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横机及其给纱方法

  • 专利名称
    横机及其给纱方法
  • 发明者
    南方胜次, 山野浩稔, 狗卷正纪
  • 公开日
    2010年8月4日
  • 申请日期
    2008年9月5日
  • 优先权日
    2007年9月7日
  • 申请人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文档编号
    D04B15/56GK101796234SQ2008801058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一种横机,其在排列设置有织针的针床的齿口侧的上方设有多个轨道,具备给纱口的导纱器在各轨道上自行,从给纱口向织针给纱而编织针织物,所述织针通过沿针床行走的三角座滑架的驱动而依次相对于齿口进退以进行编织动作,该横机的特征在于,将导纱器的给纱口的高度设定为即使不同轨道的导纱器的给纱口相交叉、在编织中也不会与进入齿口的织针干涉的高度,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在编织的一个线圈横列内控制导纱器的行走速度,进行如下调整使导纱器相对于接受给纱的织针的位置的行进量,与相对于编织宽度的进入侧端的织针时相比在相对于除了该织针以外的编织宽度内的织针时较大,而且使从给纱口向织针给纱的针织纱的高度根据编织时的条件而形成适宜的钩纱高度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导纱器的行进量调整 为在所述编织宽度内不给纱的织针连续的区间上变大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变更所述导纱器相对 于所述三角座滑架的速度来调整所述行进量4. 一种横机的给纱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在横机上从针床相对于齿口进退而进行编织动作的织针依次向针床的一侧转移,并 从齿口上方的给纱口供给针织纱而编织针织物时,调整给纱口相对于该织针向该针床的一侧先行的行进量,以使接受给纱的织针上的钩 纱高度根据编织条件而变得适宜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进行编织动作的织针供给针织纱而编织针织物的横机及其给纱方法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横机及其给纱方法—直以来,在横机上,通过装载于沿针床行走的三角座滑架上的三角选择驱动在 针床上排列设置的织针,编织针织物。在V床型的横机上, 一对针床以隔着齿口相对的方式 配置在前后。齿口在横机的左右方向上延伸,各针床以齿口侧较高、随着远离齿口变低的方 式倾斜。在各针床上被选择性地驱动的织针相对于齿口进退,从齿口上方接受针织纱的供 给而形成线圈。向织针供给的针织纱,从沿着在齿口的上方架设的导纱轨行走的喂纱器等 的导纱器具备的给纱口供给到织针。设置多个导纱器,通过三角座滑架选择性地连动,由此能够切换针织纱而编织针织物。 图3表示装载于三角座滑架的三角的配置的例子。在三角座滑架的底板1上,例 如在中心线la的左右两侧装载有两组三角系统2、3。各组三角系统2、3包括驱动织针用的 编织三角2a、3a和选针用的选针三角2b、3b,具有左右相同的构成。装载于三角座滑架的三 角系统的数量,既有一组的情况,也有三组以上的情况。多组三角系统既有各组为相同构成 的情况,也有为不同构成的情况。通过这种构成的三角系统2、3驱动的织针为舌针,在相对 于齿口进退的前端设置针钩,通过针舌开闭,在尾端侧设置选针用的针踵。在织针的前端和 尾端之间设置编织三角2a、3a作用的驱动用的针踵。 编织三角2a、2b沿针踵通路4而引导织针的驱动用针踵。在针床上,在与图3的 上下相当的方向上延伸的针槽形成为在图3的左右方向上以一定的针距排列。各织针分别 收容在针槽中,在针槽内沿针槽的延伸方向而滑动位移。针踵通路4在起针三角5的上缘 和引针三角6的下缘之间形成。在针踵通路4的两侧配置有也称为成圈三角的弯纱三角7、 8。 例如,假想三角座滑架以底板1向箭头1R所示的右方移动的方式行走的情况。