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轨枕线翻模结构的制作方法为了满足铁路运输的发展需要,现在使用无砟轨道代替传统轨道,无砟轨道平顺性好,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维修工作少,避免了飞溅道砟,适应列车高速行驶。现阶段无砟铁路轨道中所用的双块式无砟轨道由混凝土支撑层、混凝土道床板、双块式轨枕等几部分组成。双块式轨枕通常在厂房内利用循环生产线生产,生产模具以连续的闭合循环形式运行。在预制件脱模工序后需要将空模具送返,继而在特定场所进行模具清理、喷涂脱模剂、安装绝缘套管、安装钢筋和桁架、挡浆夹安装等工序,在安装绝缘套管的工序中需要将模具翻转,现在所用的方法是:采用一个龙门装置,将电机安装在龙门装置的横梁上,电机的转动轴通过缆绳与吊具总成连接,吊具总成主体两侧的设有可滑动吊钩,电机转动通过吊具总成将吊钩上的模具吊起,然后在进行翻转,这种翻转机构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操作也很复杂,生产成本高,并且由于模具一般有几顿重,操作时不安全,容易发生不安全事故。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横梁的剖视图。其中:1.横梁;2.翻梁;21.第一铰接座;3.夹模机构;31.第一夹紧块;32.第二夹紧块;33.第二液压缸;34.曲臂轴;35.第二连杆;36.第一连杆;4.第一液压缸;41.第二铰接座;5.滚轮;51.立柱;6.模具视频连接线;7.凸销。请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所揭示的是一种轨枕线翻模结构,包括翻梁2和横梁1,所述横梁I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夹模机构3,所述夹模机构3的第一夹紧块31和第二夹紧块32设置在所述横梁的右左两端,所述横梁I右端的下表面与设置在立柱51顶端上的滚轮5接触,所述翻梁2的一端与所述横梁I的左端铰接,所述翻梁2的另一端与第一铰接座21铰接,第一液压缸4铰接在第二铰接座41上,并且所述第一液压缸4的缸杆铰接在所述翻梁2的两端之间。所述夹模机构3还包括第二液压缸33,所述第二液压缸33的缸杆与曲臂轴34铰接,所述曲臂轴3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36和第二连杆35铰接,所述第一连杆36、所述第二连杆35分别与所述第一夹紧块31、所述第二夹紧块32铰接。本实用新型中,包括两个上述结构的轨枕线翻模结构(图中未画出),并且两个这种结构的轨枕线翻模结构同步运行,由于两个这种结构的轨枕线翻模结构操作过程一样,下面只讲述其中一个这种结构的轨枕线翻模结构的操作过程。当运输小车将模具6送到所述横梁I上后,所述第二液压缸33的缸杆推动所述曲臂轴34,所述曲臂轴34通过所述第一连杆36和所述第二连杆,使所述第一夹紧块31和所述第二夹紧块32夹住设置在所述模具6两端的凸销61,从而使所述模具6固定在所述横梁I上。所述第一液压缸4斜向上推动所述翻梁2,由于所述翻梁2与所述横梁I的交接点在所述横梁I的左端,不在所述横梁I的中心,因此,当所述第一液压缸4慢慢地斜向上推动所述翻梁2,所述横梁I的左端升起,由于重力的原因,所述横梁I的右端通过所述滚轮5向右移动,最后直到所述横梁I垂直于地面,所述第一液压缸4停止推动。当需要将垂直于地面的所述横梁I水平放置时,使所述第一液压缸4的缸杆慢慢缩回,由于重力的原因,所述横梁I的右端在所述滚轮5向左移动,直到所述横梁I回落到水平位置。本实施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安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的优点。
轨枕线翻模结构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何德裕, 黄利辉何德裕, 黄利辉杨雪平何德裕, 黄利辉何德裕, 黄利辉O·米尔盖, R·L·M·戈斯米尼O·米尔盖, R·L·M·戈斯米尼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O·米尔盖, R·L·M·戈斯米尼O·米尔盖, R·L·M·戈斯米尼O·米尔盖, R·L·M·戈斯米尼O·米尔盖, R·L·M·戈斯米尼O·米尔盖, R·L·M·戈斯米尼O·米尔盖, R·L·M·戈斯米尼黄振权
专利相关信息
-
李金榜, 钱立新毛绍刚贾亚锋M·J·帕帕克, R·T·史密斯M·J·帕帕克, R·T·史密斯付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