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神经内科诊疗床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神经内科诊疗床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韩玉兰
  • 公开日
    2015年1月14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0月17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0月17日
  • 申请人
    韩玉兰
  • 文档编号
    A61G7/05GK204092387SQ201420600672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神经内科诊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头、床板和床腿,床头通过转轴与床板相铰接;所述诊疗床还包括担架车和躺板;所述担架车由左侧担架板、中部担架板和右侧担架板相互铰接而成,所述左侧担架板和右侧担架板的背面设置有液压升降杆,液压升降杆与万向轮相连;所述左侧担架板的外围安装有导轨,导轨上设置有底座,支撑杆的一端与底座相连,另一端通过万向球与伸缩杆相连接,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绑带;所述中部担架板的正面设置有2条滑轨,反面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与设置在床板上的通孔相匹配;所述躺板由上位板和下位板铰接而成,上位板和下位板的反面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下位板的正面铰接有卡扣式手环,所述床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有艾灸盒,所述艾灸盒内设有艾灸孔,艾灸盒上设有U型托,所述U型托内设有振动棒,所述振动棒由振动头和盛药管构成,所述盛药管上设置有进药口,振动头上设置有出药口,所述振动棒通过电池与开关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担架板和右侧担架板的反面均设置有2个插环,横梁贯穿于插环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板的背面还设置有挂钩槽,挂钩槽内安装有挂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上还设置有挂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担架板的底端安装有把手,左侧担架板的底端安装有凸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板的正面设置有伸缩输液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安装有定位螺栓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担架板、中部担架板和右侧担架板的总宽度大于床板的宽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板和下位板的宽度均为50厘米-70厘米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板和下位板的宽度均为60厘米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诊疗床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内科诊疗床,包括床头、床板和床腿,所述床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有艾灸盒,所述艾灸盒内设有艾灸孔,艾灸盒上设有U型托,所述U型托内设有振动棒,所述振动棒由振动头和盛药管构成,所述盛药管上设置有进药口,振动头上设置有出药口,所述振动棒通过电池与开关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病人从病床到担架车再到CT检查床的无缝对接,全程无需搬动病人,大幅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在给神经内科病人诊疗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一种神经内科诊疗床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神经内科诊疗床的制作方法 [0002]诊疗床是医院常用医疗器械之一,然而现常用的诊疗床多数为普通诊疗床,部分神经内科有肢体浮肿病人来说,要将浮肿肢体抬高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现常用措施多为用棉被叠加,垫在肢体下方,但是该措施会占用有限的诊疗床空间,且病人较为不适。同时,有些神经内科的病人需要进行CT检查时,对于身体虚弱的病人而言,从诊疗床转移到担架车再到CT检查床的转移过程十分痛苦。对于少数精神不正常的病人来说,需将其强制固定在诊疗床上,以便配合治疗,最主要的是,临床上神经内科病人大都伴有偏瘫的症状,医务人员需要经常给病人按摩来促进病人的恢复,现有的诊疗床主要由床板和床腿构成,结构简单,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量。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诊疗床。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神经内科诊疗床,包括床头、床板和床腿,床头通过转轴与床板相铰接;所述诊疗床还包括担架车和躺板;所述担架车由左侧担架板、中部担架板和右侧担架板相互铰接而成,所述左侧担架板和右侧担架板的背面设置有液压升降杆,液压升降杆与万向轮相连;所述左侧担架板的外围安装有导轨,导轨上设置有底座,支撑杆的一端与底座相连,另一端通过万向球与伸缩杆相连接,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绑带;所述中部担架板的正面设置有2条滑轨,反面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与设置在床板上的通孔相匹配;所述躺板由上位板和下位板铰接而成,上位板和下位板的反面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下位板的正面铰接有卡扣式手环,所述床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有艾灸盒,所述艾灸盒内设有艾灸孔,艾灸盒上设有U型托,所述U型托内设有振动棒,所述振动棒由振动头和盛药管构成,所述盛药管上设置有进药口,振动头上设置有出药口,所述振动棒通过电池与开关相连。
