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水稻2连孔秧苗有序化精确栽培法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水稻2连孔秧苗有序化精确栽培法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吴中华, 张军, 张洪程, 戴其根, 李桂云, 林昌明, 许轲, 郭保卫, 陈厚存, 霍中洋, 魏海燕
  • 公开日
    2012年9月12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5月15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5月15日
  • 申请人
    扬州大学
  • 文档编号
    A01G16/00GK102657052SQ2012101497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ー种2连孔秧苗的水稻有序化精确栽培法,是先育成2连孔秧苗,然后进行点抛或摆植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干,栽植密度控制如下杂交稻每穴4苗左右,单季杂交稻每亩8000-10000个2连孔穴左右,双季籼型杂交稻每亩10000-12000个2连孔穴左右;粳稻品种一般每穴4-5苗,大穗型粳稻品种或杂交粳稻每亩10000个2连孔穴左右,对中穗型品种每亩12000个2连孔穴左右,穗数型品种每亩14000个2连孔穴左右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2连孔育秧盘育成2连孔秧苗,严格化控并实行旱管,秧龄25-30天,平均每苗带蘖> O. 5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ニ连孔育秧盘是在秧盘平面上设有的多个育秧凹坑,每个育秧凹坑底部设有小孔,所述的育秧凹坑每2个凹坑为ー组构成ー个育秧穴,每个育秧穴内的2个育秧凹坑在相邻处壁下凹,使每个育秧穴内的2个育秧凹坑局部连通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栽培领域,涉及一种水稻2连孔秧苗精确栽培技术,能减少每亩抛摆植穴数,减轻劳动强度和缩短作业时间,利于水稻增产、高产及超高产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I、2所示的一种用于水稻秧苗有序化抛摆植的育秧秧盘且由秧苗穴有序排列组成,每个秧苗穴I是由二个育秧凹坑2排列构成,每个育秧穴I内的二个育秧凹坑2相邻处穴壁向下凹陷坑深的1/2,使这二个育秧坑形成局部连通的二连穴,如此育出的秧苗,二坑的根系串通成为一个整体,如图3,利于抛栽或摆栽每个育秧坑2的底部设有小孔3,用于调节水分坑深为1.6厘米使用二连孔秧盘培育适龄壮秧,严格化控并实行旱管,秧龄25-30天,平均每苗带、蘖≥O. 5个由于每2连孔穴内根系串通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两叉根球,如图3,点抛与传统撒抛相比,既减少了抛栽穴数,又保证了秧苗的均匀度摆植是将每2连孔穴秧苗按照一定行株距摆植于土中,一般以秧苗根球刚好全入土为宜因2连孔秧苗根部带土,根球不松散,摆植后秧苗直立此法摆植速度比传统人工手插洗根秧提高1/3-1/2单季杂交稻每穴4苗左右,杂交粳稻大田每亩抛植8000-10000个2连孔穴,杂交籼稻每亩8000个2连孔穴;单季常规粳稻一般每穴4-6苗,大穗型粳稻品种每亩抛植10000个2连孔穴左右,中穗型品种每亩12000个2连孔穴左右,穗数型品种每亩14000个2连孔穴左右;双季籼型杂交稻每亩10000-12000个2连孔穴精确点抛按一定行距匀抛精确摆植按照一定行株距,手工将苗钵体栽于土中,一般行距30厘米,株距视密度调节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水稻2连孔秧苗有序化精确栽培法的制作方法目前的水稻抛秧主要采用单孔的塑盘育秧,每穴3-5株秧苗。每亩抛栽I. 8-2. 5万穴,抛栽穴数太多,浪费劳动力,且田间秧苗分布不均匀,穴间空隙小,透光通气差,影响抛秩稻的闻广和稳广。
为了解决现有水稻抛秧穴(丛,下同)数多,劳工花费大,田间秧苗分布不均匀,群体中、后期通风透光差,易倒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2连孔秧苗精确栽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稻2连孔秧苗有序化精确栽培法,步骤如下 先育成2连孔集团秧苗,然后进行点抛或摆植。上述的2连孔集团秧苗是采用二连孔育秧盘育成,所述二连孔育秧盘是在秧盘平面上设有多个育秧凹坑,每个育秧凹坑底部设有小孔,所述的育秧凹坑每2个为一组构成一个育秧穴,育秧穴内的育秧凹坑在相邻处壁下凹,使每个育秧穴内的2个育秧凹坑局部连通形成二连穴(二连孔)。本技术因采用稀植法抛摆植,要求秧苗栽后活棵快、分蘖早,对秧苗素质要求较高,通过严格旱育化控,秧龄25-30天,平均每苗带蘖O. 5个以上。采用2连孔塑盘旱育化控培育壮秧,抛栽穴数减少了 1/3-1/2,提高抛秧或摆栽速度,显著节省劳力,减少劳动成本,且秧苗分布均匀,田间穴数少,穴间通风透光好,个体健壮,群体结构优化,能较稳定实现水稻高产或超高产,增产10%以上,增效15%以上。图I是二连孔育秧盘局部的结构整体俯视 图2为二连孔育秧盘实物照片; 图3为二连孔秧苗根球。


本发明属于水稻栽培领域,涉及一种水稻2连孔秧苗精确栽培方法,能减少每亩抛摆植穴数,减轻劳动强度和缩短作业时间,并方便有序抛摆植,利于水稻增产、高产及超高产。该方法是先育成2连孔集团秧苗,然后进行点抛或摆植。所述2连孔秧苗根系串通成为一个整体,可提高抛摆栽速度,节约劳动时间,减少成本,不仅田间穴数少,而且可实现秧苗有序分布,通风透光好,利于水稻高产和超高产。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