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基于有效击球区设计的乒乓球异型拍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基于有效击球区设计的乒乓球异型拍制作方法
  • 发明者
    胡成忠
  • 公开日
    2010年6月16日
  • 申请日期
    2009年5月25日
  • 优先权日
    2009年5月25日
  • 申请人
    易玮
  • 文档编号
    A63B59/04GK201505415SQ20092005717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一种基于有效击球区设计的乒乓球异型拍,其具有拍体和拍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拍体大体呈椭圆状,所述拍柄的中心线的延长线将所述的拍体分成大小不等的上区域和下区域,所述上区域最宽处的宽度与所述下区域最宽处的宽度的比值在1.8∶3~2.2∶3之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效击球区设计的乒乓球异型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区域具有上顶部和两腰部,所述上顶部的轮廓线为光滑的弧形线,所述的两腰部为前腰和 后腰,前腰和后腰的轮廓线均为弧形线,所述上顶部的轮廓线和两腰部的轮廓线均光滑过 渡;所述下区域具有下底部和两腰部,所述下底部的轮廓线为光滑的弧形线,所述的两腰 部为前腰和后腰,前腰和后腰的轮廓线均为弧形线,所述下底部的轮廓线和两腰部的轮廓 线均光滑过渡;所述上区域最宽处的的宽度W1与所述下区域最宽处的的宽度W2的比值wi W2为2 3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有效击球区设计的乒乓球异型拍,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区域的前腰最前端的端点在该前腰的弧形线上的切线和所述拍柄的中心线的延长线的平行线之间具有夹角a ;所述上区域的后腰的弧形线和下区域的后腰的弧形线与所述拍柄 的中心线三者相交成一交点,所述交点在所述下区域的后腰的弧形线上的切线和所述拍柄 的中心线之间具有夹角P,所述夹角a和夹角|3相等,均在75 85°之间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乒乓球拍,具体是指一种基于有效击球区设计的乒乓球异型拍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效击球区设计的乒乓球异型拍,其具有拍体和拍柄,所述拍体大体呈椭圆状,所述拍柄的中心线的延长线将所述的拍体分成大小不等的上区域和下区域,所述上区域最宽处的宽度与所述下区域最宽处的宽度的比值在1.8∶3~2.2∶3之间。本实用新型异型拍拍面积显著减小,使挥拍阻力下降,击球速度明显加快。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有效击球区设计的乒乓球异型拍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有效击球区设计的乒乓球异型拍的制作方法现有乒乓球拍中,最常见的是如图1所示的直拍和如图2所示的横拍,其具有拍体 和拍柄3,图中网格区域为拍体的甜区,也即是有效击球区。从现有乒乓球拍与握拍法决定 了实际使用中,甜区并非沿拍体中心线对称分布,而是约1/3区域面积在拍柄中心线上方, 约2/3区域面积在拍柄中心线下方,并且甜区轮廓为弧形线,以图1所示的直拍为例,其拍 体长边L为16cm,短边H为12. 5cm,拍面积约为200cm2,经多次击球对攻试验,观察胶面击 球所留下的痕迹,经过初步统计处理,得出甜区面积约为120cn^,非甜区的比例高达40%左 右,而这些无效区域的存在,增大了球拍面积,带来如下几个缺陷其一 球拍击球中阻力 增大、速度下降;其二 球拍重量加大,减少手腕旋转的灵活性;其三增加拍用耗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有效击球区设计的乒乓球异型拍,其具有拍体和拍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拍体大体呈椭圆状,所述拍柄的中心
线的延长线将所述的拍体分成大小不等的上区域和下区域,所述上区域最宽处的宽度与所
