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茶壶结构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茶壶结构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初陈勇
  • 公开日
    2010年9月8日
  • 申请日期
    2009年11月9日
  • 优先权日
    2009年11月9日
  • 申请人
    初陈勇
  • 文档编号
    A47G19/14GK201571820SQ20092017986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一种茶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茶壶结构包括一主体(10),该主体(10)为中空壶体,且进一步包括一进水口(11),该进水口(11)为一开口,位于该主体(10)上端且连通该主体(10)内部;一出水口(12),该出水口(12)为一开口,位于该主体(10)侧端且连通该主体(10)内部;一壶盖(20),该壶盖(20)盖合于该主体(10)进水口(11);一把手(30),该把手(30)顶端连接于该主体(10)底部,中间设一握持部(32),底端设一底座(3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茶壶结构更包括一线材(40),该线材 (40) 一端固接于该壶盖(20)上,另一端固接于该主体(10)或该把手(30)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把手(30)握持部(32)表面设有 多个条纹或粗糙颗粒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体(10)与该把手(30)的连接 方式为一体成型或可分离式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体(10)与该把手(30)的连接方式 为一体成型或可分离式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体(10)与该把手(30)的连接方 式为可分离式时,该主体(10)更包括一结合部(13),该主体(10)结合部(13)位于该主体 (10)底端,该把手(30)更包括一结合部(31),该把手(30)结合部(31)位于该把手(30) 顶端,该主体(10)结合部(13)固接于该把手(30)结合部(31)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茶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体(10)与该把手(30)的连接方 式为可分离式时,该主体(10)更包括一结合部(13),该主体(10)结合部(13)位于该主体 (10)底端,该把手(30)更包括一结合部(31),该把手(30)结合部(31)位于该把手(30) 顶端,该主体(10)结合部(13)固接于该把手(30)结合部(31)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茶壶结构,特别是把手位于茶壶本体下方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茶壶结构,其中该茶壶结构包括一主体、一壶盖、一把手以及一线材。将该线材一端固接于该壶盖上,另一端固接于该主体或该把手上,该壶盖盖合于该主体顶端,手握持位于该主体下方的该把手,倒出该主体内液体,以达到避免该主体内往上水蒸气烫伤手的功效。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茶壶结构的制作方法传统的茶壶结构的把手位于茶壶本体侧面或上方,以把手位于茶壶本体上方为 例,如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案号第082203839号,如图1所示,其包含一茶壶本体、一 壶盖及一把手;其中该茶壶本体于其一侧适当处延设有一结合部,并于该茶壶本体的结合 部外端面左、右两处各开设有一与该把手的结合部相同孔径的槽沟,当该把手的结合部穿 设套置于内时,再以予螺锁,并利用该把手的上下滑移,而可达到调整高低度。然而,当手持该握把而倒出该茶壶本体内的热液体时,手将位于该茶壶本体上方, 同时高温的水蒸气也往上,而容易造成手部被水蒸气烫伤。因此,位于茶壶本体侧面或上方 的把手潜藏着使用的危险性。故传统的茶壶结构的把手仍有前述的问题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鉴于先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壶结构,使把手位于茶壶本 体的下方。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于茶壶结构中,该茶壶结构包括一主体、一壶盖以及 一把手。其中,该主体为中空壶体,且进一步包括一进水口与一出水口 ;该进水口为一开 口,位于该主体上端且连通该主体内部;该出水口为一开口,位于该主体侧端且连通该主体 内部。该壶盖盖合于该主体的进水口。该把手顶端连接于该主体底部,中间设一握持部,底 端设一底座,该底座可立于桌面上。以手握持该把手的握持部,以达到避免该主体内往上水 蒸气烫伤手的功效。较佳者,该主体与该把手的连接方式为一体成型或可分离式。当该主体与该把手 的连接方式为可分离式时,该主体更包括一结合部,该主体的结合部位于该主体底端,该把 手更包括一结合部,该把手的结合部位于该把手顶端,该主体的结合部固接于该把手的结 合部ο本实用新型的该茶壶结构除有上述的构成与功效外,该茶壶结构更包括一线材, 该线材一端固接于该壶盖上,另一端固接于该主体或该把手上,以利该壶盖的放置;该把手 的握持部表面设有多个条纹或粗糙颗粒,以利手的握持。本实用新型的茶壶结构,使使用者的手握持于茶壶本体的下方,达到了避免该主 体内往上水蒸气烫伤手的有益技术效果。图1为公知茶壶的立体图;[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合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组合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0-主体;11-进水口 ;12-出水口 ;13-结合部;20-壶盖;30-把手;31-结合部; 32-握持部;33-底座;40-线材。兹配合图式将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2、图3以及图4,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另一实施例 的分解立体图以及实施例组合立体图。其中该可调整角度的把手结构包括一主体10、一壶盖20以及一把手30。其中,该主体10为中空壶体,且进一步包括一进水口 11与一出水口 12,该进水口 11为一开口,位于该主体10上端且连通该主体10内部,该出水口 12为一开口,位于该主体 10侧端且连通该主体10内部;该把手30中间设一握持部32,底端设一底座33,该把手30 握持部32表面设有多个条纹或粗糙颗粒。该茶壶结构更包括一线材40。如图2所示,该把手30顶端连接于该主体10底部且连接方式为一体成型。其中 该主体10更包括一结合部13,该主体10结合部13位于该主体10底端,该把手30更包括 一结合部31,该把手30结合部31位于该把手30顶端,该主体10结合部13固接于该把手 30结合部31。如图3所示,该茶壶结构更包括一线材40 ;该把手30顶端连接于该主体10底部 且连接方式为可分离式。其中该主体10更包括一结合部13,该主体10结合部13位于该主 体10底端,该把手30更包括一结合部31,该把手30结合部31位于该把手30顶端,该主体 10结合部13固接于该把手30结合部31。如图5所示,首先将该线材40 —端固接于该壶盖20上,另一端固接于该主体10 或该把手30上,再如同图4所示,该把手30底座33立于桌面上,液体由该主体10进水口 11倒入该主体10内,该壶盖20盖合于该主体10进水口 11,手握持该把手30握持部32以 倾斜该主体10,而将该主体10内液体由该主体10出水口 12倒出。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 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