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腔吸引给药器的制造方法 [0002]耳朵是人体十分重要的一个器官,人们经常会受到耳腔疾病的困扰,如中耳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耳腔疾病,现如今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将耳腔内的脓液和积水清空,后将药物导入耳中用棉球塞住即可。常见的耳腔吸引设备多为较粗的注射针头焊接成的吸引头,吸引头连接膜式电动吸引器,启动膜式电动吸引机,进行操作,这种方式操作过程繁杂,膜式电动吸引器体积较大且动力较大,操作不便且容易对耳朵造成伤害。耳腔疾病一般的给药方式为全身给药或将药物直接倒入耳中,将药物直接倒入耳中,这种方式存在给药不均、药量不可控的缺点,全身给药不仅疗效不理想甚至会造成内脏的负担,上述吸引方式和给药方式都是在黑暗环境下操作,不能准确判断吸引和给药的位置,给治疗过程带来了很多不便。
[0003]为了克服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腔吸引给药器,可以顺利将耳腔中的脓液和积水吸出,并且均匀的对耳腔进行给药,设有聚光灯,有效解决了黑暗环境操作,吸引力度过大,给药不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携带便捷的优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耳腔吸引给药器,主要包括试剂瓶、洗耳球、吸引针管、给药管、电池盒、开关、聚光灯、喷头。所述试剂瓶左右两端延伸有细管,所述吸引针管、给药管连接在试剂瓶左端,所述洗耳球连接在试剂瓶右端,所述电池盒上配有开关且将聚光灯置于试剂瓶瓶身上,所述喷头设置在给药管顶端。
[0006]所述试剂瓶瓶身标有刻度,吸引针管或给药管还有洗耳球处起连接作用的细管设在试剂瓶左右两端,细管与吸引针管、给药管和洗耳球之间采用插接连接或螺纹连接,细管直径与吸引针管或给药管的接口直径与洗耳球顶端小孔直径相同。
[0007]所述试剂瓶为玻璃材质,吸引针管和给药管为塑料材质。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解决了吸引和给药两个问题,只需更换针管和给药管即可,大大提升了治疗效率,减轻了耳腔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不便。
[0009]图1为耳腔吸引给药器的整体示意图;
[0010]图2为给药管的示意图;
[0011]图3为试剂瓶的示意图。
[0012]图中,1-试剂瓶、2-洗耳球、3-吸引针管、4-电池盒、5-开关、6_聚光灯、7_喷头、
8-给药管。
[0013]具体实施方案
[00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如图1、图2所示一种耳腔吸引给药器,主要包括试剂瓶1、洗耳球2、吸引针管3、给药管8、电池盒4、开关5、聚光灯6、嗔头7。
[0015]所述试剂瓶I上标有刻度,可以精确的判断给药量,且为玻璃材质便于清洗消毒,左右两端接有细管,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洗耳球2、吸引针管3和给药管8分别连接在试剂瓶I左右两端,所述吸引针管3、给药管8、洗耳球2与试剂瓶I间采用插接连接或螺纹连接,便于拆卸清洗,试剂瓶I处细管直径与吸引针管3或给药管8的接口直径与洗耳球2顶端小孔直径相同。吸引针管3与给药管8在不同用途时进行替换,吸引针管3与给药管8均为塑料材质,韧性较好,不易折断,减轻了吸引器和给药器本身的重量,减轻了治疗操作者的负担,所述喷头7位于给药管8顶端,所述电池盒4置于试剂瓶I瓶身上,所述开关5置于电池盒4上端,所述聚光灯6置于电池盒4前端,聚光灯6在吸引和给药治疗过程中起到照明作用,给药管8顶端设置喷头7使得给药均匀,在试剂瓶身设置聚光灯,为吸引和给药操作提供了照明装置,提高了吸引和给药的准确性。
[0016]用本实用新型对耳腔疾病进行治疗时,吸引耳腔内的脓液和积水时,先打开聚光灯6,后将吸引针管3置于耳腔内,挤压洗耳球2的底部,在洗耳球2内没有空气后停止对洗耳球2的挤压,脓液和积水通过吸引针管3,进入到试剂瓶I中,完成对耳腔内部脓液和积水的吸引。吸引操作结束后对整个装置进行彻底消毒,防止在给药过程中造成交叉感染,在给药过程中,将吸引针管3拆下,在试剂瓶I内,根据瓶身上的刻度放入一定量的药液或药物粉末,安装上给药管8,先打开聚光灯6将给药管8置于耳腔内,缓慢挤压洗耳球2,待药物完全进入耳腔后,将洗耳球2从与试剂瓶I的连接处移开,完成给药操作,采用洗耳球来提供动力避免了模式电动吸引器动力过大对耳腔造成伤害。
[0017]所述试剂瓶I为玻璃材质、吸引针管3和给药管8为塑料材质。
[0018]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解决了吸引和给药两个问题,只需更换针管或给药管即可,大大提升了治疗效率,减轻了耳腔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不便。
[001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耳腔吸引给药器的制造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乔占清乔占清乔占清乔占清冯磊, 李策王新, 王桂英陈书韧, 张金秀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陈书韧, 张金秀陈书韧, 张金秀J·H·阿伦斯J·H·阿伦斯J·H·阿伦斯J·H·阿伦斯蒂莫·皮沃斯基, 贝恩德·威尔维斯
专利相关信息
-
蒂莫·皮沃斯基, 贝恩德·威尔维斯蒂莫·皮沃斯基, 贝恩德·威尔维斯蒂莫·皮沃斯基, 贝恩德·威尔维斯蒂莫·皮沃斯基, 贝恩德·威尔维斯李军荣李军荣丘云灵, 熊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