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抗风伞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抗风伞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柯金松
  • 公开日
    2000年2月2日
  • 申请日期
    1999年2月3日
  • 优先权日
    1999年2月3日
  • 申请人
    柯金松
  • 文档编号
    A45B25/22GK2361134SQ992011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抗风伞,其特征在于,在主伞骨内端枢接于中棒上端的上巢的中间位置组合一结合块,伞支骨的外端枢接于结合块的下部片体,结合块具有一贯穿的圆孔,主伞骨穿设在贯穿的圆孔中,结合块的上部设有一圆槽孔,副伞骨的内端穿设其中并固定,而结合块的另侧设有一缺槽;上层伞布覆盖于伞具的中间位置,而外缘与副伞骨相结合;下层伞布的内端设有数个挂环,挂环直接跨钩在结合块的缺槽中,下层伞布的外端与主伞骨的尾端相连接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类,特别涉及一种抗风伞为避免强风由下向上吹,而损坏使用中的伞具,目前有多种抗风伞的设计,配合双层伞布,以排除逆风所造成的压力,并降低伞骨被反折的机率如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风伞结构,其主要是于主伞骨3与伞支骨5枢接位置设有一结合块4,以供组合一副伞骨6,而依序覆盖二层伞布32、33,藉以提供较佳的整体强度,当产生由下往上的逆风时,该逆风可从双层伞布的间隙排出,而不会破坏伞骨结构。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抗风伞的制作方法图1所示,为一种常用的抗风伞,其主伞骨1从上巢11延伸出,上层伞布12是覆于其上,另在主伞骨1的中间位置下部,枢接有副伞骨13,使下层伞布14覆盖于此副伞骨13的上部,而伞支骨15的外端则构接于副伞骨13;当产生由下往上的逆风时,主伞骨1与副伞骨13会因受力暂时改变角度,而空气从二伞布12、14之间排出,乃能降低伞骨所受压力,避免损坏。其主要缺点在于主伞骨1仅延伸至上层伞布12,而下层伞布14完全由副伞骨13所支撑,整体伞骨的强度不足,尤其是副伞骨13受力较大,较易发生损坏的情形。如图2所示,为另一常用的抗风伞,其利用单一主伞骨2来增加支撑强度,其下层伞布21从主伞骨2与伞支骨22枢接处向外覆盖至主伞骨2的伞尾端23,而上层伞布24从上巢25覆盖住中间部位,并在相对于各主伞骨2处设有伞尾球26,另以细丝27连接各伞尾珠26于主伞骨2的伞尾端23,因此上层伞布24与下层伞布21间乃存有间隙,以排除由下往上的逆风,达成预期目的,此种结构的缺点在于上层伞布24仅与数条细线27连设于主伞骨2的伞尾端26,故其强度不足,也容易导致损坏。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伞骨强度高的抗风伞。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主伞骨,其内端枢接于中棒上端的上巢,其中间位置组合有一结合块,伞支骨的外端枢接于结合块的下部片体,结合块具有一贯穿的圆孔,是供主伞骨所穿设,其上部另设有一圆槽孔,提供一副伞骨的内端穿设并固定,而结合块的另侧设有一缺槽;上层伞布覆盖于伞具的中间位置,而外缘则与副伞骨相结合;下层伞布的内端设有数个挂环,是可直接跨钩于结合块的缺槽,下层伞布的外端则与主伞骨的尾端相连接。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常用抗风伞结构平面示意图。图2为另一常用抗风伞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合块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7为本实用新型受逆风时的动作示意图。
请先参阅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主伞骨3,其内端枢接于中棒上端的上巢31,其中间位置组合有一结合块4,伞支骨5的外端枢接于结合块4的下部片体41,结合块4具有一贯穿的圆孔42,是供主伞骨3所穿设,其上部另设有一圆槽孔43,提供一副伞骨6的内端穿设并固定,而结合块4的另侧设有一缺槽44。
上层伞布32覆盖于伞具的中间位置,而外缘则与副伞骨6相结合,具有颇佳的组合强度;下层伞布33的内端设有数个挂环331,挂环331可直接跨钩于结合块4的缺槽44,而获得简易快速的组合;下层伞布33的外端则与主伞骨3的尾端35相连接。
使用时,当产生由下往上的逆风,如图6、图7所示的箭头,气流吹顶上层伞布32,使其带动副伞骨6向上,如假想线位置,故气流乃可从各副伞骨6之间、双层伞布之间隙排除至外部,而达到减压的目的,达成抗风伞的功能。
藉由上述的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确可具有较佳的整体强度,且上层伞布也获得有效的结合与支撑,而伞具的组合及装设,又极具便利性。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