织 针通过针踵通路4的引导而到达钩纱位置4a时,针织纱从相对于钩纱位置4a以行进量X0 先行的导纱器的给纱口 9供给到织针的针钩。沿着针踵通路4而被引导的织针的驱动用针 踵经过中央的山形区间4b而转移到水平的肩区间4c后,在钩纱位置4a再次开始下降。位 于相比钩纱位置4a靠左侧且已经接受给纱的织针,其驱动用针踵沿着弯纱三角8的斜面被 拉下。在该拉下时,针织纱在针钩内被捕捉,织针卡定于针杆侧的旧线圈被脱圈。在脱圈 时,针钩通过针舌关闭。在相比钩纱位置4a靠后行侧存在先接受给纱而形成线圈的织针的 情况下,在钩纱位置4a的织针的针钩上,从被后行侧的织针的针钩捕捉的针织纱向先行侧 的给纱口 9延伸的针织纱被捕捉。在没有比钩纱位置4a的织针先接受给纱的织针的情况 下,钩纱位置4a的织针成为进入侧的编织端部,从卡定于该织针本身的针杆侧的旧线圈向 给纱口 9延伸的针织纱被针钩捕捉。 导纱器卡定于从三角座滑架出没的连动销而连动。三角座滑架连动中的导纱器的3给纱口 9相对于三角座滑架的三角系统相对静止于给纱位置9a。给纱位置9a相比钩纱位 置4a以行进量X0成为先行侧。 在三角座滑架的连动销的出没控制中,在切换多个导纱器而使用的情况下,担心 各个给纱口 9占用齿口附近的同一空间而发生干涉。使切换前所使用的导纱器退避到编织 宽度的外部后,使切换后所使用的导纱器连动,则能够避免干涉,但是三角座滑架的行走距 离变长。此外,如嵌花花纹、提花花纹的针织物那样,使多个导纱器留在编织宽度内由来自 各个导纱器的针织纱编织的区间结束的边界附近而重复使用的情况下,不能使导纱器退避 到编织宽度外。为了使多个导纱器留在编织宽度内而能够切换,需要使给纱口 9能够从导 纱器向下垂的方向上下运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此外,也可使用使给纱口 9摆动位移 而切换给纱和退避的导纱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如果不使导纱器与三角座滑架连动而移动,而是能够自行,则期待着能够省略仅 是导纱器的切换所需要的三角座滑架的行走,提高生产率。还公开有下述横机的提花机构 在三角座滑架的一个行程的行走中,切换多个自行式导纱器而使用,并同时编织嵌花花纹 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在专利文献3的第4栏第5行 第16行中,记载有下述事项 相当于给纱口 9的部分"上下滑动自如",通过"螺旋弹簧"而"始终被施加向上的弹性,根据 花纹而在必要时稍微上下运动"。参照专利文献3的附图8等,该记载可解释为通过弹簧 施力将在嵌花花纹的多个区间的编织中所使用的给纱口保持在较高位置以避免干涉,只有 在各区间的编织中所使用的给纱口通过上下运动而变低。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30443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 :国际公开第02/079556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3 :日本实公平3-54150号公报
对于导纱器的给纱口 9在齿口上的高度来说,如果即便是在织针的上方也比较低 的话,则针织纱的振动也较少,因而优选,所述导纱器供给用于使织针的针钩钩纱的针织 纱。但是担心给纱口 9彼此的干涉、以及在编织从嵌花花纹或提花花纹等编织时休止的给 纱口 9延伸的针织纱中所使用的织针错误地钩纱的问题。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述的 给纱口 9的上下运动机构为了防止这种问题而设置。 但是,设置给纱口 9的上下运动机构时,导纱器的构成复杂化,增大了制造成本。 此外,专利文献3所述的自行式的导纱器中,具备上下运动机构所导致的重量的增大,结果 也使驱动行走的负荷增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使不使给纱口上下运动也能够进行适宜的给纱的横机及 其给纱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横机,其在排列设置有织针的针床的齿口侧的上方设有多个轨 道,具备给纱口的导纱器在各轨道上自行,从给纱口向织针给纱而编织针织物,所述织针通 过沿针床行走的三角座滑架的驱动而依次相对于齿口进退以进行编织动作,该横机的特征 在于, 将导纱器的给纱口的高度设定为即使不同轨道的导纱器的给纱口相交叉、在编织 中也不会与进入齿口的织针干涉的高度,
