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输液器用自动排气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输液器用自动排气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邹小珍
  • 公开日
    2012年8月15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12月20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12月20日
  • 申请人
    邹小珍
  • 文档编号
    A61M5/36GK202376564SQ20112053467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输液器用自动排气装置,包括莫菲氏管,所述莫菲氏管的进液端与出液端分别连接输液滴管和输液管路,所述莫菲氏管内有自动排气组件,其特征在干所述自动排气组件分为上段、中段和下段三个功能段,中段和下段均为管状且有连通的轴向通孔,上段底部为圆形或圆柱体形,将轴向通孔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液器用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排气组件的上段顶部为“Λ”形或“M”形并用于分流药液和击碎药液气泡;中段为ー圆柱体形,其中靠近上段的圆柱体形两侧有两个相互対称的缝沟,与中段轴向通孔相通,形成相连通的气、液通道,靠近下段的圆柱体形外圆周为全封闭状;下段的上端靠近中段部分、中端和下端均为圆柱形、圆台形或其他不规则的圆形,所述下段的上端与莫菲氏管的出液端内壁紧密连接,下段的下端与输液管路紧密连通,下段的中端形成一个位于莫菲氏管出液端外部的定位凸台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液器用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排气组件的下段上端与莫菲氏管的出液端内壁过盈配合,所述自动排气组件的下段下端与输液管路过盈配合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中输液器配件结构设计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输液器用自动排气装置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中输液器配件结构设计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输液器用自动排气装置,包括莫菲氏管,所述莫菲氏管的进液端与出液端分别连接输液滴管和输液管路,所述莫菲氏管内有自动排气组件,所述自动排气组件分为上段、中段和下段三个功能段,中段和下段均为管状且有连通的轴向通孔,上段底部为圆形或圆柱体形,将轴向通孔密封。顶部为“∧”形或“M”形。自动排气组件结构简单,为单一组件,与常规输液器的输液滴管与莫菲氏管两个组件构成本实用新型,无需其他组件的配合或组合即可实现自动排气,简化了输液器的组装工序,降低了费用,适合批量生产。同时,给医疗单位护理人员提供了方便,减少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益。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中医疗单位临床操作的需要,提供一种输液器用自动排气装置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输液器用自动排气装置,包括莫菲氏管,所述莫菲氏管的进液端与出液端分别连接输液滴管和输液管路,所述莫菲氏管内有自动排气组件,所述自动排气组件分为上段、中段和下段三个功能段,中段和下段均为管状且有连通的轴向通孔,上段底部为圆形或圆柱体形,将轴向通孔密封所述自动排气组件的上段顶部为“ A ”形或“M”形并用于分流药液和击碎药液气泡;中段为一圆柱体形,其中靠近上段的圆柱体形两侧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缝沟,与中段轴向通孔相通,形成相连通的气、液通道,靠近下段的圆柱体形外圆周为全封闭状;下段的上端靠近中段部分、中端和下端均为圆柱形、圆台形或其他不规则的圆形,所述下段的上端与莫菲氏管的出液端内壁紧密连接,下段的下端与输液管路紧密连通,下段的中端形成一个位于莫菲氏管出液端外部的定位凸台[0009]所述自动排气组件的下段上端与莫菲氏管的出液端内壁过盈配合,所述自动排气组件的下段下端与输液管路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自动排气组件结构非常简单,为单一组件,与常规输液器所固有的输液滴管与莫菲氏管两个组件构成本实用新型,无需其他另行加工组件的配合或组合即可实现自动排气,简化了输液器的组装工序,降低了制造费用,系批量生产的最佳选择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输液器用自动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莫菲氏管的上端、下端分别与进液软管、出液软管连通,在输液之前,或在输液瓶 内的液体输完后,为防止莫菲氏管内的空气进入血管造成医疗事故,常规操作是,或将莫菲氏管倒置,排出其中的空气,或将莫菲氏管将上端打折夹住,并握于手中,由注射器针头排出气体。