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带流体通道的针床的制作方法现有的编织机都设计成圓形或平床型。后者至少包含一个基本平的针 床,而圓形编织枳4皮设计成空心圆柱体(用作编织圓柱体)或环形方式 (代表肋条盘)。每个针床有多个针通道,其中安装着针或沖钻等编织工 具。机器运转期间,编织工具在针床内前后运动。文件DE 24 16 626 A 4皮露了这样一种针床,并在针床中开了许多 槽,这些槽沿垂直于针通道的方向伸展,并将空气/油混合物通过孔吹入 这些槽内。限定编织工具引导通道的槽壁上可以带沟槽,使润滑剂能更好 地在编织工具及其引导通道之间散布。这种安置很难保持对针床内润滑剂散布的控制。文件DE 16 35 836 A披露了 一种编织圓柱体及圓形编织机中的肋条 盘。两者均带与编织工具的引导槽相交的环形槽。可通过这些环形槽将加 压空气吹入凸轮环内。此外,文件DD 37 345 A介绍了将加压空气注入针床内的方法, 这里的加压空气被用来防止碎屑堆积在运转中的编织机的凸轮区。加压空气是一种工作媒质,它的使用将带来一大笔运行成本。因此, 降低编织机运转中所需的加压空气量必然是一个追求目标。另外,编织机针床中碎屑的积累是个问题,它增大了磨损并缩短了维 修周期。因此,避免碎屑在编织机针座内积累必然是一个追求目标。同时,随着编织机运转速度的增加,编织工具润滑的可靠性显得越发 重要。局部干燥运行的编织工具的能耗增加,同时编织工具和编织机的磨 损也力口大。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生产在空气供应方面有所改善的编织机。 此目的可以采用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性的针床来达到 按本发明的针床可设计成编织圓柱体,肋条盘,平床或类似的环形机 的针床。该针床具有带槽和流体通道的表面,此通道沿垂直于槽的纵向伸 展,最好是在槽的一端。槽内安置了许多窄条,在各窄条之间形成编织工具的引导槽。每个窄条有多个沟槽,形成流体通道和引导槽之间的流体连接。
座落在槽的一面,即其下面上,窄条有几个与梳子类似的沟槽,沟槽 的深度稍大于提供在底座内的槽的深度。(这时,"深度"是垂直于槽, 也即在编织圓柱体情况下沿径向测量的)这些齿状凸起的大多数不接触针 座的槽底。于是,在槽内形成沿纵向伸展的流动通道,该通道可用来将流 体(如干燥加压空气,含油加压空气或类似的流体)沿窄条长度按希望的 分配送入针通道。因此,大多数齿状凸起悬浮在针座的槽底上方。窄条及 齿的厚度最好与窄条每一点处槽的宽度一致。窄条的上侧面最好是封闭 的,即没有任何沟槽。窄条顶部最好由一个狭窄的、直的、连续和窄条形 的表面限定。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能有几个起不同作用的流体通道,例如,第 一流体通道处在紧靠接收通道窄条槽的位置,这已经讨论过。此流体通道 的形状为圓形槽,并可用作分配槽。第二流体通道可提供在底座元件内, 并通过连接通道(最好是几个连接通道)与第一流体通道联通。
前端和后端分别用来支撑和调节槽内的窄条。
另外,齿状凸起中的一个可能接触-在窄条的前端和后端之间-槽的 底部,以阻断流动,即在沟槽间形成阻隔。因而,这个齿状凸起将各沟槽 分成两组,举例来i兌,即与导流通道耳关通的第一组,和与泄流通道联通的 第二组。因此,在每一个针通道中可实现控制良好的流体流动,此流动按 所希望的分配提供给编织工具,这个希望的流体(例如,含油加压空气) 再把任选的带碎屑的流体泄漏到所要求的位置。按这种方式,已进入针通 道的脏的微粒、绒毛、磨损材料,多余的润滑剂等,可以按照受控制的方 式泄漏。
因此,本发明一方面可使编织工具得到有控制的适当润滑,另一方 面,还可防止编织工具和针通道受到污染,及将润滑剂带到环境中,或防 止过多的润滑剂污染编织材料。
由于通过窄条中 一 系列沟槽给编织工具提供受控制的流体,所需的流 体总量降至最低限度。这一点非常有用,因为流体沿编织工具受控制的分 配,而避免了流体在多个特殊位置的失控的逸散和过量,同时又避免了在 另一位置缺乏流体。
下面的附图,说明和权利要求将提供本发明一些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情况。
本说明书只限于本发明的一些基本方面及其它一些现有情况。附图提 供了额外的细节,因而可用作补充参考。说明书和附图代表本发明的典型 实施例。
