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跑步机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跑步机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罗昆泉, 廖宏茂
  • 公开日
    2002年5月15日
  • 申请日期
    2001年5月28日
  • 优先权日
    2001年5月28日
  • 申请人
    乔山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3B22/02GK2491062SQ0122132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跑步机,其特征是所述跑步机包括一支撑装置,具有左、右两个支撑架、一连结左、右支撑架的连接杆及一可前后移动的导杆,左、右支撑架具有一可在跑步机使用状态或收折状态下与支撑面接触的一端、一只能在跑步机收折状态下与支撑面接触且向上斜伸的另一端及一由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滑轨,导杆具有分别滑行在左、右支撑架的滑轨内的两个端部;一跑步台,具有一左侧框、一右侧框、一前侧框及一后侧框,左、右侧框分别具有一可供与支撑架另一端铰接的一端形成铰接点,使跑步台能以后侧框置于支撑面,位于可供使用的第一位置,或以铰接点向上翻转,使支撑架的另一端接触支撑面,使跑步台处于收折位置;一升降装置,连结所述导杆与跑步台前侧框,可向上提升或下移前侧框,延长或缩短前侧框与导杆间距,改变跑步台的倾斜角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其特征是升降装置具有一套管、一螺杆及一马达,套管具有一可供与导杆铰接的一端及一可供与螺杆一端螺合的另一端,马达是固定在跑步台前侧框,可驱动螺杆另一端,使螺杆在套管内上、下旋动,可提升或下移前侧框,改变跑步台的倾斜角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其特征是跑步机还具有一呈倒U型的仪表板架,仪表板架具有二锁定杆及二侧杆,锁定杆具有一与支撑架及左右侧框铰接的一端及一向后延伸的另一端,使锁定杆可贴靠在支撑架上,且其中一锁定杆具有一由另一端向前延伸的锁孔,侧杆具有一与锁定杆一端固定的一端及一向上延伸的另一端,另外,跑步台其中一侧框与锁定杆锁孔对应处具有一可前后移动的限位杆,限位杆在跑步台位于使用状态下与锁孔卡止,使仪表板架与跑步台形成连动,或使限位杆在跑步台位于收折状态下脱离锁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跑步机,其特征是跑步台还具有一弹性元件及一控制杆,弹性元件具有一与其中一侧框固定且靠近后侧框的一端及一向前延伸的另一端,控制杆具有一可供与弹性元件、限位杆连接的一端、一向下延伸且可供与支撑面接触的另一端及一与侧框铰接的中间部,使控制杆一端受制于弹性元件的回复力,另一端则可在接触支撑面或脱离支撑面时带动限位杆前、后移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跑步机,其特征是仪表板架还具有至少一压缸,压缸具有一端可供与支撑架连接及一向上延伸并与仪表板架连接的活塞杆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跑步机,特别是指一种可收折且构造简单的跑步机请参阅
  • 专利摘要
    一种跑步机,包括一支撑装置、一跑步台及一升降装置。支撑装置具有二支撑架、一连结左、右支撑架的连接杆及一可前后滑行于支撑架内侧的导杆,跑步台是以左、右侧框前端与支撑架铰接,且升降装置是连接在导杆与跑步台前侧框之间。跑步台在使用状态时以支撑架一端及后侧框置于支撑面,当跑步台形成基本垂直的收折状态时,会向下移动支撑架接触支撑面,且能使导杆滑行并带动升降装置。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跑步机的制作方法图1、图2,已有跑步机包含有一支撑装置1及一跑步台2。支撑装置1有一长方形基座101及一自该基座101向上延伸的倒U型直立架102,跑步台2包含有一前侧框201、一后侧框202、一左侧框203、一右侧框204及一置于该左侧框203和右侧框204间的环带205,左、右侧框203、204有一可供与直立架102铰接的端部。