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遮阳功能的玻璃幕墙单体及其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在现代建筑物中,特别是商用楼,大量采用玻璃幕墙结构,此类建筑物从外部看,具有非常整洁、美观的优点。然而,传统的玻璃幕墙都不带遮光装置,而为了遮光,必须在玻璃幕墙的内侧即室内相应的位置安装窗帘等遮光装置。众所周知,在室内加装遮阳帘,不仅会造成整个室内结构的凌乱,影响整体视觉效果,而且还存在费时、费工、费料等诸多问题。
图1是玻璃幕墙单体的主视图。图2是玻璃幕墙单体的俯视图。图3是玻璃幕墙单体的结构分解图。图4是玻璃幕墙单体的局部结构图。图5是遮阳装置的结构分解图。图6是边轨立柱的内部结构分解图。图7是多个玻璃幕墙单体拼装结构的主视图。图8是多个玻璃幕墙单体拼装结构的侧视图。图9是是图7的A-A剖视图。图10是多个玻璃幕墙单体拼装结构的立体图。[0027]图中1-内遮阳装置、2-遮光面料、3-外遮阳装置、4-内边轨立柱、5-外边轨立柱、6-真空玻璃、7-底杆、8-上/下横档、9-装饰板、10-断桥、11-窗罩端盖、12-帘布卷管、13-窗罩、14-窗罩端盖、15-下杆塞、16-橡胶条、17-绕钢丝轮、18-螺栓、19-滑轮、20-底塞、21-滑轮、22-底塞滑轮架、23-导向柱底座、24-钢丝绳、25-导向柱、26-滑轮座、27-滑轮架、28、滚轴、29-导布塞、30-连杆、31-中心条、32-拉簧、33-玻璃挡条、34-压块、35-滑轮、36-滑轮、37-滑轮、38-滑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图1-6显示了具有遮阳功能的玻璃幕墙单体结构,其包括内遮阳装置1、遮光面料2、外遮阳装置3、内边轨立柱4、外边轨立柱5、上/下横档8、真空玻璃6,两条内边轨立柱4竖向平行布设,两者的上端之间安装横向的内遮阳装置1,内遮阳装置I的外侧面与两条内边轨立柱4的外侧面持平。与两条内边轨立柱4相对应的,两条外边轨立柱5也竖向平行布设,两者的上端之间安装横向外遮阳装置3。外遮阳装置3的外侧面与外边轨立柱5的外侧面持平。玻璃幕墙处于安装状态下,内遮阳装置I处于朝向室内一侧,外遮阳装置3处于朝向室外一侧。内边轨立柱4、外边轨立柱5都由型材制成,同侧的内边轨立柱4与外边轨立柱5可拆式连接,结构如下参见图4,外边轨立柱5朝向内边轨立柱4 一侧沿竖向卡接一压块34,压块34正对内边轨立柱4,压块34通过断桥10与内边轨立柱4卡接后,再通过螺栓18将三者进一步固定连接。内边轨立柱4、压块34沿各自的两边卡接玻璃挡条33,两者间相对应的玻璃挡条33之间用于装配真空玻璃6。内遮阳装置I与外遮阳装置3之间还安装有横向的横档8,横档8由型材制成,上横档8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内边轨立柱4、外边轨立柱5的上端固定连接,下横档8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内边轨立柱4、外边轨立柱5的下端固定连接。上横档8的顶面与内遮阳装置1、外遮阳装置3的顶面持平。沿上/下横档8的长度方向,其上下部各形成一道嵌入槽8-1,此嵌入槽用于定位真空玻璃6的上/下边沿。当多个玻璃幕墙组装状态下,上部嵌入槽用于定位上一玻璃幕墙单体的真空玻璃6的下边沿。内遮阳装置I和内边轨立柱4与外遮阳装置3和外边轨立柱5的内部及相互配合结构相类似,下面详述外遮阳装置3、外边轨立柱5的内部结构及两者之间的配合结构。参见图5、6,外遮阳装置3包括一个方形状的窗罩13,窗罩13的两端部各装有一个端盖11、14,内部装有帘布卷管12,帘布卷管12可以采用管状电机来驱动而转动,帘布卷管12外卷绕遮光面料2,遮光面料是帘布的一种,遮光面料2的下边沿固定连接底杆7,底杆7的两端部装有下杆塞15,底杆7的底面还嵌入一条沿其长度方向布设的橡胶条16,橡胶条16局部凸出于底杆7之外。帘布卷管12的两端各装有一个绕钢丝轮17,绕钢丝轮17卷绕钢丝绳24,钢丝绳24伸入处于同侧的外边轨立柱5之内。(单条外边轨立柱5两侧的结构相对称,为了玻璃幕墙组合状态的使用需求。)外边轨立柱5的上下端口分别装有导布塞29、底塞20,导布塞29具有两个缺口,第一个缺口用于穿入钢丝绳24 ;第二个缺口延伸至朝向遮光面料2的一侧边沿,用于穿入遮光面料2的边沿,与此缺口相对应的,外边轨立柱5沿其长度方向形成一道滑槽,此滑槽用于置入遮光面料2的边沿。底塞20固定一个导向柱底座23,导向柱25的下端头固定于底座23之上,导向柱25沿外边轨立柱5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上端为游离端,且此上端的端部正好处于导布塞29的第二个缺口处。