图1表示带编织工具的编织圓柱体的非常简单的示意图2是说明肋条盘原理的细节的透视图3是说明按图2肋条盘原理的细节的放大视图4是按图2和3的肋条盘纵剖视图5和6是按图4的肋条盘的改型实施例;
图7是按本发明的肋条盘改型实施例的原理详图。
参考符号清单
圓柱体
工具
8 肋条盘
9, 10 底座元件
10a, 10b元件
11 表面
12, 13, 14 槽
15,16 流体通道
17 分隔壁
18,19 连接才几构
20 连接通道
21 分配槽
22 表面 2 3 槽底
24 连接通道
25 分配槽/收集槽 26, 27 端部
6
床织面条通织针
针编表窄针编
4 5 6 728 - 37 沟槽 38 - 46 齿
47 流动线
48 密封垫
图1表示形状为编织圆柱体2的针床1。编织圆柱体2的外圆周基本 为圆柱表面4,从此表面基本沿径向伸出多个窄条4。因而窄条相对于编 织圆柱体是沿纵向。最好把这些窄条做成平的薄片金属件,其横向表面为 相互平行的平表面。不过,窄条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细长的楔 形。这时两对黄向表面成一锐角。
针通道5形成在各窄条4之间,按图1,编织工具6 (例如,以针7 的形式)被安置在这些通道之间。因此,每个针通道5由两个窄条4的两 个横向表面所限定。表面3形成针通道5的底面。
当本发明的针床为图2所示的肋条盘8时,情况相似。按图1的编织 圓柱体近似由空心圓柱底座元件9组成,肋条盘8的底座元件10包含一 个平环。其基本平的上表面代表环形表面11,窄条4就安置在此表面 上,针7或其它编织工具6 (如沖钻)处在窄条之间。
图3显示另一些细节。按此图,在表面3或11上提供了多个槽l2、 13、 14等等,这些槽用来安置窄条4。窄条4被固定在槽12、 13、 14 内,且形成针通道5的环形壁,表面3或11形成这些针通道的底面。
图4以肋条盘8为例显示,底座元件10至少由两个环形元件10a、 10b组成。如图所示,这两个元件10a、 10b通过螺丝或其它连接方法相 互连接和固定在一起。它们将两个环形流体15、 16限定在其间,后者由 分隔壁17相互分开。流体通道15, 16可带连接机构18、 19,以便进给和 泄漏加压空气流体等。
连接通道20从流体通道15伸向分配槽21,后者做成例如环形并与 环形底座元件10同心安置。环形槽21与所有槽12、 13、 14相交。元件 10a最好有几个这样的连接通道20,它们在几个,最好是许多,不同位置 将分配槽21连接到流体通道15。分配槽21最好被盖住,也即它不到达
代表编织工具引导槽底部的表面ii。这只要如图所示让分配槽n从表面
22伸出并成为元件10a的整体部分就能实现,其中表面22在组装状态下 被元件10b盖住。这样一来,分配槽21所处位置将与所有槽(如12、13、 14)相交,也就是说,该分配槽伸到它们的槽底23之外。
建议安置用来泄漏流体的流体通道16,通过至少一个,最好是几 个,连接通道24与分配通道25联通,后者可作收集槽用,且最好相对分 配槽21同心安置。分配槽21被安置在槽12的一端,而分配槽25被安置 在槽12的另一端。分配槽25被加工在表面11内,因而是对针通道5敞 开的。
各窄条的形状最好彼此一样,建议为薄的平面元件,直立在槽 12,13,14中。该平元件的端部26、 27靠在槽12的底23或底座元件10 的其它配合或对准表面上,以使窄条4定位。
窄条4有多个沟槽28至37,其间设置具有齿形38至46的凸起。沟 槽28 - 37从窄条4的下边缘(该边缘坐落在槽内)取走材料,其尺寸使 得它们当窄条4置于槽12内时伸到表面11之外。坐落在沟槽28 - 37内 的齿38 - 46的长度使它们没入槽12内。最好至少有一个齿38的长度使 它接触或几乎接触槽底23。结果,它表示一个阻挡,基本防止流体沿槽 12流动。其余的齿39 - 46最好短一些,使它们不达到槽底23。因此,长 齿38将沟槽28 - 37分成两组第一组(29 - 37 )与流体供应分配槽21 联通,第二组28与流体泄漏分配槽25联通。
上述针床1的工作情况如下