[0006]优选的,所述左侧担架板和右侧担架板的反面均设置有2个插环,横梁贯穿于插环中。
[0007]优选的,所述右侧担架板的底端安装有把手,左侧担架板的底端安装有凸块。
[0008]优选的,所述上位板的正面设置有伸缩输液杆。
[0009]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还安装有定位螺栓。
[0010]优选的,所述左侧担架板、中部担架板和右侧担架板的总宽度大于床板的宽度。
[0011]优选的,所述上位板和下位板的宽度均为50厘米-70厘米。
[0012]优选的,所述上位板和下位板的宽度均为60厘米。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病人从诊疗床到担架车再到CT检查床的无缝对接,全程无需搬动病人,大幅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在给神经内科病人诊疗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6]图3为图1的A-A向视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躺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图3的B-B向视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导轨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式手环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振动棒的局部放大图;
[0022]其中:1.转轴,2.床头,3.通孔,4.床板,5.左侧担架板,6.滑轨,7.伸缩输液杆,8.上位板,9.绑带,10.伸缩杆,11.支撑杆,12.卡扣式手环,13.下位板,14.中部担架板,15.万向轮,16.把手,17.床腿,18.右侧担架板,19.插环,20.横梁,21.液压升降杆,22.凸块,23.定位柱,24.定位螺栓,25底座,26.挂钩槽,27.挂钩,28导轨,29.凹槽,30.艾灸盒,31.艾灸孔,32.U型托,33.振动棒,34.振动头,35.盛药管,36.进药口,37.出药口,38.电池,39.开关。


[0023]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1:一种神经内科诊疗床,其结构如图1-8所示:包括床头2、床板4和床腿17,床头2通过转轴1与床板4相铰接,当病人需要洗头时可将床头2转动,使得病人头部探出床板外。所述诊疗床还包括担架车和躺板;所述担架车由左侧担架板5、中部担架14板和右侧担架板18相互铰接而成,所述左侧担架板5和右侧担架板18的背面设置有液压升降杆21,液压升降杆21与万向轮15相连;所述左侧担架板5的外围安装有导轨28,导轨28上设置有底座25,支撑杆11的一端与底座25相连,另一端通过万向球与伸缩杆10相连接,所述伸缩杆10上设置有绑带9 ;所述中部担架板14的正面设置有2条滑轨6,滑轨6为中部担架板14上的凹槽,反面设置有定位柱23,定位柱23与设置在床板4上的通孔3相匹配;所述躺板由上位板8和下位板13铰接而成,上位板8和下位板13的反面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5,下位板13的正面铰接有卡扣式手环12 ;所述床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凹槽29,凹槽29内设有艾灸盒30,所述艾灸盒30内设有艾灸孔31,艾灸盒30上设有U型托32,所述U型托32内设有振动棒33,所述振动棒33由振动头34和盛药管35构成,所述盛药管35上设置有进药口 36,振动头34上设置有出药口 37,所述左侧担架板5和右侧担架板18的反面均设置有2个插环19,横梁20贯穿于插环19中;所述右侧担架板18的底端安装有把手16,左侧担架板5的底端安装有凸块22 ;所述上位板8的正面设置有伸缩输液杆7 ;所述底座25上还安装有定位螺栓24 ;所述左侧担架板5、中部担架板14和右侧担架板18的总宽度大于床板4的宽度;所述上位板8和下位板9的宽度均为60厘米。
[0025]对于肢体浮肿的神经内科病人而言,医护人员通过改变伸缩杆10的位置与长度,将病人的浮肿肢体用绑带9抬起即可,病人不会产生任何不适。病人需要进行CT扫描时,由医护人员利用液压升降杆21将担架车升高,即可移送病人至CT室,然后将伸缩式输液杆7高度降至最低,再将躺板滑动到CT检查床上即可进行检查,病人全程无需起身,且医护人员无需对担架或病人进行抬动,转移全程仅需一位医护人员,进而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病人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可抽出横梁20,将左侧担架板5和右侧担架板18折叠放置,能大幅节省占地空间。对于精神不正常的病人来说,医护人员用卡扣式手环12将病人的手腕和脚腕强制固定,防止病人移动,有利于病情恢复,旋转把手16到凸块22上,能够防止躺板滑脱,方形滑槽内设有艾灸盒,艾灸盒内设有艾灸孔,在给神经内科病人诊疗时,将艾灸插入艾灸孔内,病人将病变的部位放在U型托上,用针管将按摩液通过进药口注射到盛药管内,打开开关振动头通过出药口将按摩液作用于病变部位。
[0026]实施例2:—种神经内科诊疗床,其结构仍如图1-8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上位板8和下位板13的宽度均为50厘米。
[0027]实施例3:—种神经内科诊疗床,其结构仍如图1-8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上位板8和下位板13的宽度均为70厘米。
[0028]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