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跑步机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跑步机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张书桢
  • 公开日
    2003年1月1日
  • 申请日期
    2001年4月28日
  • 优先权日
    2001年4月28日
  • 申请人
    张书桢
  • 文档编号
    A63B22/00GK2528486SQ0122034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跑步机,其包含有一底座,可平置于地面上,其具有一对相对衬设置的导引槽;一跑步台,其后端具有二脚轮,前段收容于底座间;一顶掣架,其具有相互平行的一主架杆及一副架杆、二分别固定连结该主、副架杆的侧架杆、一固设于该主架杆上的输入件,以及二分别设于该副架杆两侧端的滚轮;该顶掣架枢设于该跑步台上而位于该跑步台的底方;该顶掣架的该二滚轮分别位于该二导引槽中;一直线掣动器,设于该跑步台上,且与该顶掣架的输入件连结;至少一引拉杆,两端分别枢设于该主架杆及该底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座其具有二平行的座杆,而该二导引槽分别开设于该二座杆的前段内侧壁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含有一手扶架,具有二架杆,平行地分别立设于该底座的该二座杆的前段顶面上;一横杆,连接该二架杆;二握把,分别设于该二架杆的顶端;一扣锁,设于一该架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跑步台具有一座框,该座框具有二平行的侧杆,该二侧杆间设置有二辊轮、一绕设于该二辊轮上的跑步轮带、一组以一电动马达为动力且用以驱动该二辊轮转动的驱动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跑步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顶掣架以该主杆的内端分别枢设于该跑步台的侧杆底面所设的枢座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直线掣动器由一马达、一变速输出级件所组成,其中,该变速输出组件具有一传动轴、以及一套设于该输出轴上的从动件,且该传动轴为一导螺杆;该从动件为一螺套;另外,该直线掣动器以其从动件枢设于该顶掣架的输入件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跑步机,其特征在于,其中包含有二该引拉杆,分别以两端枢设于该二座杆的后段内侧壁面上及该主架杆的两端处,各该引拉杆的接近其与所枢接座杆的枢接处,还设有一脚轮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健身器材有关,尤其是关于一种可用以供人体作模拟跑步运动的跑步机,更特别是关于一种可调整跑步台仰角且具有收合功效的跑步机一般跑步机的跑步台,通常其前端枢设于一置该跑步台的底座的二立架间,且于该跑步台的后端底面上设有二可手动调整长度的支脚,并以该二支脚使该跑步台的后端靠置于地面上;调整该二支脚的长度,可调整该跑步台的倾斜角度,供使用者获得不同的运动效果为了增进使用上的便利性,跑步机的制造业开发一种利用电力动力配合连杆机构来调整跑步台倾斜角的跑步机,如
  • 专利摘要
    一种跑步机,包含有一底座,可平置于地面上,具有一对相对衬设置的导引槽;一跑步台;一顶掣架,具有相互平行的一主架杆及一副架杆、二分别固定连结该主、副架杆的侧架杆、一固设于该主架杆上的输入件,以及二分别设于该副架杆两侧端的滚轮;该顶掣架枢设于该跑步台上而位于该跑步台的底方,使其可以该主架杆的轴心为枢转中心而枢摆;该顶掣架的该二滚轮分别位于该二导引槽中,可于各该导引槽中往、复滚移;一直线掣动器,设于该跑步台上,且与该顶掣架的输入件连结,以可掣动该输入件,使该顶掣架作往向或复向的枢摆;至少一引拉杆,两端分别枢设于该主架杆及该底座上。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跑步机的制作方法图1所示,该种常用的跑步机2的构造特征主要是在其跑步台70枢设一组由二连动杆81、一位移杆82、一加强杆83及二滑轮84所组成的连动框架80,并于该跑步机2的底座90上设二用以分别容纳该二滑轮84的滑轨91;又,该底座90上设一用以连结该位移杆82以驱动该连动框架80顶掣该跑步台70扬升的电动掣动器A,且在该底座90与该跑步台70间设二升降杆B。由该掣动器A的驱动及连动框架80与该二升降杆B的配合动作,可调整该跑步台70的倾斜角度,达成电动调整以增进使用便利性的效果。另外,该跑步机2同时具有其跑步台70可收合的效果。