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组合房屋的角立柱结构的制作方法角立柱是建设组合房屋用的重要型材,它在组合房屋中,用于连接转角 处的两片墙板。现有技术中的角立柱大多采用两个相同的c型钢成纵向直角角焊接而成的连接结构,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强度、各个方向承受力和抗台风能力均较低, 使用时一般还需要在其侧面设置斜拉的钢筋结构加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房屋的角立柱结构, 该结构无需在其侧面设置斜拉的钢筋结构加固,且可大大增加角立柱的强度、 各个方向的承受力以及抗台风能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房屋的角立柱结构,包括有一直角型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中 部和内侧中部分别沿其直角向外凸出,且所述凸出部位的四边角呈钝角状向 内弯折,并从所述凸出部位的两边缘分别垂直向上延伸出一外挡板和一内挡 板,而所述内挡板的直角顶线沿底座分别向所述外挡板的两边延伸出一横挡 部,所述两个横挡部分别终止于所述外挡板的两边并与其垂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设置一底座,并采用两个平行的内挡板和外挡 板结构,从而大大增加了角立柱的强度、各个方向的承受力以及抗台风能力, 且使用时无需在立柱侧面设置斜拉的钢筋结构加固,外形更加美观大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房屋的角立柱结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房屋的角立柱结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房屋的角立柱结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参考图1-图3,它们分别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房屋的角立柱结构一 个实施例的俯视图、主视图和侧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有一直角型 底座1,所述底座1的外侧中部和内侧中部分别沿其直角向外凸出,且所述 凸出部位的四边角呈钝角状向内弯折,并从所述凸出部位的两边缘分别垂直 向上延伸出一外挡板2和一内挡板3,而所述内挡板3的直角顶线沿底座分 别向所述外挡板的两边延伸出一横挡部4,所述两个横挡部4分别终止于所 述外挡板2的两边并与其垂直,与所述外挡板2的两边形成一个向上开口的 正方形空间,而其两端则是两个上侧面和外侧面开口、用于嵌入墙板的空间, 具体实现时,所述钝角为140° 。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档部4采用的是一块整体式的板材,事实上,为了 节省材料考虑,作为另外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多块板材以一个预设的间隔 排列形成所述横档部4,具体实现时,所述预设的间隔一般可以是250-300mm。
具体实现时,所述横挡板4与底座1之间可采用间距定点焊接或全长焊 接,本实施例可实现整柱外表无焊缝,外形整齐美观。
另外,所述底座1的两端和转角处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地基的至少两个腰 孔ll,具体实现时,可使用螺栓穿过腰孔ll与地基固定连接。
具体实现时,本实施例各部件材料均使用钢材。
本实施例与现有的角立柱结构相比,由于底座受力面积的增加,使其强 度大大增高,且省去了一般立柱侧面的斜拉的钢筋结构,抗台风能力强(比 普通的H型结构高l-2级),外形更加美观、大方。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 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组合房屋的角立柱结构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马兴进张作明, 王力波M·杰克曼M·杰克曼董满生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资道铭资道铭萨蒂什·V·海雷卡尔
专利相关信息
-
萨蒂什·V·海雷卡尔杨雪平杨雪平杨雪平杨雪平谢振伟, 寿俊飞谢振伟, 寿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