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吸尘器用把手及具有该把手的吸尘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吸尘器用把手及具有该把手的吸尘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郑恬晨
  • 公开日
    2010年5月26日
  • 申请日期
    2009年8月25日
  • 优先权日
    2009年8月25日
  • 申请人
    郑恬晨
  • 文档编号
    A47L9/32GK201481308SQ2009201741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一种吸尘器用把手,所述把手与吸尘器的中间管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二个沟槽,所述沟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把手的中线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上侧具有顶面,所述 沟槽包括两个分别从顶面左边沿和右边沿向下侧延伸的侧沟槽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沟槽在向下延伸同时,向 前延伸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用把手,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沟槽交会于下侧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还包括位于下侧的底 沟槽,两个所述侧沟槽分别与所述底沟槽的两端交会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尘器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沟槽的前边沿形成向前 凸出弧线7. 根据权利要求l-6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中线为向 上凸起的弧形线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尘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内管和覆盖在所述 内管外表面上的橡胶层,所述沟槽形成于所述橡胶层的外表面9. 一种吸尘器,包括吸尘器地刷,吸尘器主体、中间管和把手,所述中间管连通所述吸 尘器地刷与吸尘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用把 手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吸尘器用把手,还涉及到一种具有该把手的吸尘器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吸尘器用把手和吸尘器,公开的吸尘器用把手与吸尘器的中间管固定,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二个沟槽,所述沟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把手的中线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把手的上侧具有顶面,所述沟槽包括两个分别从顶面左边沿和右边沿向下侧延伸的侧沟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尘器用把手外表面具有沟槽,沟槽能够与使用者的手指相贴合,进而能够在保持使用舒适性的同时,增加吸尘器把手与手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增加握持吸尘器把手的可靠性,方便对吸尘器地刷的控制;使沟槽斜向延伸,能够使把手与使用者的使用习惯相一致,进一步地改善使用吸尘器的舒适性。
  •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用把手,以增加对吸尘器把 手握持的可靠性,进而方便对吸尘器地刷位置的控制 在提供上述吸尘器用把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 上述吸尘器用把手的吸尘器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尘器用把手,该把手与吸尘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吸尘器用把手及具有该把手的吸尘器的制作方法当前,真空吸尘器是人们清扫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重要工具。真空吸尘器一般 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旋转,在吸尘器地刷的吸入口处形成适当的真空度,外部杂物与空 气在外部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吸入室;再通过过滤装置将杂物过滤,杂物和灰尘留在储尘室 内,过滤后的空气通过排气口排出吸尘器。 请参考图l,该图为一种吸尘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该吸尘器包括吸尘器地刷 100,中间管200和吸尘器主体300。 吸尘器地刷100风道通过中间管200与吸尘器主体300相通。为了方便吸尘器的 使用,家庭用吸尘器的中间管200可以设置的足够长,以扩大吸尘器的工作面,提高吸尘作 业的灵活性。 在用吸尘器进行清扫环境时,接通电源,使电动机高速旋转,将吸尘器地刷100风 道和中间管200内的空气不断排出,使吸尘器地刷100风道内部产生预定的真空度;外部的 空气在外部大气压力作用下进入风道内,再通过中间管200进入吸尘器主体300。在空气 被吸入的同时,地面上的灰尘、杂物就会随流动的空气进入风道,再通过连接管3进入中间 管200进入吸尘器主体300中;在吸尘器主体300中,吸尘器主体300中的过滤器将灰尘和 杂物收集,并存放在储尘室内,过滤后的空气通过排气口排出吸尘器外。通过空气连续的循 环,吸尘器能够不断地将灰尘和杂物收集,从而能够实现清洁环境的目的。 在进行吸尘操作时, 一般是通过中间管200控制吸尘器地刷100的位置,并通过中 间管200使吸尘器地刷在地面上移动,实现对地面的清扫。为了使用的方便和舒适, 一般设 适当的把手,以便于握持。 当前,吸尘器的把手一般包括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如图1所示,设独立的且与中间 管200固定的把手;第二种是将中间管200的一部分作为把手。 现有技术中的吸尘器把手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吸尘器的操作提供了便利,但 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的手容易在把手表面上滑动,存在握持不可靠的缺陷,进而使吸尘器 地刷位置产生偏差,增加吸尘操作的难度。
