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自动化喂料机的制作方法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养殖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专利公开的笼养鸡自控喂料机(95245473.4)和跨笼式自动喂料机(99256111.6)虽然为养殖户提供了自动化饲养设备,解放了一大批劳动力,节省了大量的饲料,使不少用户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也存在着一次喂养数量少、喂料不均匀、浪费饲料等现象,工作效率无法保证,对其进行改造已刻不容缓。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喂料机,用于大规模、现代化养殖企业(尤其是养鸡场)的喂料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整体由喂料机构和上料机构两部分组成,喂料机构由左右两个支撑、左中右三个横梁、分配系统、消毒降温系统、行走系统以及电控系统组成,左、右支撑托起依次排列的左、中、右三个横梁,分配系统和消毒降温系统设在三个横梁上,行走系统设在左、右支撑底部;上料机构由配有电机的立搅螺和平搅螺构成,立搅螺穿过上料斗,平搅螺一端与立搅螺顶端出口的对应位置上设有进料口斗,平搅螺底部分布着六个出料口。分配系统由调速电机和六个分配器组成,相互间通过传动链轮和传动轴联接,六个分配器结构完全相同,左、中、右横梁上各设有两个,与平搅螺底部设有的六个出料口相对应;分配器由分配叶轮、分配轴和分配外壳组成,分配器上方装有料斗,下方设有分配接口和下料软管。消毒降温系统由水箱、高压水泵和若干个喷咀组成,高压水泵置于右支撑一侧,喷咀分布在左、中、右横梁上,相互间通过管路连接。行走系统由行走电机和行走轮组成,相互间通过行走主传动轮、行走传动轮和行走传动轴联接。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一、一次喂养数量大,有六个料斗,可同时喂养三个笼架,五千至两万只鸡,每分钟可喂一千只;二、饲喂均匀,速度由行走系统和分配系统共同控制,可按鸡的每次食量调整后均匀供给;三、自动化程度高,上料、喂料、消毒降温一次完成;四、各重要部件之间均用螺栓连接,装运安拆简单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喂料机构主视图;图2是图1中的A向局部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喂料机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配器三视图;图5是图4中的分配叶轮侧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A向局部视图;图8是图6中的B向局部视图;图9是图6中的C-C剖面图。
结合整机的运行全过程详细描述如下启动设在左支撑(4)上的电控系统(5)按钮,右支撑(8)上的行走电机(17)启动,带动行走主传动轮(18)和行走传动轮(19)转动,从而将动力传送给设在右支撑底部的两个行走轮(9)上,设在左支撑底部的行走轮(9)前进的动力是通过行走主传动轮、行走传动轴(20)和行走传动轮传送的,它的运行和右支撑底部的行走轮是一致的,行走轮在地面上预设的轨道内滚动,从而使整个喂料机构向前推进。
同时,调速电机(23)启动,动力通过主传动链轮(22)和传动轴(16)分配给六个分配器和六个料斗(1),料斗内设有拔料叉(15),拔料叉安装在拔料轴(2)上,传动轴通过传动链轮(3)和拔料轴将动力传送给拔料叉,带动拔料叉来回搅动料斗内的饲料,从而实现了均匀下料;分配器外壳(26)内装有分配轴(24),分配轴上设有分配叶轮(25),分配叶轮的转动,其动力是通过传动轴、传动链轮和分配轴传送的,料斗内的饲料下到分配器后,通过分配器进一步均匀分解,最后通过底部的四个分配接口(10)和下料软管(11)均匀分配到上下四层食槽内。
在喂料的进程中,如果需要对鸡舍进行降温或消毒,可以启动消毒降温系统,通过高压水泵(7)将水箱(6)内的消毒液或水输送到各个喷咀(21),然后从喷咀喷出,以雾状散向鸡舍。
左支撑(4)和右支撑(8)共同托起左横梁(12)、中横梁(13)和右横梁(14),组成主机架,横跨三个鸡笼,恒速从鸡舍一端走向另一端,完成一次喂料,自动停止。再喂一次时,同样启动行走系统,反向行走即可,喂料结束时,主机料斗碰撞安装在上料机构平搅螺(27)上的行程触点,上料机构启动,装有电机的立搅螺(30)和平搅螺开始运转,上料斗(31)内的饲料通过立搅螺运到平搅螺一端的进料口斗(29),再由平搅螺经各出料口(28)运到主机的各个料斗(1)内,为下一次喂料做好准备,装满的料斗可以喂一次往返。
自动化喂料机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李毅陆仁军, 孙琳琳陆仁军, 孙琳琳柏远康, 侯国政柏远康, 侯国政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