上述跑步机经申请人实际测试后,发现其虽然确实具有不须人力调整其跑步台70的功效,然其仍具有因结构设计不当而引发的下列缺失,即一、该跑步机2的电动掣动器A是设置于该跑步机2的底座90上,而位于该跑步机2的底座90与跑步台70间,占用了该底座90用以收容该跑步台70的空间,也使该跑步台70的底方空间减少,故造成该跑步台70倾斜角调整上的限制,限制了该跑步台70的下俯空间。二、由于该跑步机2的掣动器A占用了该跑步台70的底方空间,故该跑步台70于收合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该掣动器A的干涉;因此,该欲收合该跑步台70前,必须先启动该掣动器A将该跑步台70顶升,再予以收合。三、该跑步台70于收合时,该跑步台70是依其与该二连动杆81的枢轴中心为枢转中心向上枢摆,于到达一预定位置后,再与一设在该底座90一预定位置上的锁合件锁合固定,但如此的收合动作,该跑步台70的枢转中心所在位置将会影响该跑步台70是否能顺别与该锁合件对准锁合,若该枢转中心位置过高、过低、过前或过后,都将使得该跑步台70于向上枢摆收合后,无法对准该锁合件,导致该锁合件无法对该跑步台70锁合定位;因此,使用者每次在收合该跑步台70的前,都必须启动该掣动器A,并小心使该掣动器A顶升该跑步台70至一固定位置,传该跑步台70在收合后,能对准该锁合件;此一跑步台70收合前的顶升动作,使得该跑步台的收合作业变得复杂及麻烦。上述的缺失,主要是因该跑步机2的机构设计及构件设置不当所致,如该连劲框架80及该二升降杆B的设置方式导致该电动掣动器A必须设置在该底座90上,并自该跑步台70下方驱动该连动框架80,以至于该跑步台70下方的空间被占用,而阻碍了该跑步台70的倾斜调整、以及收合作业;该跑步台70与该连动框架80及该二升降杆B间仅有单纯的枢接关系,而导致该跑步机2的收合后的停止位置容易受到该跑步台70与该二连动杆81的枢轴所处位置而影响,该跑步台70与该连动框架80、该二升降杆B间的连结关系设计,使得该跑步台70无法依循一固定的路径收合,造成收合后锁合上的困难。本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跑步机,由一具有电动调整其跑步台的倾斜角,且由较佳的机构设计,可避免其掣动器对其跑步台产生干涉,且使其跑步台依固定的路径收合,而利于收合后的定位。为达成上述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跑步机包含有一底座,可平置于地面上,其具有一对相对衬设置的导引槽;一跑步台;一顶掣架,其具有相互平行的一主架杆及一副架杆、二分别固定连结该主、副架杆的侧架杆、一固设于该主架杆上的输入件,以及二分别设于该副架杆两侧端的滚轮;该顶掣架枢设于该跑步台上而位于该跑步台的底方,使其可以该主架杆的轴心为枢转中心而枢摆;该顶掣架的该二滚轮分别位于该二导引槽中,而可于各该导引槽中往、复滚移;一直线掣动器,设于该跑步台上,且与该顶掣架的输入件连结,以可掣动该输入件,使该顶掣架作往向或复向的枢摆;至少一引拉杆,两端分别枢设于该主架杆及该底座上。其中所述的该底座其具有二平行的座杆,而该二导引槽分别开设于该二座杆的前段内侧壁面上。
其中还包含有一手扶架,具有二架杆,平行地分别立设于该底座的该二座杆的前段顶面上;一横杆,连接该二架杆;二握把,分别设于该二架杆的顶端;一扣锁,设于一该架杆上。
其中所述的该跑步台具有一座框,该座框具有二平行的侧杆,该二侧杆间设置有二辊轮、一绕设于该二辊轮上的跑步轮带、一组以一电动马达为动力且用以驱动该二辊轮转动的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的该顶掣架是以该主杆的内端分别枢设于该跑步台的侧杆底面所设的枢座上,使该顶掣架可以该主架杆的轴心为枢转中心而枢摆。
其中所述的该直线掣动器由一马达、一变速输出级件所组成,其中,该变速输出组仲具有一传动轴、以及一套设于该输出轴上的从动件,且该传动轴是一导螺杆;该从动件是一螺套,当该传动轴转动时,由限制该从动件的转动,可使该从动件沿该传动轴的轴向移动;另外,该直线掣动器是以其从动件枢设于该顶掣架的输入件上。
其中包含有二该引拉杆,分别以两端枢设于该二座杆的后段内侧壁面上及该主架杆的两端处,各该引拉杆的接近其与所枢接座杆的枢接处,还设有一脚轮。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下列附图详细说明的,其中
图1是常用跑步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于折除部份构件后的立体图4是图3所示于另一状态下的外观立体图;图5是图3所示的后视图;图6是图5中沿5-5线方向的剖视图;图7-图8是以同于图6方向的剖视方式,分别呈现图3所示的顶升状态;图9是图3所示于图8所示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0-
图11是以同于图6方向的剖视方式,分别呈现图3所示的跑步台的收合状态。
