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针床插片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针床插片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兰先川, 金永良
  • 公开日
    2009年1月7日
  • 申请日期
    2008年4月1日
  • 优先权日
    2008年4月1日
  • 申请人
    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D04B15/00GK201176497SQ20082003388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针床插片,包括插片本体(1),该插片本体(1)的前端具有护针头(11)和沉降片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针头(11)的前端增设有一护针咀(11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床插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针咀(lll)是在护针头(u)的前端窄缩延伸而成的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床插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针咀(lll) 的长度为5.5_7.5咖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床插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针咀(lll)的长 度为6—7咖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床插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针咀(lll)的长 度为6.5咖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横编机的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床插片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针床插片,属于针织横编机的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插片本体,该插片本体的前端具有护针头和沉降片座,特点是所述的护针头的前端增设有一护针嘴。优点由于在护针头的前端增设了护针嘴,因此,当织针处于翻、接针状态时能对织针的进行呵护,以避免织针摆动,防止织针断裂和/或漏针,确保编织物的质量。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针床插片的制作方法业界所知,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的织针在翻针、接针时伸出针床的针 槽的距离比正常编织时伸出针槽的距离要长得多,而针床插片的作用是保护 织针,尽可能地控制织针擅动或称偏摆。然而,已有技术中的针床插片由于 结构不尽合理而很难对织针在翻针、接针时起到理想的护针效果,即很难有 效地抑制织针的头部摆动,因此断针、漏针的几率较高, 一旦出现漏针,那 么便会在织物上留下空洞,影响织物的质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在织针翻针、接针时可有效地体现护针 效果而藉以避免织针摆动、有助于防止织针断裂并确保编织物质量的针床插 片。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针床插片,包括插片本体,该 插片本体的前端具有护针头和沉降片座,特点是所述的护针头的前端增设 有一护针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针咀是在护针头的前端窄缩延伸而成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针咀的长度为5.5—7.5 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针咀的长度为6—7 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针咀的长度为6.5 Mn。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护针头的前端增设了护针咀,因此,当织针处于翻、 接针状态时能对织针的进行呵护,以避免织针摆动,防止织针断裂和/或漏针, 确保编织物的质量。附图为本实用新型针床插片暨应用例示意图。


请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针床插片的插片本体1在使用状态下是与已有
技术无别地插嵌于针床2的插片槽21中的,在插片本体l的前端即目前图示 位置状态的左端一体构成有护针头11和沉降片座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特征的技术要点在所述的护针头11的前端增设有一护针咀111,该护针咀 111实质上是在护针头11上以逐渐由宽变窄的窄縮形态所形成的,也就是说 护针咀111是在护针头11上直接一体延伸构成,系护针头11的加长构造。
业界周知,作为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的织针3在正常编织状态时,其 织针头31向针床2外探出的距离较短,然而当进入翻针、接针状态时,那么 织针头31探出针床2的距离较长。因此,如果仅凭护针头ll的作用,便很 难起到对织针头31的保护,然而本申请人鉴于已有技术中织针3的织针头31 在翻、接针工作状态时经常出现断裂的情形,便在护针头11的前端设计了护 针咀111,并且将该护针头111的合理长度选择在5.5_7.5咖,较好地为6—7 ,最好为6.5mm,本实施例即为6.5咖,因为过短起不到应有的护针效果, 反之,过长会对织针头31的编织工作造成影响,即对织针头31造成挡闭。
通过上述说明,可以知道,织针3在翻针、接针时向针床2外多伸出的
距离比正常编织时的距离约长5.5—7.5 mm,而该多伸出的距离恰恰由本实用
新型所述的护针咀111进行呵护性补偿。
经申请人将本实用新型的针床插片与已有技术中的不具有护针咀111的
针床插片在织针横编机上进行了使用对比(在保密状态下),结果令人十分惊 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针床插片经15天(8h/天)编织,未发现有织针头31 断裂,而采用已有技术中的针床插片出现三次共七枚织针断裂;利用本实用 新型针床插片未发现织物上存在漏编的空洞,而使用已有技术中的针床插片 发现有将近十处空洞存在。因此,可以讲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十分 理想的。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