这样,当使用跑步机时,跑步台2以铰接点为轴转动后平置于地面,使用者可在环带205上做跑步运动,当停止使用跑步机时,可向相反方向转动以便将跑步机折叠收存。虽然已有跑步机可以折叠,但其结构设计上仍存有以下缺陷而及待解决由于跑步台2是与直立架102铰接,而直立架102又不具备有足够的支撑稳定度来支撑跑步台2,因此,跑步台2不管在使用状态或收折状态,都必须借助基座101的设置提供跑步台2和直立架102所需的连接和支撑,所以,设计基座101要考虑结构稳定的问题故一般采用厚实且具有相当面积的结构外观,致使跑步机的重量及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能大幅缩减整体重量的跑步机。本实用新型跑步机包括一支撑装置、一跑步台、及一升降装置。支撑装置有可置于支撑面的左、右两个支撑架、一连接左、右支撑架的连接杆及一可前后移动的导杆,左、右支撑架有一可在跑步机使用状态或收折状态下与支撑面接触的一端、一只能在跑步机收折状态下与支撑面接触且向上斜伸的另一端,此外支撑架上还设有滑轨,导杆的二端部分别滑行在左、右支撑架的滑轨内。跑步台具有一左侧框、一右侧框、一前侧框及一后侧框,左、右侧框的一端与支撑架的一端铰接形成铰接点,使跑步台以铰接点为轴顺时针转动后以后侧框置于支撑面,位于可供使用的第一位置,或以铰接点为轴向上翻转,一并向下压迫支撑架的另一端接触支撑面,使跑步台处于收折位置。升降装置连接前述导杆与跑步台前侧框,可向上举升或拉降前侧框,延长或缩短前侧框与导杆的间距,改变跑步台的倾斜角度。跑步台在使用时不需要附加的支撑装置,而仅以支撑架一端及后侧框置于支撑面即可。当跑步台以铰接点为轴向上翻转时,会向下压迫支撑架接触支撑面,形成四点共面的稳固支撑面,导杆沿左、右侧框向前滑行并带动升降装置,最后形成跑步台直立且与支撑架基本垂直的收折状态。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跑步机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一般跑步机的跑步台位于使用状态。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一般跑步机的跑步台位于收折状态。图3是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跑步机的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跑步台与升降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4是一侧视图,说明较佳实施例在使用状态下的整体外观。
图5是一侧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在收折状态下的整体外观。
图6是一侧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跑步台的扬升动作。
参阅图3、图4,本实用新型跑步机包括一支撑装置10、一跑步台20、一升降装置30及一概呈倒U型的仪表板架40,而以下所述的方向是以使用者站在跑步台20上的方向为准。
支撑装置10有可置于支撑面的左、右两个支撑架11、二连结左、右支撑架11的连接杆12、13及一可前后移动的导杆14,左、右支撑架11有一可在跑步机使用状态或收折状态下与支撑面接触的一端111、一只能在跑步机收折状态下与支撑面接触且向上斜伸的另一端112以及由一端111向另一端112延伸且位于支撑架11相对应侧的滑轨113,连接杆12、13分别连结在支撑架11一端111及另一端112,导杆14的二端部141分别滑行在左、右支撑架11的滑轨113内。
跑步台20有一左侧框21、一右侧框22、一前侧框23、一后侧框24、一弹性元件(本实施例采用弹簧)25、一控制杆26及一限位杆27,左、右侧框21、22分别具有一可供与支撑架11的一端112铰接的一端211、221形成铰接点I,弹簧25具有一可供与左侧框21固定的一端251及一沿左侧框21向前延伸的另一端252,控制杆26有与弹簧25一端252连接的一端261、一向下延伸且带有一导轮262可供与支撑面接触的另一端及一可供与左侧框21铰接的中间部263,这样在弹簧25拉力的作用下控制杆26以中间部263与左侧框21铰接处为回转点,带动导轮262顺时针转动。限位杆27有一可供与控制杆26连接端261连接的制动端271、一沿左侧框21向前延伸的卡制端272及一带有长条孔273的杆身,一铆钉274穿经左侧框21并穿置在长条孔273内。
