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回拉式自毁注射器的制造方法

  • 专利名称
    回拉式自毁注射器的制造方法
  • 发明者
    车林杰
  • 公开日
    2015年3月25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0月23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0月23日
  • 申请人
    山东淄博山川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M5/178GK204219530SQ20142061635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回拉式自毁注射器,包括针头(1)、针座(2)、针筒(7)和推杆(8),针头(1)安装在针座(2)上,针座(2)安装在针筒(7)的药剂出口端,置于针筒(7)内的推杆(8)下部安装胶塞(5),其特征在于推杆(8)下端设有穿过胶塞(5)的倒钩固定部(3),倒钩固定部(3)上固定有向上开口的弹簧倒钩(4),针座(2)上端设有与弹簧倒钩(4)卡固的卡固内腔(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拉式自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钩固定部(3)中部横截面为T形,倒钩固定部(3)的竖直部下端开有通孔,弹簧倒钩(4)穿过通孔固定在倒钩固定部(3)的竖直部上,倒钩固定部(3)下端为与卡固内腔(201)相适应的锥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拉式自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8)在胶塞(5)上方设置圆形挡片(10),圆形挡片(10)上方设置折断口(6),针筒(7)上端口处的内壁上设置限位凸起(9)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拉式自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倒钩(4)为“V”形或半圆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拉式自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座(2)和针筒(7)的药剂出口端过盈配合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拉式自毁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头(1)与针座(2)通过胶黏剂相粘结
  • 技术领域
    [0001]回拉式自毁注射器,属于医疗机械
  • 专利摘要
    一种回拉式自毁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自毁的注射器。回拉式自毁注射器,包括针头(1)、针座(2)、针筒(7)和推杆(8),针头(1)安装在针座(2)上,针座(2)安装在针筒(7)的药剂出口端,置于针筒(7)内的推杆(8)下部安装胶塞(5),其特征在于推杆(8)下端设有穿过胶塞(5)的倒钩固定部(3),倒钩固定部(3)上固定有向上开口的弹簧倒钩(4),针座(2)上端设有与弹簧倒钩(4)卡固的卡固内腔(201)。回拉式自毁注射器采用对称设计方式实现自毁,在注射过程中不会产生停顿,减少了注射病人的疼痛感,并且整理自毁后的注射器时不会被刺伤,成本低,自毁结构简单。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回拉式自毁注射器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回拉式自毁注射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自毁的注射器。 [0002]注射器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一种一次性用具,虽然注射器都规定只能进行一次性使用,但为了真正做到避免注射器多次使用,也有些注射器开始设计加装自毁装置,使注射器在一次使用后,在功能上无法进行再次使用,这就从根源上保证了注射器不再被重复利用。现有的加装自毁功能的一次性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1、再注射并推送时,容易造成停顿,致使注射过程不顺滑,会产生抖动,增加了注射病人的痛苦感;2、采用不对称设计方式实现自毁,设计复杂,大大增加了制作成本。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毁功能、自毁结构简单、制造简单的回拉式自毁注射器。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回拉式自毁注射器,包括针头、针座、针筒和推杆,针头安装在针座上,针座安装在针筒的药剂出口端,置于针筒内的推杆下部安装胶塞,其特征在于:推杆下端设有穿过胶塞的倒钩固定部,倒钩固定部上固定有向上开口的弹簧倒钩,针座上端设有与弹簧倒钩卡固的卡固内腔。在注射器使用后,弹簧倒钩与针座上的卡固内腔牢固的卡在一起,实现注射器的自毁,结构简单。
[0005]优选的,所述的倒钩固定部中部横截面为T形,倒钩固定部的竖直部下端开有通孔,弹簧倒钩穿过通孔固定在倒钩固定部的竖直部上,倒钩固定部下端为与卡固内腔相适应的锥形。倒钩固定部能够对弹簧倒钩限制定位。
[0006]优选的,所述的推杆在胶塞上方设置圆形挡片,圆形挡片上方设置折断口,针筒上端口处的内壁上设置限位凸起。限位凸起能防止在用注射器吸取药剂时,胶塞被拉出针筒内腔。
[0007]优选的,所述的弹簧倒钩为“V”形或半圆弧形。对称的“V”形或半圆形使注射器的注射顺畅,“V”形或半圆弧形的弹簧倒钩与针座内孔采用柔性连接,在注射过程中不会产生抖动。
[0008]优选的,所述的针座和针筒的药剂出口端过盈配合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的针头与针座通过胶黏剂相粘结。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回拉式自毁注射器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1]1、回拉式自毁注射器采用弹簧倒钩和卡固内腔的自毁结构,使用后,弹簧倒钩会卡固在针座的卡固内腔内,实现了注射器的自毁。
[0012]2、倒钩固定部对弹簧倒钩进行限制定位,更好的保证了注射器在使用后的自毁功會K。
[0013]3、推杆上设有折断口,使用者在注射器使用后,将推杆连通针座拉回针筒内腔,将推杆从折断口处折断,使注射器从根源上实现了自毁;折断口设置在推杆靠近下端的位置,需将折断口拉倒针筒上端口的位置才能进行折断,由于卡固内腔和弹簧倒钩的存在,使针座也回到针筒内腔,针头不会伸出针筒,不会刺伤清洁人员。
[0014]4、采用对称的“V”形或半圆形的弹簧倒钩,保证了注射过程的顺滑,弹簧倒钩与针座内孔采用柔性连接,不产生抖动,减少了注射病人的痛苦感。
[0015]5、推杆上的倒钩固定部下端为与针座上的卡固内腔相适应的锥形,注射完成后倒钩固定部的下端锥形与卡固内腔充分接触,使注射器内的药物无残留。
[0016]6、回拉式自毁注射器制作简单,成本低,适合进行大范围的推广。