在运行期间,坐落在窄条4之间的针通道5内的编织工具6在纵向前 后(在图4中,是从左至右和从右至左)运动。通过流体通道15连续地 提供所要求的流体,如含油加压空气,冷却空气,清洁空气等。于是,流 体沿图4中线47所示的轨迹流入槽12,并沿后者流到齿28。途中流体供 应各单个沟槽29 - 37,以通过对针通道5敞开的窗口流入针通道。因 而,流体(如润滑流体)沿窄条4的大部分长度被均匀提供给针通道5。 所以,此流体有序地流到编织工具处。通过较长的沟槽28 (相对于窄条4 的纵向)和收集槽25,流体就可被再次排入到流体通道16。这样,流体 就可以把任何微粒、绒毛、磨损材料等随之带出针通道。
如上所述,空气/油混合物有序地到达针通道和形成环路的工具。由 于收集通道25和液体通道16的抽空作用,空气/油混合物;波再次和纤 维、灰尘、磨损材料等一起排出,这样就产生确定的循环。
可以按这样的方式来选择空气供应和空气排出之间的平衡,使任何时 候形成环路的元件区域都是以压力稍为超出为主,使得尖屑被排走。本发明可以按许多方式进行修改。例如,如图5所示,可将齿38缩 短或用夹在齿38和槽底23之间的单个密封垫48来密封。
此外,可以如图6所示将单个沟槽28 - 37做成彼此不相同,同时把 沟槽做成齿38 - 46的形状,使之具有不同的长度。按此方式可以得到均 匀的空气或空气/油混合物分布。另外,可以按需要调整具体的分配图 形。比方说,槽12、 13、 14的流速从分配槽21开始可以随距离的增加而 下降。这可以这样来实现让底座元件10中槽12、 13、 14的体积随着离 供应点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例如,通过减小槽的深度),或者让窄条伸向 槽12、 13、 14的截面随着离供应点(即分配槽21)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沟槽和齿的结构和尺寸,无论是形状,尤其是长度和宽度,可以以这样的 方式沿着窄条改变,使在窄条4的整个长度上,流向环路形成元件各自位 置的空气量在每处都一样。
另外,空气或空气/油混合物的分布可以优化,此时流体通道15、 16 的体积适合于现在的流动情况,也即流体通道,尤其是通过它供应空气/ 油混合物的流体通道15的体积,从连接机构18开始减小。倘若可以使现 有的流动情况最佳化,也可以从连接机构18开始增加流体通道15的体 积。
如前所述,可以按上所迷构建针床1的所有窄条。另外,也可以提供 传统的不带齿和沟槽的窄条及带齿和沟槽的窄条,以便只在一侧将空气/ 油混合物提供给各单个针通道。
图7表示经过改进的优选实施例。此图显示的针床l实施例具有特别 节省空间的形状,它尤其适合于小的圆形编织机和平床编织机。这时针床 1可能只包含一个流体通道15,其形状为大家知道的分配槽21的形状。 通过连接机构18或连接通道20直接给这个流体通道15供应空气/油混合 物。就此典型实施例来说,是没有流体通道16或流体通道24,但需要时 也可以4是供,以-使或支持流体排出。
按本发明的针床1包含窄条4,以形成针通道5,这些窄条被做成梳 子形。在此梳子各齿之间形成沟槽28-37,这些沟槽用来将流体提供给 针通道5及泄漏流体。容纳窄条4的槽12形成分配空间,在那儿将被提 供给编织工具的流体散布于窄条4的一段,此段最好大于该窄条长度的一半。
本发明的针床(1)包括窄条(4),以形成针通道(5),这些窄条被做成梳子状。在梳子各齿之间形成沟槽(28-37),这些沟槽用来为针通道(5)提供流体和泄漏流体。容纳窄条(4)的槽(12)形成分配空间,在那儿将要提供给编织工具的流体散布于一段窄条(4)上,该段最好大于窄条长度的一半。
带流体通道的针床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盖伊·乔伊斯·科尼利厄斯, 马尔科姆·汤姆·麦基奇尼盖伊·乔伊斯·科尼利厄斯, 马尔科姆·汤姆·麦基奇尼R·G·埃利斯, B·M·威尔金森B·M·威尔金森宫崎肇尤斯廷·戴维斯, 雅米尔·马耶特尤斯廷·戴维斯, 雅米尔·马耶特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斯蒂芬·比克内尔, 艾伦·皮尔F·纳克尔森冯加林, 巫友群冯加林, 巫友群斯特凡·齐凯利, 弗雷德里希·埃克斯特凡·齐凯利, 弗雷德里希·埃克斯特凡·齐凯利, 弗雷德里希·埃克
专利相关信息
-
斯特凡·齐凯利, 弗雷德里希·埃克斯特凡·齐凯利, 弗雷德里希·埃克J·J·利布里兹J·J·利布里兹C·A·盖尔芬德G·D·弗莱彻, D·J·马尔基鲁罗G·D·弗莱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