升降装置30有一套管31、一螺杆32及一马达33,套管31有一可供与导杆14铰接的一端311形成回转点II及一可与螺杆32一端螺合的另一端312,马达33固定在跑步台20前侧框23,在马达33的驱动下螺杆32在套管31内上、下旋动,使得前侧框23升起或降下,从而改变跑步台20的倾斜角度。
仪表板架40有二个锁定杆41、二个侧杆42及二个压缸43,锁定杆41有一可与支撑架11铰接及与左右侧框21、22同轴的一端411及一向后延伸的另一端412,使锁定杆41可贴靠在支撑架11上,其中与左侧框21相叠的锁定杆41有一由另一端412向前延伸并与限位杆27卡制端272对应的锁孔413,侧杆42具有可与锁定杆41一端411连接的一端421及向上延伸的另一端422,压缸43有可与支撑架11连接的一端431及一向上延伸并与侧杆42连接的活塞杆432,这样,仪表板架40凭借活塞杆432的支撑保持垂立在支撑架11上的状态。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构造、特征及部件相互关系的说明,参阅图5,当使用者选择折收跑步机时,只须以铰接点I向上翻转跑步台20,此时,控制杆26的导轮262不再受支撑面的挡止,又由于弹簧25的回复力向后牵动控制杆26的连接端261,使控制杆26以中间部263与左侧框21铰接处为回转点顺时针旋动,同时连接端261牵动限位杆27的制动端271,使限位杆27以长条孔273为限向后移动,此时,限位杆27的卡制端272会脱离仪表板架40的锁孔413,使跑步台20与仪表板架40分离形成各自独立的状态,并在跑步台20持续向上翻转时,向下压迫支撑架11一端112,且带动升降装置30随跑步台20转动,使升降装置30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导杆14沿滑轨113向前滑移以弥补跑步台20翻转时产生的位差,当支撑架11的一端112接触地面后,会与两支撑架11形成四点共面的稳固支撑面,使跑步台20形成基本垂直于支撑架11的收折状态。
参阅图4,当使用者以铰接点I向下翻转跑步台20时会一并向上拉动支撑架11一端112向上升移,使支撑架11只以一端111置于支撑面,并同时带动升降装置30随跑步台20转动,升降装置30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导杆14沿滑轨113向后滑移,直至跑步台20以后侧框24接触支撑面,此时,控制杆26的导轮262因受支撑面的挡止,而以中间部263与左侧框21枢结处为回转点逆时针旋动,使连接端261克服弹簧25的弹力,向前推动限位杆27的制动端271,使限位杆27以长条孔273为限向前移动,最后卡制端272穿入卡锁孔413内,此时,跑步机处于使用状态。
参阅图6,当需要调整跑步台20的倾斜角时,利用马达33的转动驱动螺杆32在套筒31中的上、下升降位移,以延长或缩短前侧框23与导杆14的间距,使升降装置30以回转点II调整扬升角度,并带动跑步台20的前侧框23上下调整角度,此时,与跑步台左、右侧框21、22铰接的支撑架11也会上、下调整倾斜位置以配合跑步台20的倾斜角度,且与跑步台20连动的仪表板架40,会随着跑步台20改变倾斜角度而与跑步台20保持固定的角度位置,达到调整跑步台倾斜角度的目的。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跑步机具有如下优点及功能本实用新型跑步台20在使用时仅以支撑架11一端111及后侧框24置于支撑面。当跑步台20处于收折状态时,支撑架11接触支撑面,形成四点共面的稳固支撑面,且升降装置30可以通过导杆14沿左、右侧框21、22向前滑行,一并带动升降装置30,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需要厚重的支撑装置即可达到支撑的目的,因此,不但能大幅缩减整体重量,降低成本,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操作上也相当简单,方便和实用。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