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在编织的一个线圈横列内控制导纱器的行走速度,进 行如下调整使导纱器相对于接受给纱的织针的位置的行进量,与相对于编织宽度的进入 侧端的织针时相比在相对于除了该织针以外的编织宽度内的织针时较大,而且使从给纱口 向织针给纱的针织纱的高度根据编织时的条件而形成适宜的钩纱高度。 此外,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导纱器的行进量调整为在所述 编织宽度内不给纱的织针连续的区间上变大。 此外,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变更所述导纱器相对于所述三角 座滑架的速度来调整所述行进量。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横机的给纱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在横机上从针床相对于齿口进退而进行编织动作的织针依次向针床的一侧转 移,并从齿口上方的给纱口供给针织纱而编织针织物时, 调整给纱口相对于该织针向该针床的一侧先行的行进量,以使接受给纱的织针上 的钩纱高度根据编织条件而变得适宜。 根据本发明,将自行式的导纱器的高度设定为即使不同轨道的导纱器的给纱口相 交叉也不会与编织中进入齿口的织针干涉的高度,因此,即使在使用多个导纱器的情况下, 也能够避免与织针的干涉。由于给纱口较高,因此还能够使对从休止的给纱口延伸的针织 纱进行编织中使用的织针错误地钩入的问题等难以发生。此外,即使因给纱口彼此的干涉 而接触,也不会造成损伤,能够不对编织造成障碍。在编织宽度的进入侧的编织端部的织针 上,导纱器的行进量较小,因此,即使较高位置的给纱口接近织针,从钩挂于针杆侧的旧线 圈相对于针钩在较低位置上引出针织纱,也能够在上升直至较高位置的给纱口为止的中途 的适宜的高度处使针钩钩入针织纱。相对于编织宽度内的其他织针,增大导纱器的行进量, 因此能够使针钩钩入针织纱的高度比给纱口的高度低,能够进行适宜的给纱。即使不在导 纱器上设置上下运动机构以使给纱口上下运动,也能够进行适宜的给纱,因此能够降低成 本,还能够减轻驱动行走时的负荷。 此外,根据本发明,以使导纱器的行进量在编织宽度内不给纱的织针连续的区间
增大的方式调整导纱器的行进量,因此,对于给纱的织针,能够在上升直至较高位置的给纱
口为止的中途的适宜的高度上使针钩钩入针织纱。由于使针织纱的高度较低,因此不需要
利用编织中不使用的织针,能够通过调整导纱器的行进量实现适宜的给纱。 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根据驱动织针编织的三角座滑架的行走来变更速度从而
调整导纱器的行进量,因此能够根据织针的编织动作适宜地供给针织纱。 进而,根据本发明,调整给纱口相对于织针的行进量,以使接受给纱的织针上的钩
纱高度根据编织条件而变得适宜,因此,即使不使给纱口上下运动,也能够进行适宜的给纱。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机的给纱方法的基本思路的图。
图2是将可根据图1所示的给纱方法供给针织纱的横机20的概略电气构成简化 而表示的框图。 图3是表示一直以来三角座滑架上装载的三角的配置的例子的图。
5
标号说明 IO给纱口 10a、10b、10c、10d、10e、10f、 ......、10s给纱位置 11、11a、llb、lls针织纱 12、 12a、 12b、 12c、 12d、 12e、 12f 、 12s织针 14旧线圈 20横机 21针床 22齿口 23三角座滑架 33导纱器 40控制装置 41主控制器

图1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机的给纱方法的基本思路。(a)表示相 对于编织宽度的中途的织针设定给纱口的行进量的基准。(b)表示以根据编织条件使钩纱 高度变得适宜的方式,调整给纱口相对于给纱对象的织针先行的行进量的基准。
