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爆米花机锅体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爆米花机锅体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王乔林
  • 公开日
    2015年4月8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0月24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0月24日
  • 申请人
    江苏金海玛电器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23L1/18GK204245067SQ20142061802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爆米花机锅体,其由带有中心搅拌孔的锅底、沿锅底边沿向上延伸的锅身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身上端一处向远离锅轴心处突出形成有一弧形耳部,所述的耳部与所述的锅身光滑过渡,且在所述锅体内外表面喷涂有防粘锅材料,所述的锅体厚度在2.0?5.0_,锅体高度在5?20cm,锅体直径在18?32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爆米花机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耳部冲压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爆米花机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采用铝或铝合金制成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器械,尤其涉及用于加工爆米花的锅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爆米花机锅体,其由带有中心搅拌孔的锅底、沿锅底边沿向上延伸的锅身组成,所述的锅身上端一处向远离锅轴心处突出形成有一弧形耳部,所述的耳部与所述的锅身光滑过渡,所述锅体内外表面喷涂有防粘锅材料,所述的锅体厚度在2.0~5.0mm,锅体高度在5~20cm,锅体直径在18~32cm。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锅体上端部形成有弧形耳部,从而当倒出爆好的米花时,米花顺着弧形耳部倒出,防止倒出物散乱落地。在锅体内外表面喷涂防粘锅材料,避免粘锅,同时,锅体厚度设计在2.0~5.0mm,厚度较厚,这样的厚度可保证整个锅体均匀受热,从而使得爆出的米花更香更饱满。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一种爆米花机锅体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爆米花机锅体的制作方法 [0002]爆米花在闲暇时光下广受人们的喜爱。传统的爆米花锅多为单一锅体,将玉米放入锅内,锅坐在火源上即进行加热炸花。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用高压锅改装的爆米花机,其具有一个搅拌机构,通过旋转搅拌轴在加热环境下翻动锅内的玉米,从而使得所有玉米得到充分加热炸花。该种锅体整体呈圆柱形,在爆米花倒出时容易散乱,往往造成很多爆米花落在盛器的周边,造成浪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倒出时散乱溢出的爆米花锅。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爆米花机锅体,其由带有中心搅拌孔的锅底、沿锅底边沿向上延伸的锅身组成,所述的锅身上端一处向远离锅轴心处突出形成有一弧形耳部,所述的耳部与所述的锅身光滑过渡,所述锅体内外表面喷涂有防粘锅材料,所述的锅体厚度在2.0?5.0臟,锅体高度在5?20(^1,锅体直径在18?32(31^ [0005]所述的弧形耳部冲压成型。
[0006]所述的喷涂材料颜色各异。
[0007]所述的锅体采用铝或铝合金制成。
[000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锅体上端部形成有弧形耳部,从而当倒出爆好的米花时,米花顺着弧形耳部倒出,防止倒出物散乱落地。在锅体内外表面喷涂防粘锅材料,避免粘锅,同时,锅体厚度设计在2.0?5.0皿,厚度较厚,这样的厚度可保证整个锅体均匀受热,从而使得爆出的米花更香更饱满。




[0009]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米花锅体立体示意图;
[0010]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米花锅体剖视图;
[0011]其中:1、锅底;2、锅身;3、弧形耳部。


[0012]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3]如图1和图2所示的爆米花机锅体,其包括锅底1、与锅底1 一体成型的锅身2,在锅身2的上端一处形成有向外突出的弧形耳部21,该弧形耳部21通过冲压成型。
[0014]整个锅体采用纯铝或铝合金制成,其内外部喷涂有防粘涂料,涂料的颜色可选择,从而形成不同颜色的锅体。锅体的厚度较厚,厚度在2.0?5.0皿范围内,高度一般在5?200111,直径在18?320111之间。
[0015]由于在锅体上端部形成有弧形耳部,从而当倒出爆好的米花时,米花顺着弧形耳部倒出,防止倒出物散乱落地。清洗的时候也容易将水倒出。在锅体内外表面喷涂防粘锅材料,避免粘锅,同时,锅体厚度设计在2.0?5.0皿,厚度较厚,这样的厚度可保证整个锅体均匀受热,从而使得爆出的米花更香更饱满。
[0016]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