3器的中间管固定,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二个沟槽,所述沟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把手 的中线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上侧具有顶面,所述沟槽包括两个分别从顶面左边沿和右边 沿向下侧延伸的侧沟槽。 优选的,所述侧沟槽在向下延伸同时,向前延伸。 优选的,两个所述侧沟槽交会于下侧。 优选的,所述沟槽还包括位于下侧的底沟槽,两个所述侧沟槽分别与所述底沟槽 的两端交会。 优选的,所述底沟槽的前边沿形成向前凸出弧线。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中线为向上凸起的弧形线。 优选的,所述把手包括内管和所述覆盖在内管外表面上的橡胶层,所述沟槽形成 于所述橡胶层的外表面。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尘器,该吸尘器包括吸尘器地刷, 吸尘器主体、中间管和把手,所述中间管连通所述吸尘器地刷与吸尘器主体、所述把手为上 述任一种吸尘器用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尘器用把手外表面具有沟槽,在使用时,沟 槽能够与使用者的手指相贴合,进而在保持使用舒适性的同时,增加吸尘器把手与手之间 的摩擦力,增加握持吸尘器把手的可靠性,方便对吸尘器地刷的控制。而且,使沟槽的延伸 方向与所述把手的中线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适当的夹角,即斜向延伸,能够使把手与使用 者的使用习惯相一致,进一步地改善使用吸尘器的舒适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使沟槽包括顶面和两个侧沟槽,该结构能够使吸尘器把 手的顶面与手心相贴合,侧沟槽分别与手指相贴合,扩大人手承受作用力的面积,能够进一 步地增加吸尘器的使用性能。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把手的中线为向上凸起的弧形线,该结构能够增加 吸尘器操作位置的高度,在增加吸尘器使用的舒适性能的同时,增加把手握持的可靠性。由于吸尘器用把手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带有该把手的吸尘器也具备相应的技术效 果。图1为一种吸尘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把手的右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把手的从下侧剖开后的展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把手的从上侧剖开后的展开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把手的从上侧剖开后的展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把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吸尘器地刷100、中间管200、吸尘器主体300 ; 沟槽410、侧沟槽411、底沟槽412、中线420、顶面430、橡胶层440、内管45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 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当说明的是为了描述的方便,本文件中,上、下、左、右均以把手使用时状态为 参照,并以朝向吸尘器地刷的方向为前,朝向吸尘器主体的方向为后。 请参考图2、图3和图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把手的右侧视图,图3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把手的从下侧剖开后的展开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 例一提供的把手的从上侧剖开后的展开示意图。 实施例一提供的把手的外表面具有多个宽度适合的沟槽410,每个沟槽410均以 预定的方式延伸,其延伸方向与所述把手的中线420的延伸方向不平行,即沟槽410的延 伸方向与中线420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本例中,所述把手的上侧具有顶面430,所述 沟槽410包括两个分别从顶面430左边沿和右边沿向下、并在把手的外表面延伸的侧沟槽 411。 本例提供的吸尘器用把手的外表面具有上述沟槽结构的益处在于,在使用时,沟 槽410能够与使用者的手指相贴合,进而在保持吸尘器使用舒适性的同时,增加吸尘器把 手与人手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增加握持吸尘器把手的可靠性,方便对吸尘器地刷的控制。使 沟槽410的延伸方向与中线420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的好处在于,该结构与使用者的 使用习惯相致,利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进一步地增加吸尘器使用的舒适性。另外,本例中 顶面430和侧沟槽411的结合还能够使吸尘器把手的顶面430和侧沟槽411分别与手心和 手指相贴合,进一步地符合人们使用吸尘器的习惯,进一步地增加吸尘器的使用性能。可以 理解,把手上的沟槽410不限于上述具体结构,还可以是其他结构,比如说,可以在把手外 表面设置螺旋形或其他形状的沟槽,同样也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如图2所示,为了更进一步地增加吸尘器把手使用的可靠性和舒适性,本例中,还 使所述侧沟槽411在向下延伸的同时,向A向延伸,即使侧沟槽411向前倾斜,使侧沟槽411 与手指的位置和方向尽可能地保持一致,提高把手使用的舒适性。 可以理解,人们握持吸尘器把手时,手指端部或末节位于把手下侧的位置,为了适 应这一位置,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沟槽410还包括位于下侧的底沟槽412,两个侧沟槽 411分别与底沟槽412的两端交会,这样,侧沟槽411与底沟槽412相配合,就能够使手指端 部或末节放置于底沟槽412中,同时,提高把手握持的可靠性和使用的舒适性。 如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把手的从上侧剖开后的展开示意图。为 了减小底沟槽412两端处对手指作用力的集中,还可以将底沟槽412设为弧形槽,即使底沟 槽412的前沿或/和后边沿为弧线,并使该弧线向前凸出。可以理解,在特定情况下,也可 以使两个侧沟槽411直接交会于下侧。 可以理解,把手与人手之间摩擦系数及使用的舒适性还与形成把手表面的材料有 关,因此,如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把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把手还可以包 括内管450和覆盖在所述内管450外表面上的橡胶层440,并使橡胶层440的外表面形成 把手的外表面,与人手相接触,该结构的益处有多个方面第一,能够增加人手与把手外表 面的摩擦力,提高把手握持的可靠性;进一步地,与实施例一或/和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相结合,可以更进一步地增加握持的可靠性;第二,由于橡胶层具有相应的弹性变形,因此,能 够吸收相应的震动,能够减轻吸尘时对人手的震动,进一步地增加吸尘器使用的舒适性;第 三,在软性的橡胶层外表面形成沟槽410,还能够减少沟槽410棱角对手指作用力的集中, 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另外,为了更进一步地增加把手使用舒适性和握持的可靠性,还可以将把手设置 成弧形线,如图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把手的结构示意图,该例中,把手的中 线为向上凸起的弧形线;另外,该结构还能够提高吸尘器的操作装置高度,提高使用舒适性 能。 在提供上述吸尘器用把手的基础上,还提供了一种吸尘器,该吸尘器包括吸尘器 地刷100,吸尘器主体300、中间管200和把手,所述中间管200连通所述吸尘器地刷100与 吸尘器主体200、所述把手为上述的吸尘器用把手,把手与中间管200固定,可以单独设立, 也可以形成于中间管200外表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