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口内咬合记录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口内咬合记录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邓国基
  • 公开日
    2006年12月20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10月31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10月31日
  • 申请人
    邓国基
  • 文档编号
    A61C19/05GK2848163SQ2005201229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口内咬合记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咬合部,其具有一容纳凹片、一固定于该容纳凹片的轴承座及一可在该轴承座上偏转的偏转部;该容纳凹片具有一中央凹部、数个第一区及数个第二区,该轴承座内设有一球状转珠部,可任意偏转,该偏转部是固定于该球状转珠部上且具有数个延伸臂,每一延伸臂的末端对应该第一区处设有一导凹模块,每一导凹模块具有一内凹的导引锥表面及一内凹顶点;一下咬合部,概呈U字形,其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该上表面上设有数个相对应该数个导凹模块的导引凸柱;及数组记录组件,每一记录组件具有一记录杆及一记录块,其中之一设于该上咬合部的相对应的第二区,而另一设于该下咬合部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内咬合记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个独立垫块,分别填满所述导凹模块与相对应的第二区间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内咬合记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不规则垫片,是填满所述导凹模块与相对应的数个第二区间的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内咬合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凹片上穿透一球状凹孔,该球状凹孔周围设有至少两个弹性阻挡件,对应该球状凹孔在所述偏转部上设一球状凸部,使所述偏转部以该球状凸部嵌接于所述容纳凹片的球状凹孔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内咬合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锥表面的斜度是介于1至35度间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科用的口腔咬合记录器,尤其涉及一种能更真实的记录使用者的咬合状态,对日后的假牙制作有极大的助益,可提高记录的精确度,其不会影响原有舌头活动的口内咬合记录器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口内咬合记录器,包括一上咬合部,其有一容纳凹片、一固定于容纳凹片的轴承座及一可在轴承座上偏转的偏转部;容纳凹片有一中央凹部、数个第一区及数个第二区,轴承座内有一球状转珠部,可任意偏转,偏转部固定于球状转珠部上且有数个延伸臂,每一延伸臂的末端对应第一区处有一导凹模块,每一导凹模块有一内凹的导引锥表面及一内凹顶点;一下咬合部,概呈U字形,其有一上、下表面,上表面上有数个相对应数个导凹模块的导引凸柱;数组记录组件,每一记录组件有一记录杆及一记录块。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记录的精确度,其不会影响原有舌头的活动。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口内咬合记录器的制作方法请参阅图13,现有的口内咬合记录器包括一上板81及一下板82,该上板81上设有一可调整伸出长度的铁笔811及数个上固定爪812。该下板82上具有一记录面板821(以蜡、锡薄纸等可记录轨迹的材料)及数个下固定爪822。当使用者的上、下颚咬合时,先固定于中心位置,此时该铁笔811会在该记录面板821上绘出一标点91,如图14A所示。同理,再依序进行下颚的前突移动、右侧移动及左侧移动,即可分别得到如图14B、图14C及图14D的记录结果,此称为哥德弧(gothic arc)描绘,如此,即可记录该使用者的上、下颚在咬合运动时的咬合关系,借此,才能进行后续的假牙制作。
然而,上述的记录方式存在下列缺点1、仅以单点记录。由于只采用一点来记录,对于使用者的上、下颚间的复杂的相对运动,难免无法精确的记录下来,后续的假牙制作常要凭空猜测各部分的移动路径或状态。
2、仅为平面记录。由于人的咬合运动为一复杂的三度空间立体移动关系,既有左右移动亦有上下位置的改变,甚至也略有不规则的微量偏转,若只以单一平面来记录,只能概略记录水平方向的移动关系,无法记录三度空间的立体关系。故后续的假牙制作只能以平均值的方式来推估,所以,日后发生假牙咬合不良的机率大增,轻者使用者感到不舒适,重者使用者觉得非常疼痛而必须重新再制作新的假牙。
3、影响舌头的自然位置。由于下板会压住舌头,造成在记录时使用者并非处于正常的自然咬合状态,所以,所记录的结果当然会与使用者在自然状态下的咬合运动不同,如此,也会发生日后假牙咬合不良的机率大增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口内咬合记录器,其能更真实的记录使用者的咬合状态,对日后的假牙制作有极大的助益,可提高记录的精确度,其不会影响原有舌头的活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口内咬合记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咬合部,其具有一容纳凹片、一固定于该容纳凹片的轴承座及一可在该轴承座上偏转的偏转部;该容纳凹片具有一中央凹部、数个第一区及数个第二区,该轴承座内设有一球状转珠部,可任意偏转,该偏转部是固定于该球状转珠部上且具有数个延伸臂,每一延伸臂的末端对应该第一区处设有一导凹模块,每一导凹模块具有一内凹的导引锥表面及一内凹顶点;一下咬合部,概呈U字形,其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该上表面上设有数个相对应该数个导凹模块的导引凸柱;及数组记录组件,每一记录组件具有一记录杆及一记录块,其中之一设于该上咬合部的相对应的第二区,而另一设于该下咬合部的上表面的预定位置处。
前述的口内咬合记录器,其中还包括数个独立垫块,分别填满所述导凹模块与相对应的第二区间的间隙。