[0017]图1为回拉式自毁注射器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0018]图2为推杆的俯视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示意图。
[0020]图4为回拉式自毁注射器使用后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0021]图5为回拉式自毁注射器自毁后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0022]图中:1、针头 2、针座 201、卡固内腔 3、倒钩固定部 4、弹簧倒钩 5、胶塞
6、折断口 7、针筒8、推杆9、限位凸起10、圆形挡片。


[0023]图f5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f 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4]回拉式自毁注射器,包括针头1、针座2、针筒7和推杆8,针头I安装在针座2上,针座2安装在针筒7的药剂出口端,置于针筒7内的推杆8下部安装胶塞5。推杆8下端设有穿过胶塞5的倒钩固定部3,倒钩固定部3上固定有向上开口的弹簧倒钩4,针座2上端设有与弹簧倒钩4卡固的卡固内腔201。
[0025]如图1所示:针座2是带阶梯的圆柱状,直径较大的一段内设置圆柱状的卡固内腔201,卡固内腔201底部为锥形。针座2的阶梯处直径较大的一段上设置环绕针座外壁的凸起,凸起用于卡固在针筒7药剂出口端内壁的凹槽内。
[0026]针筒7是一圆柱筒,针筒7靠近药剂出口端的内腔直径较小,针筒7内腔底部设置环绕内壁的凹槽,凹槽用于对针座2的固定。针筒7上端口出设置环绕内壁的限位凸起9。
[0027]限位凸起9也可以是间隔分布在针筒7上端口内壁上的凸起。
[0028]如图广3所示:推杆是横截面为“十”字形的杆状,推杆8上端设置圆形的推手,下端设置圆形挡片10。推杆8上靠近圆形挡片10处设置折断口 6,圆形挡片10下方设置用来安装胶塞5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下方是倒钩固定部3,倒钩固定部3中部的横截面为“T”形,倒钩固定部3的竖直部下端开有通孔,用来安装弹簧倒钩4。倒钩固定部3下端设置与针座2上的卡固内腔201相适配的锥形。
[0029]针头I通过粘胶剂粘结在针座2直径较小的一段,针头I与针座2上的卡固内腔相连通。针座2上的凸起与针筒7药剂进口端的凹槽卡固在一起,将针筒2固定在针筒7的药剂出口端。推杆8的圆形挡片10下方安装胶塞5,胶塞5通过原型挡片10下方的环形凸起固定在推杆8上;“V”形的弹簧倒钩4穿过倒钩固定部3的通孔安装在倒钩固定部3上,“V”形的弹簧倒钩4的开口向上、两端伸出倒钩固定部3。带胶塞5的推杆8位于针筒7的内腔中并可以沿针筒7的内腔滑动。
[0030]弹簧倒钩4也可以是半圆弧状的倒钩。
[0031]如图Γ5所示:注射时,在使用者推力的作用下,弹簧倒钩4轻松卡入针座2的卡固内腔201内,完成注射。由于弹簧倒钩4的存在,需要用更大的力将推杆8拉回,这样针座2就会回到针筒7内,使用者将推杆8从折断口 6处折断,使注射器不能够再次使用,从而达到自毁的目的。
[0032]工作原理及过程:拉动推杆8将药剂吸入注射器的针筒7的内腔内,当把带有胶塞5的推杆8向下推进时,针筒7内的药剂从针头I排出,推杆8的倒钩固定部3下端与针座2的卡固内腔201充分接触,是药剂无残留。药剂充分注射后,弹簧倒钩4轻松进入针座2的卡固内腔201内,而且当推杆8带动弹簧倒钩4向上运动时,弹簧倒钩4与卡固内腔201卡的更加牢固,需要用更大的力将推杆8拉回,这样针座2就会回到针筒7内,使用者将推杆8从折断口 6处折断,使注射器不能够再次被使用,从而达到自毁的目的。由于折断口 6位于推杆8的下端部,在推杆8折断时,针头I不会伸出针筒7,在整理回收注射器时不会刺伤工作人员。
[00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