为防止此输液之前或者输液瓶内的液体输完后,由于操作不当或操作不及时,使得莫菲氏管内的空气进入血管,造成医疗事故,专利号为2005200814650 . 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 一种具有内导杆的莫菲氏管”,该实用新型专利中,在莫菲氏管的上部具有上导管,下部具有下导管,上下导管通过液孔与莫菲氏管的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在莫菲氏管内具有一个固定导杆,在导杆上配合一个阀板。当输液瓶内的液体滴完以后,阀板沿内导杆下落,将下导管封闭,将空气隔绝,停止输液,当更换新的液体瓶以后,按常规操作,只需将下导管挤压一下,使得阀板克服初始的压力即可继续进行输液。该实用新型的不足之处在于,它还是需要人为的排气。因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中医疗单位临床操作的需要,有必要设计一种输液器用自动排气装置,装配在输液器上用于临床,一方面旨在提高医疗单位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强度,另一方面旨在输液器生产厂家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工作强度且易于规模化生产。
同时,该实用新型的使用给医疗单位护理人员提供了方便,减少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 Mo图1-1为本实用新型输液器用自动排气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图1-2为图1-1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1中自动排气组件外观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左视图。图1-5为图1-3的仰视图。图1-6为图1-3的俯视图。图2-1为本实用新型输液器用自动排气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二。图2-2为图2-1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3为图2-1中自动排气组件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4为图2-3的左视图。图2-5为图2-3的仰视图。图2-6为图2-3的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一种输液器用自动排气装置,包括莫菲氏管5,所述莫菲氏管5的进液端与出液端分别连接输液滴管6和输液管路4,所述莫菲氏管5内有自动排气组件,所述自动排气组件分为上段I、中段2和下段3三个功能段,中段2和下段3均为管状且有连通的轴向通孔7,上段I底部为圆形或圆柱体形,将轴向通孔7密封。所述自动排气组件的上段I顶部为“八”形或“M”形并用于分流药液和击碎药液气泡;本实施例中,自动排气组件的上段I顶部为“A”形,中段2为一圆柱体形,参见图1-5,可看出中段2为一圆柱体形,其中靠近上段I的圆柱体形两侧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缝沟8,与中段2轴向通孔7相通,形成相连通的气、液通道,靠近下段3的圆柱体形外圆周为全封闭状;下段3的上端(靠近中段部分)、中端和下端均为圆柱形、圆台形或其他不规则的圆形,所述下段3的上端与莫菲氏管5的出液端内壁紧密连接,下段3的下端与输液管路4紧密连通,下段3的中端形成一个位于莫菲氏管5出液端外部的定位凸台。所述自动排气组件的下段3上端与莫菲氏管5的出液端内壁过盈配合,所述自动排气组件的下段3下端与输液管路4过盈配合。[0029]药液经输液器瓶塞穿刺器、上输液管路、输液滴管6等组件流入本实用新型的莫菲氏管5中,自动排气组件的上段I接触药液后,顶部的“A”形或“M”形对药液进行分流和击碎药液中的气泡,使分流后的药液和含有小气泡的药液沿着自动排气组件中段2无缝沟的两侧流下或散射到莫菲氏管5的管壁和底部,避免药液直接沿着中段2的缝沟8顺流倾泻堵塞缝沟8及破坏缝沟8附近的已经形成的药液液面张力。随着莫菲氏管5内药液液面的逐惭上升,莫菲氏管5内形成正压,将管内的空气经相连通的气、液通道排出,当药液面快接近自动排气组件的上段时,液面将气、液通道堵塞,莫菲氏管5内的正压加上液体内部压强的作用,将缝沟8附近的药液液面张力破坏,药液就沿着气、液通道,经输液管路4流出,即可正常输液。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自动排气组件结构非常简单,为单一组件,与常规输液器所固有的输液滴管与莫菲氏管两个组件构成本实用新型,无需其他另行加工组件的配合或组合即可实现自动排气,简化了输液器的组装工序,降低了制造费用,系批量生产的最佳选择。同时,该实用新型的使用给医疗单位护理人员提供了方便,减少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益。可以进行标准化推广,批量生产。 实施例二 参见图2-1,图2-2,图2-3,图2-4,图2-5,图2-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相同之处不赘述,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的自动排气组件的上段I顶部为“M”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