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口对口人工呼吸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口对口人工呼吸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陈伟
  • 公开日
    2006年11月15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11月11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11月11日
  • 申请人
    陈伟
  • 文档编号
    A61M16/00GK2836833SQ2005201244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口对口人工呼吸器,其特征为一个大筒管的底端面连接一个小筒管,大筒管的上口是可与人嘴的外周圈相配合的弧形圈口,大筒管的底端面是可与人嘴的外周圈相配合的弧形面,小筒管连接在大筒管的底端的弧形面上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抢救采用人工呼吸时使用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口对口人工呼吸器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口对口人工呼吸器,一个大筒管的底端面连接一个小筒管,大筒管的上口是可与人嘴的外周圈相配合的弧形圈口,大筒管的底端面是可与人嘴的外周圈相配合的弧形面,小筒管连接在大筒管的底端的弧形面上。本实用新型减少医务人员与病员的交叉感染,简便易行,使用及携带便利,快捷,卫生,便于推广使用。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口对口人工呼吸器的制作方法目前初期复苏处理是整个复苏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徒手法人工呼吸最适合于现场拯救,是是期复苏必须掌握的基本措施之一,其中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效果可靠,操作简便,但口对口人工呼吸,对于抢救的工作人员与病员之间易造成交叉感染,很不卫生,很难被医务人员接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减少医务人员与病员的交叉感染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口对口人工呼吸器,其特征为一个大筒管的底端面连接一个小筒管,大筒管的上口是可与人嘴的外周圈相配合的弧形圈口,大筒管的底端面是可与人嘴的外周圈相配合的弧形面,小筒管连接在大筒管的底端的弧形面上。大筒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能够使现场抢救病人采用人工呼吸时,减少医务人员与病员的交叉感染,简便易行,使用及携带便利,快捷,卫生,便于推广使用。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一种口对口人工呼吸器,由塑料制成,上面是一个大筒管(1),其底端面(2)连接一个小筒管(3),大筒管(1)的上口周圈(4)是可与人嘴的外周圈相配合的弧形圈口,大筒管(1)的底端面是可与人嘴的外周圈相配合的弧形面,小筒管(3)连接在大筒管(1)的底端的弧形面上。大筒管(1)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椭圆形的。在抢救停止呼吸的病人时,将小筒管(3)插入病人的口内,大筒管(1)的弧形的底端面将病人口外的周围密封起来,抢救人员将嘴对在大筒管(1)上弧形的圈口上,弧形圈口将抢救人员的嘴外的周围也密封起来,这样就可以实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器了。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