还没有来得及补充足够的热量时,Tl开始下降,当TKT2时,热敏阀13 向下复原,阀盖10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复位,阀口15关闭,从而隔断流进底板 14的水路,以防止水流进低温的底板14,没有被汽化就直接从蒸汽孔19滴出, 实现自动防止底板漏水的功能。
蒸汽电熨斗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李淡兵, 黄学玲李淡兵, 黄学玲李淡兵, 黄学玲李淡兵, 黄学玲何德贤, 何小平何德贤, 何小平潘建志, 蔡瑞锋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潘建志, 蔡瑞锋罗杰·霍歇尔罗杰·霍歇尔石毓忠, 陈金华石毓忠, 陈金华C·阿尔班多兹鲁兹德奥申达C·阿尔班多兹鲁兹德奥申达
专利相关信息
-
A·卡塞范李智华, 潘建志李智华, 潘建志李智华, 潘建志吉卫华, 涂永进吉卫华, 涂永进吉卫华, 涂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