请参阅图2-图6,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跑步机1,包含有一底座10,其具有二平行的座杆11、以及二用以分别连结于该二座杆11的前、后端的连接杆12,其中,该二座杆11的前段内侧壁上各开设一导引增111,且该二导引槽111的位置为相对称的。
一手扶架20,其具有二架杆21,平行地分别立设于该底座10的该二座杆11的前段顶面上;一横杆22,连接该二架杆21;二握把23,分别设于该二架杆21的顶端;一扣锁24,设于一该架杆21上。
一跑步台30,其具有二平行的侧杆31,该二侧杆31间设置有二辊轮32、一绕设于该二辊轮32上的跑步轮带33、一组以一电动马达341为动力且用以驱动该二辊轮32转动的驱动装置34。
一顶掣架40,其具有相互平行的一主架杆41及一副架杆42,二分别固定连结于该主、副架杆41、42两侧的侧架杆43,一固设于该主架杆41上的输入件44,以及二分别设于该副架杆42两侧端的滚轮45;该顶掣架40以该主架杆41的两端分别枢设于该跑步台30的侧杆31底面所设的枢座上,使该顶掣架40可以该主架杆41的轴心为枢转中心而枢摆;该顶掣架40的滚轮45分别位于该二导引槽111中,而可于各该导引槽111中往、复滚移。
一直线掣动器50,由一马达51、一变速输出组件52所组成,其中,该变速输出组件52具有一传动轴521、以及一套设于该传动轴521上的从动件522,且该传动轴521是一导螺杆,该从动件522是一螺套,当该传动轴521转动时,由限制该从动件522的转动,可使该从动件522沿该传动轴521的轴向移动;该直线掣动器50设于该跑步台30上,其从动件522枢设于该顶掣架40的输入件44上。
二引拉杆60,分别以两端枢设于该二座杆11的后段内侧壁而上及该主架杆41的内端处,各该引拉杆60的接近其与所枢接座杆11的枢接处,还设有一脚轮61。
以下,配合图6-
图11说明该跑步机1的使用方式及作动原理如下首先,请参阅图6,在一般使用状态下,该跑步机1的跑步台30由二设于其后端的脚轮35靠置于地面上,且该直线掣动器50的从动件522位于该传动轴521的基部,而该顶掣架40及该二引拉杆60则呈接近水平状地收置于该跑步台30与该底座10间,也因此一状态,使得该跑步台30的前段被收容于该底座10的二座杆11间,其二侧杆31的中段底面靠置于该底座10的后连接杆12上,形成整个跑步台30呈水平状。此时,使用者可站立于该跑步台的跑步轮带33上,并启动该电动马达341以便该跑步轮带33开始绕转,以进行一般的跑步运动。
请参阅图7、图8及图9当使用者欲顶升该跑步台30,使该跑步台30呈仰角状态,以增加运动能量时,可启动该直线掣动器50,使该传动轴521正转而造成该从动件522向该传动轴521的末端移动,进而带动该输入件44扭转该整个顶掣架40产生向下方的枢转,使各滚轮45往各该导引槽111的后端滑移;由该二引拉杆60的引导,可使该顶掣架40向上顶推该跑步台30的前段上升,而令该跑步台30呈仰角倾斜(如图9所示),达到增加使用者运动能量的功效。当然,使用者可由控制该直线掣动器50的掣动方向及掣动行程长短,来控制该跑步台30的倾斜角度。
请参阅图4、
图10及
图11,当使用者不使用该跑步机1时,可以将该跑步台30的后端向上抬升,使该跑步台30靠抵该手扶架20收合,再以设于该手扶架20上的该扣锁24将该跑步台30锁合于该手扶架20上以固定的,以可节省该跑步机1的摆放空间(如图4所示)。而在收合该跑步台30的过程中,由于该直线掣动器50与该顶掣架40的输入件44间呈固定不动的状态,故该跑步台30后端的抬升,将压迫该输入件44带动该整个顶掣架40随著该跑步台30一起以其等与该二引拉杆60的枢轴为中心而向前枢摆,并使该顶掣架40的滑轮朝向该导引槽111的后端滑移,形成该顶掣架40顶推该跑步台30沿该引拉杆60的枢摆轨迹t向上升起(如
图10、
图11所示)。由上述动作可知,该跑步台30于收合时,由于其枢转中心是沿一固定的弯弧路径向上升起,故该跑步台30的收合轨迹是为一固定轨迹。
由以上的结构及动作原理、使用方式的说明,可归纳出该跑步机1的优点如下一、由于该顶掣架40与该引拉杆60的机构形态及结构设计方式,使得该直线掣动可设在该跑步台30上,使该直线掣动器50不会占用该跑步台30底方的空间,故该跑步机1的倾斜角调整及折收,都不会受到该直线掣动器50的干涉。
二、从另一方面来说,该直线掣动器50因设于该跑步台30上,所造成该跑步台30底方空间加大的现象,也可增进该顶掣架40及该二引拉杆60于设计上的自由度。
三、由于该跑步台30的收合轨迹为一固定的轨迹,因此使用者只须自该跑步台30的后端将该跑步向前翻抬,便可使该跑步台30固定路径靠向该子扶架20,并到达一固定位置,供设于该手技架20上的扣锁24锁合固定的,操作上简单且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由于具有较佳的结构及机构设计,而确实可达到其创作目的。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