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开松棉打手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开松棉打手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徐国胜, 陈彩霞, 吕宏斌, 李瑞霞
  • 公开日
    2002年11月20日
  • 申请日期
    2001年12月25日
  • 优先权日
    2001年12月25日
  • 申请人
    郑州宏大新型纺机有限责任公司
  • 文档编号
    D01G9/00GK2521226SQ012735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开松棉打手,它包括传动轴(1),通过连接件安装在传动轴(1)上的筒体(2),以及设置在筒体上的至少四排角钉(3),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钉(3)以螺旋排列的方式安装在筒体(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松棉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钉(3)通过粘接的方式固接在筒体(2)上加工出的角钉安装孔内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部件,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开清棉工序或无纺布生产工序中对原棉及棉型化纤进行开松和除杂的开松棉打手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开松棉打手,它包括传动轴(1),通过连接件安装在传动轴(1)上的筒体(2),以及设置在筒体上的至少四排角钉(3),所述角钉(3)以螺旋排列的方式安装在筒体(2)上。由于角钉采用螺旋排列的方式安装在筒体上,在开清棉过程中始终保持所有角钉以均匀、不间断的方式对棉纤维进行打击,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常发生的间歇性打击现象的产生,不仅可保证均匀送棉,还可有效杜绝因打击力度过大、不均而对纤维造成损伤,使短绒率明显下降,通过粘接方式将角钉与筒体相结合,简化加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更为合理、打击力度均匀、松棉量平稳且不易对棉纤维造成损伤的开松棉打手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开松棉打手的制作方法现有技术开松棉打手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是由传动轴1′,通过连接件安装在传动轴上的筒体2′,以及沿筒体轴向以直线方式设置的四排角钉3′组成,所述角钉均是通过针板4′和连接螺钉逐个安装在筒体。因上述开松棉打手上角钉的排列布局方式所致,在开清棉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间歇性打击现象,这一间歇性打击现象的产生不仅常发生送面棉量不均现象,还会造成打击力不均、力度过大现象的产生,对纤维造成损伤,导致短绒率的增加,进而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开松棉打手包括传动轴,通过连接件安装在传动轴上的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上的至少四排角钉,所述角钉以螺旋排列的方式安装在筒体上。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角钉可通过粘接的方式固接在筒体上加工出的角钉安装孔内;当然也可通过其它任意合适的公知结合方式将所述角钉安装在筒体上。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角钉采用螺旋排列的方式安装在筒体上,这就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开清棉过程中始终保持所有角钉以均匀、不间断的方式对棉纤维进行打击,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常发生的间歇性打击现象的产生,不仅可保证均匀送棉,还可有效杜绝因打击力度过大、不均而对纤维造成损伤,使短绒率明显下降,进而使产品质量得以保障。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粘接方式将角钉与筒体相结合的结构特点,还可起到筒化加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图1为现有技术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是图3中筒体的展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角钉与筒体结合的一种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以详细的描述如图3、4、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开松棉打手包括传动轴1和筒体2,所述筒体2通过于其内腔两端向固结的法兰盘4安装在传动轴1上,在所述筒体2上以螺旋排列的结合方式加工有八排角钉安装孔,角钉3通过粘接的方式固结在角钉安装孔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