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吸尘器中装有旋风分离装置,旋风分离装置将吸入的脏空气过滤后排出机器,并把灰尘颗粒收集在尘桶中。近年来,各厂商利用旋风分离的原理,利用旋风除尘装置,取得了很好的除尘效果。但是现有技术的旋风除尘桶内设置一个初级除尘装置和一个二级旋风除尘装置,该二级旋风装置往往置于初级除尘装置上方,结构复杂,成本高昂。
尘从空气中分离出来,而且结构更简单,可以更好地运用于家用吸尘器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包括尘桶、设置在所述的尘桶上的第一进风口 、位于所述的尘桶底部的尘桶底盖、位于所述的尘桶顶部的尘桶顶盖、多个并联设置的旋风锥、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的旋风锥上的第二进风口、分别盖在各个所述的旋风锥顶部的旋风锥盖、设置在所述的尘桶内部并且位于所述的第二进风口上游的初级过滤网,所述的第一进风口位置位于所述的尘桶中间,且所述的第一进风口的轴线与所述的尘桶的轴线基本呈垂直角度;多个所述的旋风锥位于所述的尘
桶的内侧,并且所述的初级过滤网的顶端部和所述的第二进风口的顶端部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进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 优选地,所述的导风板与所述的初级过滤网做成一体,其开口按导向方向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的初级过滤网的上部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气小孔、下部具有起挡
尘作用的挡尘边,并且所述的初级过滤网与所述的旋风锥通过焊接连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的初级过滤网的高度与所述的旋风锥高度一致。 优选地,所述的通气小孔在所述的初级过滤网的外壁一端的边具有圆角。 优选地,所述的挡尘边的底部具有凸出的筋位。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如下进步由于该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的第一进风口在尘桶的中间,并且旋风锥的第二进风口与此装置的第一进风口的高度一致,气流可以直接通过初级过滤网上的通气小孔进入旋风锥的第二进风口 ,减少了气流的速度损耗,提高了分离效果;同时初级过滤网的顶端部和第二进风口的顶端部位于同一高度位置,大大降低了尘桶的高度,简化了尘桶的结构。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3[0013]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0014]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零件分解图;[0015] 附图4为初级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0016] 附图5为旋风锥的正视图;[0017] 附图6为旋风锥的另一侧视图;[0018] 附图7为旋风锥盖的主视图;[0019] 附图8为旋风锥盖的俯视图; 其中1、尘桶顶盖;2、过滤架;5、第一进风口 ;6、尘桶密封圈;7、分离器密封圈;8、旋风锥盖;9、旋风锥;91、第二进风口 ;92、圆柱部分;93圆锥部分;94、筋;10、初级过滤网;101、通气小孔;102、挡尘边;103、筋位;14、尘桶底盖密封圈;15、尘桶底盖;16、尘桶;17、导风板;18、吸口盖板。
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如附图1、2、3所示,一种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包括尘桶16、设置在所述的尘桶16上的第一进风口 5、位于所述的尘桶16底部的尘桶底盖15、位于所述的尘桶16顶部的尘桶顶盖1、多个并联设置的旋风锥9、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的旋风锥9上的第二进风口91、分别盖在各个所述的旋风锥9顶部的旋风锥盖8、设置在所述的尘桶16内部并且位于所述的第二进风口 91上游的初级过滤网10。 其中,所述的第一进风口 5、初级过滤网10、尘桶16、尘桶底盖15构成一级旋风分离器,所述的旋风锥9和旋风锥盖8构成二级旋风分离器。 所述的第一进风口 5为圆形,位置位于所述的尘桶16中间,且所述的第一进风口5的轴线与所述的尘桶16的轴线基本呈垂直角度;所述的导风板17与所述的第一进风口 5装配连接,流体从第一进风口 5垂直进入尘桶16,在所述的导风板17的导向下,流体在所述的尘桶16内有一定的切向初速度,从而沿着所述的尘桶16的内壁形成涡旋运动;优选地,所述的导风板17沿开口方向的尺寸逐渐增大,并且与所述的初级过滤网10做成一体。[0025] 如附图4所示,所述的初级过滤网IO与所述的尘桶16同轴,分为有上下两部分,其上端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气小孔101,优选地,通气小孔101的外侧端面具有圆角,以便于所述的尘桶16内的流体顺利通过通气小孔101,进入二级旋风分离器;其下端具有起挡尘作用的挡尘边102,以阻挡分离的灰尘进入二级旋风分离器,优选地,靠近挡尘边102的底部具有凸出的筋位103 ;所述的挡尘边102的外壁、所述的尘桶16和所述的尘桶底盖15共同形成一级旋风分离器的集尘室;所述的挡尘边102的内壁和所述的尘桶底盖15共同形成二级旋风分离器的集尘室,两个集尘室之间由密封圈密封。 如附图5、6所示,多个所述的旋风锥9位于所述的尘桶16的内侦U,并且所述的初级过滤网10的顶端部和所述的第二进风口 91的顶端部位于同一高度位置。所述的旋风锥9由位于中间的小旋风锥901与围绕它成圆周排列的其它小旋风锥902 907共同组成,各小旋风锥具有一个切向的第二进风口 91,近似圆形与所述的第二进风口 91高度相同的圆柱部分92,圆锥部分93,落尘口 94,所述的第二进风口 91朝外排列,且所述的第二进风口91的最高点与所述的第一进风口 5最上端保持一致;各个小旋风锥901 907尺寸相同,并按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的旋风锥9的外壁有一向外延伸的筋94,优选地,所述的旋风锥9与所述的初级过滤网10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延伸的筋位94与所述的初级过滤网10上部内壁形成流体通道。 如附图7、8所示,所述的旋风锥盖8由对应于旋风锥的管道801 807形成,各管道向下延伸深入所述的旋风锥9内,优选地,管道上端部为圆角,管道下端部有消音器;所述的旋风锥9与所述的旋风锥盖8之间有分离器密封圈7隔开,所述的旋风锥盖8的各个导管端面形成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过程是含有灰尘的空气流体经过第一进风口 5,进入尘桶16,在导风板17作用下具有切向初速度,并在尘桶16内形成涡旋运动,灰尘在离心力作用下进行初级分离,分离的灰尘保存在初级过滤网10与尘桶16和尘桶底盖15共同形成的初级旋风分离器集尘室内;经过初级分离的空气流通过初级过滤网10上部的通气小孔101进入其与旋风锥9形成的通道,再通过旋风锥9的第二进风口 91获得切向的速度,并在旋风锥9内形成涡旋运动,由于第二进风口 91与旋风锥9的尺寸比例小,获得的涡旋运动比初级旋风更强,更细小的灰尘在离心力作用下被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灰尘储存在初级过滤网10与尘桶底盖15共同形成的二次旋风分离器集尘室里;经过二次旋风分离的空气流通过旋风锥盖9的导管流出,再经过装有过滤海绵的过滤架2,最后由尘桶顶盖1上的出风口流出尘桶16。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进风口 5在尘桶16正中,并垂直进风;初级过滤网IO与旋风锥9的第二进风口 91的高点相同,并同轴布置,降低了尘桶的高度,简化了尘桶结构。[0030]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
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吉田雅也吉田雅也徐红萍, 邓建清吉见和好, 米田勳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杉田守男陶武刚, 陈健杉田守男杉田守男
专利相关信息
-
杉田守男杉田守男杉田守男杉田守男杉田守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