遮光面料2的边沿从导布塞29的第二个缺口伸入外边轨立柱5,并外套于导向柱25,遮光面料2能在帘布卷管12的驱动下,沿导向柱25作上下滑动,实现其功能。但,遮光面料2的边沿外套于导向柱25后,其直径要大于外边轨立柱5的滑槽的槽口,从而使遮光面料2的边沿无法脱离出外边轨立柱5之夕卜。此结构使窗帘具有抗风压的性能,在风压下也不会鼓起。导布塞29的第一个缺口之下安装有一个滚轴28。导布塞29的内侧面还连接一根连杆30,连杆30向外边轨立柱5之内延伸,其下端连接滑轮架27,滑轮架27上装有两个滑轮19、38,滑轮19处于滚轴28之下,滑轮38处于滑轮19的外侧下部。滑轮架27的下端还连接拉簧32的上端,拉簧32的下端装有滑轮座26,滑轮座26上装有滑轮35。(注拉簧也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条或者其他具有伸缩功能的弹性件来替代。)底塞20的内侧面装有底塞滑轮架22,此滑轮架22上装有三个滑轮21、36、37,滑轮21处于滑轮38的正下方。钢丝绳24从绕钢丝轮17放出,从导布塞29的第一个缺口伸入外边轨立柱5之内,其首先越过滚轴28,而后向下延伸并越过滑轮19,再向滑轮38方向延伸并越过此滑轮38向下延伸,通过滑轮21后折过360度即向上折回并向滑轮35延伸,通过滑轮35后又折过360度即向下折回并向滑轮36延伸,通过滑轮36后,横向延伸并通过滑轮37后向上延伸,其该端部与底杆7的同侧端部固定连接。此结构能使窗帘在受风压的情况下,仍能自由开合。拉簧即补偿件的补偿原理帘布在完全收卷于卷管的状态下,其卷绕的外径最大;而当其逐渐舒展开时,其卷绕于卷管的外径逐渐变小,从而使其展开的线速度不均匀;反之,其收卷的线速度也不均匀。而,钢丝绳即牵拉绳在卷管上的卷绕或舒展的速度是不变的,这就存在着以下现象帘布的运动是变速的,牵拉绳的运动是匀速的,两者之间存在一个线速度差。而本实用新型的补偿件就起到了补偿该线速度差的作用。外边轨立柱5之内沿其长度方向插入两根中心条31,两根中心条31处于外边轨立柱5滑槽的槽口处,两根中心条31之间的间隙用于穿伸遮光面料2的边沿,帘布能在两根中心条之间的间隙中上下移动但不能脱出。内遮阳装置I和内边轨立柱4的结构参考上述内容,不再详述。此外,外边轨立柱5的外侧面中部形成一条竖向槽,此竖向槽还卡装装饰板9。上述对单个带有遮阳装置的玻璃幕墙的结构予以了详细说明,而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由多个上述的玻璃幕墙单体组装而成的,因此,下面便对组装结构予以说明。图7-10显示了四个玻璃幕墙单体的组装结构。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任意多个玻璃幕墙单体进行组装。参见图7-10,由于内边轨立柱4、外边轨立柱5的两侧结构呈对称状,因此,其分别作为同一排(即横向)相邻两个玻璃幕墙单体的边轨立柱之用。内边轨立柱4、外边轨立柱5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此排相邻的两个玻璃幕墙单体的内遮阳装置1、外遮阳装置5,两者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下一排相对应玻璃幕墙单体的内遮阳装置1、外遮阳装置5。依次排序,向外延伸。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玻璃幕墙内外都带有遮阳装置的结构予以了详细说明。当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本实用新型玻璃幕墙也可以只带有内遮阳装置或外遮阳装置,其结构参考上述实施例。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对以上实施例的变化、变形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具有遮阳功能的玻璃幕墙单体及其组装结构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B·纳格勒刘静, 杨阳刘静, 杨阳刘静, 杨阳王宽, 林学友马宏达, 康可新肖湘东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陈钢夏云, 李铎夏云, 李铎李韧, 刘波付小军付小军
专利相关信息
-
刘泉, 刘道鸣G·帕克, J·奈什G·帕克, J·奈什G·帕克, J·奈什金鑫南金鑫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