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自动伞的制作方法图l为本实用新型自动伞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导正套简6、开伞弹费5及下巢4的剖视分解图;图3为组装状态下开伞弹簧5与导正套简6和下巢4处的局剖图。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伞包括中棒l、固定套接在所述中棒1顶部的上巢2、滑 动套接在所述中棒1的中巢3和下巣4,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中巢3和下巢4之间夹置 一套接在所述中棒1的开伞弹黄5。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开伞弹簧5外套接有一导正套简6, 该导正套简6的内腔直径比开伞弹簧5的外径稍大,使得开伞弹簧5与导正套简6内壁之间 可顺滑地相对滑动,同时也可防止开伞弹簧5偏側;同时,所述下巢4的中孔41的直径做得 较大并正好可容纳所述开伞弹簧5及其导正套简6,所述导正套简6的下段向下伸入所述下 巢4的中孔41并与该中孔41滑动配合。在所述中巢3和下巢4之间的距离最大,即伞完全 撑开时,所述导正套简6的下段仍然位于下巢4的中孔41内,这使得所述导正套筒6在任何 时候均能完全遮蔽所述开伞弹簧5可能露出所述下巢4中孔41的上段,不仅可防止开伞弹簧 5偏侧,还使伞骨外形更美观并可防止弹簧夹手。所述导正套简6可采用如下两种结构方式第一种、如图2所示,所述导正套简6顶部沿径向往内延伸有一圈限位内沿61,所述限位内沿61底部与所述开伞弹簧5的顶部接触。第二种、所述导正套筒6顶部固定在所述中巢3的底部。(图中未示出)无论导正套简6采用哪一种结构,均能随中巢3与下巢4之间的距离变化及开伞弹簧5的伸缩而相应沿下巢的中孔上下伸缩,同样可达到防止弹簧偏侧的目的。
自动伞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庄春益, 庄素芬庄春益, 庄素芬蒿玉庭, 黄自力蒿玉庭, 黄自力蒿玉庭, 黄自力蒿玉庭, 黄自力蒿玉庭, 黄自力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蒿玉庭, 黄自力蒿玉庭, 黄自力林俊光, 张荣仁林俊光, 张荣仁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