述下区域最宽处的宽度的比值在1.8 : 3 2.2 : 3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异型拍,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球拍,其甜区下移,整个拍体的形状和现 有技术中球拍的甜区基本吻合,符合球拍的优化设计。 所述上区域具有上顶部和两腰部,所述上顶部的轮廓线为光滑的弧形线,所述的 两腰部为前腰和后腰,前腰和后腰的轮廓线均为弧形线,所述上顶部的轮廓线和两腰部的 轮廓线均光滑过渡;所述下区域具有下底部和两腰部,所述下底部的轮廓线为光滑的弧形 线,所述的两腰部为前腰和后腰,前腰和后腰的轮廓线均为弧形线,所述下底部的轮廓线和 两腰部的轮廓线均光滑过渡;所述上区域最宽处的的宽度W1与所述下区域最宽处的的宽
度W2的比值wi : W2在i.9 : 3 2. i : 3之间,优选为2 : 3。 所述下区域的前腰最前端的端点在该前腰的弧形线上的切线和所述拍柄的中心 线的延长线的平行线之间具有夹角a ;所述上区域的后腰的弧形线和下区域的后腰的弧 形线与所述拍柄的中心线三者相交成一交点,所述交点在所述下区域的后腰的弧形线上的 切线和所述拍柄的中心线之间具有夹角P,所述夹角a和夹角|3相等,均在75。 85° 之间,优选为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实用新型异型拍拍面积显著减小,使挥拍阻力下降,击球速度明显加快。
(2)由于击球力度大小,主要靠球手发力和球拍底板的弹性,基本与球拍面积、重 量无关,因此本实用新型异型拍与同等材质的现有技术中的球拍相比,面积小、重量轻,使挥拍的技术动作更易流畅发挥,尤其在旋转方面。 (3)本实用新型可节约制作球拍的木材,也减少所需贴附的胶皮和海绵的面积,降 低成本的同时还有利于环保。 (4)本实用新型异型拍拍柄中心线将拍体分成上、下两部分,面积为上小下大,约 1/3区域面积在拍柄中心线上方,约2/3区域面积在拍柄中心线下方,有利于重心下移及甜 区比例增大。
以下结合附图和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直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网格所示部分为球拍的甜区; 图2是现有技术中横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网格所示部分为球拍的甜区;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异型拍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的一种基于有效击球区设计的乒乓球异型拍,其具有拍体和拍柄3,拍 体大体呈椭圆状,拍柄的中心线的延长线将拍体分成大小不等的上区域1和下区域2,上区 域1和下区域2的宽度也不等。 上区域1具有上顶部和两腰部,上顶部的轮廓线为光滑的弧形线,两腰部为前腰 la和后腰lb,前腰la和后腰lb的轮廓线均为弧形线,上顶部的轮廓线和两腰部的轮廓线 均光滑过渡;下区域2具有下底部和两腰部,下底部的轮廓线为光滑的弧形线,两腰部为前 腰2a和后腰2b,前腰2a和后腰2b的轮廓线均为弧形线,下底部的轮廓线和两腰部的轮廓 线均光滑过渡;上区域最宽处的的宽度W1与下区域最宽处的的宽度W2的比值为2 : 3。 下区域l的前腰最前端的端点A在该前腰的弧形线上的切线和拍柄3的中心线的 延长线的平行线之间具有80。的夹角a ;上区域l的后腰的弧形线和下区域l的后腰的弧 形线与拍柄的中心线三者相交成一交点B,交点B在下区域的后腰的弧形线上的切线和拍 柄的中心线之间具有夹角P,夹角a和夹角|3相等,也为80。,也即本实施例中,整个拍 体是在一个长边Ll为16cm,最大高度HI为9. 5cm,内角为80°的菱形(图3中虚线所示部 分)范围内,上、下两条边为弧度较小,左、右两边弧度较大的椭圆形拍体的异型拍,该异型 拍最上端的点、最下端的点、最前端的点和最后端的点分别与菱形的四条边相交,并且该菱 形的四条边分别是上述四个端点在其所在的弧形线上的切线。 经计算得出,本实施例的异型拍,拍面积为144cm2,约1/3区域面积在拍柄中心线 上方,约2/3区域面积在拍柄中心线下方,其中甜区面积为122cm2,占拍面积的85%,与传 统拍的甜区面积基本持平(如前文背景技术中所述,常规拍甜区面积约为120cm2)。 本实施例中,上区域最宽处的的宽度W1与下区域最宽处的的宽度W2的比值
wi : W2可在i.8 : 3 2.2 : 3之间取值,优选范围为i. 9 : 3 2. i : 3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夹角a和夹角p也可在75° 85°之间取值。 本实施例中,上区域最宽处的的宽度W1指的是拍体最上端的点到拍柄的中心线
的延长线的距离,下区域最宽处的的宽度W2指的是拍体最下端的点到拍柄的中心线的延
长线的距离。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