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光电式电子清纱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光电式电子清纱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陈存富
  • 公开日
    2009年7月15日
  • 申请日期
    2008年9月22日
  • 优先权日
    2008年9月22日
  • 申请人
    陈存富
  • 文档编号
    D01H13/14GK201272853SQ20082016459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电式电子清纱器,包括有上盖和下盖,两者上下叠合形成一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一侧设置有上导纱凹槽,下盖的一侧设置有与上导纱凹槽位置相对应的下导纱凹槽,其中上导纱凹槽的顶部安装有上档片,上档片上开有上导纱口,而下导纱凹槽底部卡合连接一下档片,下档片上开有下导纱口与上导纱口相对应,同时下导纱凹槽的两侧面对称设置一检测孔与腔室连通;所述腔室里安装一围绕下导纱凹槽的导纱器,导纱器在面对下导纱凹槽检测孔侧设置有交叉的检测传感器I和检测传感器II,其中检测传感器I的检测光线与上、下导纱口中心轴线的交点位于上、下导纱口的最深点,而另检测传感器II的检测光线与上、下导纱口中心轴线的交点朝外偏移上、下导纱口的最深点一定的距离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式电子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传感器I和检测传感器II各自包括一发射传感器和一接收传感器,两发射传感器串联设置接入检测电路,两接收传感器采用并联设置接入检测电路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光电式电子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传感器II的检测光线与上、下导纱口中心轴线的交点朝外偏移上、下导纱口最深点的距离为0.2 1.5mrn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式电子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内设置有一通气孔,通气孔的进口位于下盖后侧面,通气孔出口与下导纱凹槽连通5、 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光电式电子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器后侧设置有连接两检测传感器的导温片,导温片上设置有自动加热装置并通过CPU实现恒温控制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清纱器,特别是一种光电式电子清纱器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电式电子清纱器,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一侧设置有上导纱凹槽,下盖一侧设置有下导纱凹槽,其中上导纱凹槽顶部安装有开有上导纱口的上档片,而下导纱凹槽底部卡合连接一开有下导纱口的下档片,同时下导纱凹槽的两侧面对称设置一检测孔;所述下盖腔室里安装一围绕下导纱凹槽的导纱器,导纱器上设置有交叉的检测传感器I和检测传感器II。本实用新型利用检测光线交错的两对传感器来检测信号,具有信号检测范围广、强度大的特点,提高了信号检测的准确度,有利于减少机器的误动作;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一恒温装置使两对传感器的温度始终恒定并高于外界环境温度,从根本上解决了传感器温度变化而带来的信号偏移问题。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光电式电子清纱器的制作方法电子清纱器是控制纱线质量中有害疵点的重要手段,常常配置在 纱线成型转换设备上,是纺纱企业产品最后一道质量控制工序和设备, 同时也是织造企业原料最先一道质量控制工序和设备,因此电子清纱 器的工作性能直接关系到纱线质量控制和生产效率。申请人曾申请了两项关于清纱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号分别为CN200978362和CN201056604,两专利的结构类似,均通 过一通风机构实现飞花尘土的自动清理,并通过空气的快速流动降低 检测头的温度和湿度,减少飞花尘土的吸附,具有生产效率高、人工 成本低的特点,同时在控制电路里设置有自动修正电路,可对检测值 进行自动修正控制,实现对偏移信号的补偿和修正,使检测数据更准 确。但在两专利的检测装置中,发射传感器和接收传感器都只有一组, 该结构导致了检测装置所能准确检测的范围很小,纱线只有位于发射 传感器和接收传感器之间的检测光线中心区域才能测到足够强度的信 号,而一旦纱线偏离检测光线中心,检测到的信号强度就会很快衰减, 使检测信号产生偏差。在目前的实际生产当中,纱线因巻线、移动的 原因在导纱口上发生震动偏移的现象很频繁,这就导致检测信号时强 时弱,给信号判断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一旦纱线偏移过大,机器就会发生误动作,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此外,在上述两专利中,两者均通过加快检测探头附近的空气流 动来降低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基本与工作环境保持一致,但在实际生 产当中,因外界工作环境的温度会随季节、早晚的变换而产生很大的 变化,这就需要时不时的调整温度补偿参数来保证检测信号的准确性, 该步骤复杂而繁琐,可操作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式电子清纱器,其利用检测 光线交错的两对传感器来检测信号,具有信号检测范围广、强度大的 特点,提高了信号检测的准确度,有利于减少机器的误动作,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一恒温装置使两对传感器的温度始终高 于外界环境温度并保持不变,从根本上解决了传感器温度变化而导致 检测信号产生偏移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电式电子清纱器,包括有上盖和下盖,两者上下叠合形成 一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一侧设置有上导纱凹槽,下盖的一 侧设置有与上导纱凹槽位置相对应的下导纱凹槽,其中上导纱凹槽的 顶部安装有上档片,上档片上开有上导纱口,而下导纱凹槽底部卡合 连接一下档片,下档片上开有下导纱口与上导纱口相对应,同时下导 纱凹槽的两侧面对称设置一检测孔与腔室连通;所述腔室里安装一围 绕下导纱凹槽的导纱器,导纱器在面对下导纱凹槽检测孔侧设置有交 叉的检测传感器I和检测传感器II ,其中检测传感器I的检测光线与上、下导纱口中心轴线的交点位于上、下导纱口的最深点,而检测传感器n的检测光线与上、下导纱口中心轴线的交点朝外偏移上、下导 纱口的最深点一定的距离。