如图1 (a)所示,适用本发明的构思时,即使给纱口 10的高度比作为现有技术的基 准的给纱口 9的适宜高度高,也能够以与现有技术接近等同的状态使织针12的针钩捕捉针 织纱11。例如在图3的现有例中,将从以行进量XO先行的给纱位置9a的给纱口 9向钩纱 位置4a的织针给纱时实现适宜的钩纱的情况作为基准。图1 (a)表示了下述情况即使从 比现有技术的给纱口 9的基准高出y的较高位置的给纱口 10向织针12供给针织纱ll,如 果使给纱口 10的行进量X2比给纱口 9的行进量XO增大x,则针织纱11的倾斜也相同。针 织纱11例如从比织针12先接受给纱的织针的针钩延伸直至给纱口 9、10。但是,成为适宜 的钩纱高度的最佳行进量根据与织针12相关的编织条件而不同。此外,织针12不仅是由 图3所示的三角驱动的舌针,而且对于例如日本专利第2946323号所公开的那种复合针也 能够同样地适用本发明。 在使用多个给纱口 10的情况下,配置多个供给纱口 10行走的轨道。在不同的轨 道上行走的给纱口 IO能够进行岔开行进的交叉时,即使允许不致损伤的程度的给纱口 10
彼此的接触,给纱口 io通过的空间的范围也会在齿口扩宽,容易与进入齿口的织针发生干
涉。通过使给纱口 10的高度比现有技术的给纱口 9高出y的量,能够避免通过齿口时等的 给纱口 10与进入齿口的织针的干涉。 图l(b)表示下述情况在织针12a、12b、12c、12d、12e、12f、……、12s编织并列的 区间的情况下,优选根据各织针12a、12b、12c、12d、12e、12f、……、12s上的编织条件,使最
佳行进量不同。在给纱口 10在织针12a、12b、12c、12d、12e、12f、 ......、12s的区间向右方
移动而编织的情况下,左端的织针12a成为进入侧。这种向右方的编织线圈横列接着向左 方的编织线圈横列而进行编织。三角座滑架如标号13所示,反转行走方向。在向右方的编 织中使针钩进入齿口时,在左端的织针12a上,在向左方的编织中形成的线圈作为旧线圈14从针钩向针杆转移。 为了在成为向右方编织的开始的左端织针12a的针钩上形成作为新线圈的线圈, 从给纱位置10a的给纱口 10开始供给的针织纱lla从向针杆转移的旧线圈14被引出。由 于旧线圈14钩挂于织针12a的针杆上,因此引出针织纱lla的位置比织针12a的针钩的位 置低。对于织针12a也是,从如图1(a)所示以行进量X2先行的给纱口 10供给针织纱11 时,引出针织纱11的位置较低,因此钩纱的高度也变低。钩纱的高度变低时,担心向在织 针12a上钩挂有旧线圈14的针杆侧给纱,不被捕捉到针钩内而与旧线圈14一起被脱圈,或 在舌针上钩挂于针舌的前端而将针织纱11割断。因此,优选的是,相对于进入侧端的织针 12a,将给纱位置10a的行进量X1设定为比相对于中间的织针12d的给纱位置lOd等的行 进量X2小,在较高位置供给针织纱lla。在编织宽度的进入侧的编织端部的织针12a上, 给纱位置10a的行进量X1较小,因此即使较高位置的给纱口 10a靠近织针12a,针织纱lla 从钩挂于针杆侧的旧线圈14相对于针钩在较低位置上被引出,也能够在上升直至较高位 置的给纱口 10的中途的适宜的高度上使针钩钩入针织纱lla。 继进入侧的织针12a之后,对于连续形成线圈的织针12b、12c、12d、12e、12f、…… 区间的中途的织针12d,向针钩供给被先接受给纱的织针12c的针钩捕捉的针织纱。因此, 以成为如图1(a)所示的行进量X2的给纱位置10d的方式使给纱口 IO先行。从对于编织端 部的织针12a的给纱位置10a的行进量X1向对于连续编织区间的织针12b、 12c、 12d、 12e、 12f、……的给纱位置10d等的行进量X2的变更,能够通过改变使给纱口 10自行的速度而 实现。但是,对于与进入侧的织针12a相邻的织针12b将行进量从XI瞬间地变更到X2是 困难的。因此,进入连续形成线圈的织针12b、12c、12d、12e、12f、……区间时,通过导纱器 的连续的速度控制,行进量被从X1变更为X2。 继未使用的织针12e、12f、……之后向织针12s的针钩供给针织纱lis的情况下, 使给纱位置10s上的行进量X3比X2大。图1 (a)中与直至在织针12的左侧已经接受给纱 的织针的针钩为止的针织纱11的长度相当的部分延伸,因此,直接将与右侧相当的部分的 行进量设为X2时,向织针12供给的针织纱的高度变高。为了使织针12s的针钩可靠地钩 入针织纱lls,需要使给纱口 10的给纱位置10s上的行进量X3比X2大。
