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直肠给药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直肠给药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韩凤云
  • 公开日
    2006年10月11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10月22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10月22日
  • 申请人
    韩凤云
  • 文档编号
    A61M31/00GK2824977SQ20052013395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直肠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管,推药器,安装在插入管与推药器之间的软导管;所说的插入管,前端呈光滑的半球形,后端为一椭圆形挡板,后端内腔的大小应与软导管前头相配合;所说的推药器,由带有刻度并与软导管相连的推药管,插入推药管内的带有橡胶密封圈的推药栓构成;插入管、推药器和软导管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肠给药器,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行业中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直肠给药器,包括插入管,推药器,软导管;插入管前端呈光滑的半球形,推药器带有刻度;插入管、推药器和软导管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会损伤直肠黏膜,便于随时观察内部药量。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行业中。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直肠给药器的制作方法现有的技术中,没有专门的直肠给药器,在临床上,经常需要采用将药物通过肛门送入直肠的给药方法,通常将盛药的瓶颈前端的封口处剪开后,细长的瓶颈作为送药的管道,插入肛门挤出药液,由于瓶颈剪口处较为锋利,在插入过程中,能损伤直肠黏膜,瓶颈处存有的少量空气也能首先被挤入直肠,副作用较大,并且其上没有标明刻度,不能随时控制即时用药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会损伤直肠黏膜、便于随时观察内部药量的直肠给药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直肠给药器,包括插入管,推药器,安装在插入管与推药器之间的软导管;所说的插入管,前端呈光滑的半球形,后端为一椭圆形挡板,后端内腔的大小应与软导管前头相配合;所说的推药器,由带有刻度并与软导管相连的推药管,插入推药管内的带有橡胶密封圈的推药栓构成;插入管、推药器和软导管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本发明直肠给药器,塑料材料应具有无毒、不易弯曲、较好的韧性、不易破碎的特点,有较好的透明度能观察到内容物。软导管一端管壁加厚形成接头用以与插入管后端的插孔接合,另一端直径加粗管壁加厚形成插孔用以与推药器前端的插头接合,配合良好,不能漏液;推药栓置于推药管内也应配合紧密,不漏药液。软导管的作用之一是患者自行给药时自己摸不到推药器的推药拴,无法用力,加接软导管可解决之;作用之二是插入管在肛门内可依直肠走行自动调整角度,避免人为用力或推药器的重力撅压直肠黏膜。本发明直肠给药器,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实施。本发明直肠给药器,与现有的给药器相比,插入管前端呈光滑的半球形,管道光滑,以便于插入肛门内,不会损伤病人直肠黏膜;插入管后端为一椭圆形挡板,以防止插入管完全滑入肛门内。本发明直肠给药器,插入管和推药器透明,推药管有刻度用药量标示,以便于随时观察内部药量,不会将空气带入直肠。
综上所述,本发明直肠给药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会损伤直肠黏膜,便于随时观察内部药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中的插入管示意图;图3是
图1中的推药管示意图;图4是
图1中的推药栓示意图。


图1~图4中,本发明直肠给药器,包括插入管1,推药器2,安装在插入管与推药器之间的软导管3;所说的插入管1,前端呈光滑的半球形a,后端为一椭圆形挡板b,后端内腔的大小应与软导管前头相配合;所说的推药器2,由带有刻度并与软导管相连的推药管2-1,插入推药管内的带有橡胶密封圈2-2的推药栓2-3构成;插入管、推药器和软导管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
本发明直肠给药器,不仅能用于便秘患者,还可用于不愿口服药物的小儿患者,如果某种药物能经直肠黏膜很好地吸收,则可将此种药物的液体剂型,通过直肠给药器送入直肠,完成给药过程,避免了因小儿拒绝口服药物而强行灌药呛入气管的危险。
本发明直肠给药器,有些药物由于经口服能引起胃肠道反应,或由于胃酸的作用降低疗效,如果此药物能经直肠黏膜稳定地吸收,则可将此种药物制成液体剂型通过直肠给药器完成给药过程,非常方便。直肠给药器的问世,将把不常用的直肠给药途径变为较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解决了临床工作中多种因素引起的给药不便。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