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快速加药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快速加药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慕利民, 陈溯, 林凯, 于军
  • 公开日
    2006年5月10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2月6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2月6日
  • 申请人
    甘肃成纪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M5/00GK2778291SQ2005200783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快速加药器,其特征是导通针(4)与针头套(3)紧固为一体,导通针(4)的一端伸于针头套(3)的空间内,充有内压并装有药液的西林瓶(1)的瓶口与针头套(3)内壁滑动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加药器,其特征是在针头套(3)内设有密封圈(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加药器,其特征是与针头套(3)套接的软套(5)罩在导通针(4)外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加药器,其特征是针头套(3)还与护套(6)套接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给大容量注射剂中加入小容量注射药液的快速加药器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快速加药器,其特征是导通针(4)与针头套(3)紧固为一体,导通针的一端伸于针头套(3)的空间内,充有内压并装有药液的西林瓶(1)的瓶口与针头套内壁滑动配合。在针头套内设有密封圈(2)。与针头套套接的软套(5)套在导通针外。针头套还与护套(6)套接。西林瓶内预先充有液氮,在常温下液氮变为气态而体积膨胀即可使瓶内产生内压。导通针在刺入输液瓶时的反作用力会使导通针的上端同时刺穿胶塞(8),在内压作用下药液就会迅速进入输液瓶内。本加药器结构简单、操作非常容易,只需一个动作就可完成加药过程。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快速加药器的制作方法在医院的配药室或注射室日常操作中,给大容量注射剂(如输液瓶)加入小容量注射剂前要由医护人员先取出装药的安瓿,用酒精对安瓿瓶颈和大容量注射剂丁基胶塞消毒后要用砂轮切割安瓿瓶颈,再用手掰或直接打破瓶颈,然后用注射器一次性吸出药液再注入到大容量注射剂瓶中。这种传统的转移药液的缺点是1、不符合药品使用规范(GUP)的要求;2、操作复杂,共有8个动作,容易增加出错几率;3、在掰开或打破安瓿时容易造成药液浪费或手指受伤,碎玻璃屑还有可能对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4、药液与空气接触,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对某些具有很强毒性的药物来说,既能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又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存在较大危害;5、每次加药都要使用一支一次性注射器,用量较大,会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需一个动作就可完成加药的快速加药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导通针与针头套紧固为一体,导通针的一端伸于针头套的空间内,充有内压并装有药液的西林瓶的瓶口与针头套内壁滑动配合。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在针头套内设有密封圈。与针头套套接的软套套在导通针外。针头套还与护套套接。本实用新型由于结构上的合理设计与大胆创新,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所述的不足,具有以下优点1、符合药品使用规范(GUP)。2、操作十分简单、方便,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工作效率。3、药液完全不与外环境接触,有效地避免了药液本身的二次污染,同时有效地避免了药液对环境污染和对医护人员造成的人身伤害。
4、药液由原来安瓿包装改变为西林瓶包装,顺应了国家将淘汰安瓿装药液的政策趋势,完全不存在安瓿玻璃残渣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用药更安全。
5、不需要使用注射器转移药液,减少了成本和污染。
6、西林瓶内的压缩隋性气体能很好地保证药物的稳定性,使药物使用期限更长、更安全。
该加药器适用于所有的静脉滴注的小水针剂药品,得到了医生、护士、患者的充分肯定,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由于该加药器将充有压缩隋性气体的西林瓶与针头套及导通针整体包装,能大大增加药品的档次,也增加了附加值,同时具有巨大的市场和经济效益。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针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2的俯视图。
图4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4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一个针头套3、一个导通针4和一个预充有惰性气体并装有药液的西林瓶1构成。其中,针头套3为一端带有圆柱体9而另一端为一筒状的结构,在针头套3上沿设有环形台阶7,密封圈2粘接在这个台阶7处。两端为尖头的导通针4与针头套3的圆柱体9固为一体,其一端伸于针头套3的空间内。在这个圆柱体9上还套有一个由软橡胶或尼龙制成的较薄的软套5,以保证导通针4一直处于无菌状态。西林瓶1的瓶口及胶塞8的直径相同,二者的外圆周面与针头套3内壁以及密封圈2内圆周面为滑动配合。密封圈2的作用是为了保证位于针头套3内的导通针4也一直处于无菌状态。为了更好地保护导通针4以及软套5,可在针头套3外壁上再套接一质地较硬的护套6。该加药器在出厂时,导通针4的一端应伸入到胶塞8中但不刺穿。
在装有药液的西林瓶1内预先就经灌封设备及工艺充有液氮,因液氮在常温下会变为气态而体积迅速膨胀,使西林瓶1内一直处于1.1-1.5公斤压力的状态。需要给大容量注射剂(如输液瓶)内加药时,只要拔掉护套6,将导通针4对准输液瓶刺入,此时只有导通针4刺入输液瓶的胶塞,而较软较薄的软套5则被挤压在输液瓶与针头套3之间。由于在刺入输液瓶时会受到反作用力,针头套3就会连同导通针4一起沿西林瓶1的瓶口及胶塞8的外圆周面向上滑动,即可使导通针4向上刺穿西林瓶1的胶塞8,使西林瓶1与输液瓶互相导通。在西林瓶1内压力的作用下,药液就会通过导通针4迅速进入输液瓶内,完成一次加药的全部操作。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