前述的口内咬合记录器,其中还包括一不规则垫片,是填满所述导凹模块与相对应的数个第二区间的间隙。
前述的口内咬合记录器,其中容纳凹片上穿透一球状凹孔,该球状凹孔周围设有至少两个弹性阻挡件,对应该球状凹孔在所述偏转部上设一球状凸部,使所述偏转部以该球状凸部嵌接于所述容纳凹片的球状凹孔上。
前述的口内咬合记录器,其中导引锥表面的斜度是介于1至35度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功效可归纳为1、以多点且立体的方式记录口内的咬合关系。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点以及三度空间的运动轨迹精确记录的方式,大幅提高口内记录的精确性,对于后续的假牙制作有极大的助益。
2、可更换导凹模块。牙医师在临床上视患者的缺牙状况,以及齿槽脊吸收的程度及条件,针对不同使用者选择适合的角度,可供后续排牙时,挑选人工牙齿的咬合平面的上扬角度的重要参考依据,本实用新型以可更换导凹模块的设计,适合各种不同的使用者,故,可提高记录的精确度。
3、不影响原有舌头。本实用新型呈U字形,中央有足够的空间供使用者的舌头自然静置,因此,在这种状态下所取得的口内咬合关系也最接近使用者的实际咬合关系,故,所取得的口内咬合关系真实性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咬合器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偏转部在水平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偏转部在略为倾斜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置于口腔内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凹模块与导引凸柱接触时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记录块上的记录轨迹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定位配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定位配件的示意图
图11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定位配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1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定位配件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记录组件的另一种配置的示意图
图13是现有口内咬合记录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4A、
图14B、
图14C及
图14D是现有口内咬合记录器所记录的轨迹示意图一、二、三及四图中标号说明10上咬合部 11容纳凹片111中央凹部 112第一区
113第二区 114球状凹孔115弹性阻挡件 12轴承座121球状转珠部 13偏转部131延伸臂 132导凹模块132A导引锥表面 132B内凹顶点133球状凸部20下咬合部21上表面 211导引凸柱22下表面 31上石膏模32下石膏模 40记录组件41记录杆 42记录块51独立垫块 52不规则垫片81上板 811铁笔812上固定爪82下板821记录面板822下固定爪91标点 X1、X2、X3间隙P1分离位置 P2卡入位置
请参阅
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口内咬合记录器,包括一上咬合部10、一下咬合部20及数个记录组件40。
该上咬合部10,其具有一容纳凹片11、一固定于该容纳凹片11的轴承座12及一可在该轴承座12上偏转的偏转部13;该容纳凹片11具有一中央凹部111、数个第一区112及数个第二区113。该轴承座12内设有一球状转珠部121,可任意偏转。该偏转部13是固定于该球状转珠部121上且具有数个延伸臂131,每一延伸臂131的末端对应该第一区112处设有一导凹模块132,每一导凹模块132具有一内凹的导引锥表面132A及一内凹顶点132B(参阅图7)。其中,该导引锥表面132A的斜度大约介于1至35度之间,且该导凹模块132可视情况而更换。
此下咬合部20,是概呈U字形,其具有一上表面21及一下表面22,该上表面21上设有数个相对应该数个导凹模块132的导引凸柱211。
实际上,该上咬合部10与该下咬合部20分别置于一使用者的口腔内的上排牙脊及下排牙脊,或是置于由该使用者的口腔内的上排牙脊及下排牙脊翻置出的上石膏模31及下石膏模32。
数个记录组件40,每一记录组件40具有一记录杆41及一记录块42,其中之一设于该上咬合部10的相对应的第二区113,另一设于该下咬合部20的上表面21的预定位置处。
请参阅图2及图3,这三个导凹模块132与相对应的三个第二区113间,分别有三个间隙X1、X2、X3。至少有三种方式可以让该偏转部13的三个导凹模块132定位不动。第一种方式如图9所示,采用三个独立垫块51(厚度可相同或不同),塞在这三个间隙X1、X2、X3中。第二种方式如
图10所示,可为一不规则垫片52,恰好也可塞在这三个间隙X1、X2、X3中。
参阅
图11A及
图11B,该容纳凹片11增设一贯穿的球状凹孔114,且该球状凹孔114的周围装设至少两个弹性阻挡件115,在该偏转部13上设一对应该球状凹孔114的球状凸部133。当该球状凸部133在分离位置P1时,是脱离该球状凹孔114的。
若使用者施力下压,使该偏转部13的球状凸部133强力推开三个弹性阻挡件115而进入该球状凹孔114,当三个弹性阻挡件115回复原位,可将该球状凸部133卡制在该容纳凹片11的球状凹孔114内,即位于卡合位置P2。反之,只要稍用力拔出,亦可回复成
图11B所示的分离位置P1,因此,具有可轻易卡入定位或拔出分离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行口内咬合记录的原理,参阅图6至图8,请患者闭口咬住进行口内记录,此时,导引凸柱211均顶住该导凹模块132的内凹顶点132B,之后进行前突移动、右侧移动及左侧移动。由于导引凸柱211会沿着导引锥表面132A移动,同时四个记录杆41也分别对相对应的记录块42(此时为软质状)进行记录,分别留下三度空间状态的移动轨迹,请患者反覆动作一预定时间后,该记录块42会硬化,即可精确的记录出该患者的实际咬合关系,对于日后假牙制作时的咬合器模拟,非常有帮助。
至于将本实用新型置于一患者口腔中的正中咬合(齿模界简称CO)的操作步骤,与假牙制作的步骤,属于业界的基本知识,在此不赘述。
当然,如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记录组件40的记录杆41与记录块42的位置也可视情形全部对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