此外,在图l(a)中,在起口等上最初使用针织纱11的情况下,被图的左端例如针 床的端部上设置的夹纱器等保持。针床的端部上的针织纱11的保持高度比在重复编织的 中途成为进入侧的织针12的针杆上的保持高度低。在最初向织针12供给针织纱11的情 况下,给纱口 10的行进量根据针床的端部上的针织纱11的保持位置和成为编织宽度的进 入侧端的织针12之间的间隔而设定。在使给纱的针织纱11的高度较高的情况下减少行进 量并在使该高度较低的情况下增大行进量即可。 图2将可根据图1所示的给纱方法供给针织纱的横机20的概略电气构成简化而 表示。横机20具有向图中左右方向延伸的针床21。针床21在前后成对地设置。前后的针 床21空出间隔而相对,中间形成齿口 22。尽管省略了图示,但在针床21上以一定的针距 并列设置多个织针。在装载有三角的三角座滑架23沿针床21往复行走的中途进行织针的 选择性的驱动。在针床21或其附近,还设有引导三角座滑架23的行走的三角座滑架导轨 24。通过电机25经由同步皮带26进行沿着三角座滑架23的针床21的行走的驱动。作为 电机25,例如使用伺服电机。电机2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皮带轮27,在皮带轮上架设有无接头状(环状)的同步皮带26。 给纱口 10由架设于齿口 22的上方的导纱器导轨31的轨道引导,从沿左右方向自 行的导纱器33下垂。给纱口 IO的高度能够设为比现有技术中适宜的高度高。使给纱口 10 的高度较高时,即使在排列多个导纱器导轨31而在各导纱器导轨31上使用给纱口 10的情 况下,也能够避免给纱口 10相互干涉,进行岔开行进的交叉,并且还能够避免给纱口 10与 相对于齿口 22进入的织针的干涉。在图中仅示出了一个给纱口 IO,但在例如导纱器导轨 31的里侧也能够引导同样的导纱器33。该情况下,在一个导纱器导轨31的表里两侧分别 设有供导纱器33自行的轨道。此外,能够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排列多个同样的导纱器导 轨31。 导纱器33能够通过电机35驱动同步皮带36而行走。电机35的输出轴上安装带 轮37,在带轮37上架设同步皮带36。在使用多个导纱器33的情况下,对于各导纱器33使 用同样的构成即可。导纱器33不含有使给纱口 IO上下运动的机构,因此能够实现小型化、 轻量化,减轻电机35的负荷,还能够使导纱器33高速行走。作为电机35,可使用伺服电机、 步进电机。 图1所示的给纱方法,能够通过控制装置40进行的三角座滑架23和导纱器33的 行走控制而实现。控制装置40进行横机20的整体的控制,包括驱动三角座滑架23行走的 电机25的驱动器42和驱动导纱器33行走的电机35的驱动器43。主控制器41根据由横 机20编织的针织物的花纹数据等,设定使三角座滑架23行走的多个编织线圈横列,确定编 织各个编织线圈横列中所使用的织针。进一步,主控制器41对于驱动器42、43进行使三角 座滑架23和导纱器33行走的控制,以对于编织所使用的各织针在钩纱的定时形成适宜的 行进量。 此外,在图1 (b)中,在一个编织线圈横列上,将给纱口 10的给纱位置10a、10d、10s 上的行进量从X1变更为X2、进而变更为X3,但是也可以从X1变更为X3,或从X3变更为X2。 任一种行进量的变更,都能够通过给纱口 10的速度变更而实现。


提供一种即使不使给纱口上下运动也能够进行适宜的给纱的横机及其给纱方法。使给纱口(10)的高度较高,在多个轨道的给纱口(10)相交叉时也能够避免与进入齿口的织针(1)的干涉,能够使织针(12)的针钩捕捉针织纱(11)。如(a)所示,从以行进量X0先行的给纱位置(9a)的给纱口(9)向钩纱位置(4a)的织针进行的给纱为适宜的情况下,能够使从比给纱口(9)高出y的较高位置的给纱口(10)进行的给纱形成等同的钩纱条件。即使向织针(12)供给来自给纱口(10)的针织纱(11),如果使给纱口(10)的行进量X2比给纱口(9)的行进量X0增大x,则针织纱(11)的倾斜变为相同。如(b)所示,根据织针(12a、12d、12s)的编织条件而调整给纱位置(10a、10d、10s)上的行进量(X1、X2、X3)时,能够进行更加适宜的给纱。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