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电动轮椅的车架构造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电动轮椅的车架构造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黄少诗
  • 公开日
    2006年10月18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7月8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7月8日
  • 申请人
    东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G5/10GK2827326SQ20052011178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轮椅的车架构造,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椅架、连杆、前轮架、后轮架及弹性件,其中椅架,包括前段与后段;连杆,包括上端、中段与下端;前轮架,包括前轮、前端、中段与后端;后轮架,包括后轮、主轮、前端、前段、中段与后端;弹性件,包括一端与另一端;组装时,椅架的前段枢接于前轮架的中段,而椅架的后段则枢接于后轮架的中段,前轮架的前端枢接前轮,前轮架的后端枢接连杆的下端,连杆的中段枢接后轮架的前端,连杆的上端则枢接弹性件的一端,而后轮架的后端枢接后轮,且后轮架的前段下方枢接主轮,后轮架的前段上方则枢接弹性件的另一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轮椅的车架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为缓冲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动轮椅的车架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缓冲件为橡胶类的弹性体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轮椅的车架构造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轮椅的车架构造,主要包括椅架、连杆、前轮架、后轮架及弹性件,其中椅架的前段枢接于前轮架的中段,而椅架的后段则枢接于后轮架的中段,前轮架的前端枢接前轮,前轮架的后端枢接连杆的下端,连杆的中段枢接后轮架的前端,连杆的上端则枢接弹性件的一端,而后轮架的后端枢接后轮,且后轮架的前段下方枢接主轮,后轮架的前段上方则枢接弹性件的另一端。借助连杆及弹性件可吸收前轮架或后轮架因不平地面的起伏摆动,让椅架保持在水平状态而有如行驶于平坦地面上,进而达到让使用者感到安全、平稳与舒适的功效。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电动轮椅的车架构造的制作方法电动轮椅或电动代步车已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所必需的交通工具之一,而为让使用者在乘坐时更加舒适,其车架构造均于椅架两侧设有电动马达传动的主轮,并于椅架前后分别设有前轮架与后轮架,以分别枢接前轮或后轮而辅助主轮,从而可安全地行驶于不平的路面上,其中有些车种的前轮架与后轮架上安装有避震器,借以在行驶于不平路面时可吸收部分震动,而较为舒适。但,因椅架与前轮架及后轮架其实系固定在一起,虽然利用避震器吸震,椅架事实上还是会因路面而高低起伏颠簸,尤其椅架底部常与水平面成倾斜角度,对使用者而言,椅架相对于地面也是上下起伏,会让使用者觉得不舒服。此外,为求安全,车体在椅架承受使用者的重量后,重心会较接近后车轮处,因而在行驶颠簸路面时,前车轮常会翘起而稍微悬空,让使用者觉得不安全。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轮椅的车架构造,其可让椅架保持水平状态而有如行驶于平坦地面上,以便让使用者感到安全、平稳与舒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动轮椅的车架构造,其主要包括椅架、连杆、前轮架、后轮架及弹性件,其中椅架,包括前段与后段;连杆,包括上端、中段与下端;前轮架,包括前轮、前端、中段与后端;后轮架,包括后轮、主轮、前端、前段、中段与后端;弹性件,包括一端与另一端;组装时,椅架的前段枢接于前轮架的中段,而椅架的后段则枢接于后轮架的中段,前轮架的前端枢接前轮,前轮架的后端枢接连杆的下端,连杆的中段枢接后轮架的前端,连杆的上端则枢接弹性件的一端,而后轮架的后端枢接后轮,且后轮架的前段下方枢接主轮,后轮架的前段上方则枢接弹性件的另一端。该弹性件为缓冲件。该缓冲件为橡胶类的弹性体。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可借助连杆及弹性件吸收前轮架或后轮架因不平地面的起伏摆动,从而让其椅架保持平稳前进,即让椅架保持在水平状态而有如行驶于平坦地面上,进而达到让使用者感到安全、平稳与舒适的功效。

图1系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系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侧视图;图3系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之一;图4系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之二。
组件符号说明1椅架2 连杆3 前轮架4后轮架 5 弹性件 11前段12 后段21上端22中段23 下端31前轮32前端33 中段34后端41后轮42 主轮43前端44前段45 中段46后端51一端52 另一端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椅架1、连杆2、前轮架3、后轮架4及弹性件5,其中椅架1,包括前段11与后段12;连杆2,包括上端21、中段22与下端23;前轮架3,包括前轮31、前端32、中段33与后端34;后轮架4,包括后轮41、主轮42、前端43、前段44、中段45与后端46;弹性件5,包括一端51与另一端52,本实施例为一缓冲件,即橡胶类的弹性体,其亦可为弹簧、气压缸、油压缸,均为本实例的等效替换。
组装时,椅架1的前段11枢接于前轮架3的中段33,而椅架1的后段12则枢接于后轮架4的中段45,前轮架3的前端32枢接前轮31,前轮架3的后端34枢接连杆2的下端23,连杆2的中段22枢接后轮架4的前端43,连杆2的上端21则枢接弹性件5的一端51,而后轮架4的后端46枢接后轮41,且后轮架4的前段44下方枢接主轮42,后轮架4的前段44上方则枢接弹性件5的另一端52。
当路面颠簸时,如图3及图4所示,主轮42与后轮41因整个重心偏后而恒抵于地面上,且因前轮架3与后轮架4分别枢接于椅架1上,前轮架3的前轮31也会抵于地面,从而让前轮架3的后端与后轮架4的前端通过连杆2压缩弹性件5,并借由弹性件5充分吸收前轮架3(或后轮架4)的摆动,从而不会影响后轮架4(或前轮架3),进而让椅架1保持在水平状态,有如行驶于平坦地面上,让使用者感到安全、平稳与舒适。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