上述检测传感器i和检测传感器n各自包括一发射传感器和一接 收传感器,两发射传感器串联设置接入检测电路,两接收传感器采用 并联设置接入检测电路。
上述检测传感器n的检测光线与上、下导纱口中心轴线的交点朝
外偏移上、下导纱口最深点的距离为0.2 1.5mm。
上述下盖内设置有一通气孔,通气孔的进口位于下盖后侧面,通 气孔出口与下导纱凹槽连通。
上述导纱器后侧设置有检测传感器I和检测传感器II的导温片, 导温片上设置有自动加热装置由CPU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导纱器采用交叉设置的检测传感器I和检测传感器 II ,同时两对检测传感器的两组发射传感器串联设置接入检测电路, 两接收传感器并联设置接入检测电路,该结构和联线方式使检测传感 器I和检测传感器II的发射信号一致,而检测信号为两检测传感器的 信号叠加,这一方面增强了信号采集强度,同时也扩大了信号采集的 范围,只要纱线位于两检测传感器的检测光线与上、下导纱口中心轴 线的两交点之间都能准确地检测信号,可有效地消除因纱线在导纱口 上的震动偏移而导致检测信号时强时弱的现象,减少了因检测信号偏 差导致的机器误动作,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成纱质量。
本实用新型下盖内设置有一通气孔,通气孔的进口位于下盖后侧面,通气孔出口与下导纱凹槽连通。该结构能实现飞花尘土的自动清 理,并通过空气的快速流动降低检测头湿度,减少飞花尘土的吸附, 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此外,为解决传感器温度变化导致检测信号偏差的问题,本实用 新型在导纱器后侧设置有连接两检测传感器的导温片,导温片上设置
有自动加热装置并通过CPU实现恒温控制。该装置使得两检测传感器
的温度始终高于外界环境温度并维持不变,无论外界工作环境温度随 季节、早晚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到检测传感器的温度,从而从根本 上解决了传感器自身温度变化而带来的检测信号偏差问题,具有使用 方便,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无上盖的平面结构俯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导纱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5、本实用新型两检测传感器与上、下导纱口中心轴线的交点 平面示意图6、本实用新型下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 2和3所示, 一种光电式电子清纱器,包括有上盖1和下 盖2,两者上下叠合形成一腔室。
所述上盖1的一侧设置有上导纱凹槽11,上导纱凹槽11的顶部安装有上档片12,上档片12上开有上导纱口 121。
所述下盖2的一侧设置有与上导纱凹槽11位置相对应的下导纱凹 槽21,而下导纱凹槽21底部卡合连接一下档片22,下档片22上开有 下导纱口 221与上导纱口 121相对应,同时下导纱凹槽11的两侧面对 称设置一检测孔23与腔室连通。
如图3和4所示,所述腔室里安装一围绕下导纱凹槽的导纱器3, 导纱器3在面对下导纱凹槽检测孔侧设置有两对交叉的检测传感器I 和检测传感器II ,其中检测传感器I包括一发射传感器31和一接收传 感器32,检测传感器II包括一发射传感器33和一接收传感器34,同 时两对检测传感器的发射传感器31、 33串联设置接入检测电路,两接 收传感器32、 34采用并联设置接入检测电路。其中检测传感器I的检 测光线X与上、下导纱口中心轴线S的交点O位于上、下导纱口的最 深点,而检测传感器II的检测光线Y与上、下导纱口中心轴线S的交 点P朝外偏移上、下导纱口的最深点距离L, L的长度为0.2 1.5mm, 其结构如图5所示。该结构和联线方式使两检测传感器的发射信号一 致,而检测信号为两检测传感器的信号叠加,这一方面增强了信号采 集强度,同时也扩大了信号采集的范围,从原来的一个点扩大到一范 围段,只要纱线位于两检测传感器的检测光线X、 Y与上、下导纱口 中心轴线S的两交点0、 P之间都能准确地测定信号,可有效地消除 因纱线在导纱口上的震动偏移而导致检测信号时强时弱的现象,减少 了因检测信号偏差导致的机器误动作,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成纱质 量。如图2和6所示,下盖2内设置有一通气孔24,通气孔的进口 241位于下盖2后侧面,通气孔出口 242与下导纱凹槽21连通。该结 构能实现传感器上飞花尘土的自动清理,并通过空气的快速流动降低 检测头湿度,减少飞花尘土的吸附,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此外,如图3所示,为解决传感器温度变化导致测试信号偏差的 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导纱器后侧设置有连接两检测传感器的导温片4, 导温片4上设置有自动加热装置并通过CPU实现控制。该装置使得传 感器的温度始终高于外界环境温度并维持不变,无论外界工作环境温 度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到传感器的温度,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传感 器自身温度变化而带来的检测信号偏差问题,具有使用方便,可操作 性强的特点。
8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