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水蜜桃专用肥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水蜜桃专用肥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汪孙军, 沈其荣, 陆建明
  • 公开日
    2012年11月7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7月16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7月16日
  • 申请人
    江阴市联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C05G1/00GK102765982SQ2012102449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水蜜桃专用肥,其特征是所述水蜜桃专用肥包括有机肥和化肥,有机肥为腐熟后的牛粪和砻糠粉,所占质量百分比为70 75%,化肥所占质量百分比为25 30%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蜜桃专用肥,其特征是所述化肥包括硫酸铵、磷酸一铵、硫酸钾、硫酸锌、硫酸锰和硼肥,其中硫酸铵所占质量百分比为10 13%,磷酸一铵所占质量百分比为2 3%,硫酸钾所占质量百分比为6 8%,硫酸锌所占质量百分比为1%,硫酸锰所占质量百分比为1%,硼肥所占质量百分比为2%0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蜜桃专用肥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水蜜桃专用肥,包括有机肥和化肥,有机肥为腐熟后的牛粪和砻糠粉,所占质量百分比为70 75% ;化肥包括硫酸铵、磷酸一铵、硫酸钾、硫酸锌、硫酸锰和硼肥,其中硫酸铵所占质量百分比为10 13%,磷酸一铵所占质量百分比为2 3%,硫酸钾所占质量百分比为6 8%,硫酸锌所占质量百分比为1%,硫酸锰所占质量百分比为1%,硼肥所占质量百分比为2%0发酵腐熟的过程如下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水蜜桃专用肥的制作方法桃树生长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微酸性至中性,即一般pH 5 6生长最好,最利于桃树生长。目前,由于果农在桃树上大量使用化肥,导致桃园土壤偏酸(pH < 4),严重影响桃树的生长,使土质坚硬,不利于根系进行呼吸和吸收养分。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调节土壤酸化、改善土壤结构,保证土壤疏松的水蜜桃专用肥。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蜜桃专用肥,所述水蜜桃专用肥包括有机肥和化肥,有机肥为腐熟后的牛粪和砻糠粉,所占质量百分比为70 75%,化肥所占质量百分比为25 30%。本发明水蜜桃专用肥,所述化肥包括硫酸铵、磷酸一铵、硫酸钾、硫酸锌、硫酸锰和硼肥,其中硫酸铵所占质量百分比为10 13%,磷酸一铵所占质量百分比为2 3%,硫酸钾所占质量百分比为6 8%,硫酸锌所占质量百分比为1%。,硫酸锰所占质量百分比为1%。,硼肥所占质量百分比为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水蜜桃专用肥PH值在7. 5 8. 5,可有效调节土壤酸化问题;有机质含量丰富,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保证土壤疏松,增强桃树根系活力;肥料元素全面,除含有氮、磷、钾外,还含有桃树必需的锌、锰、硼等微量元素。 I)、原、辅材料混合搅拌将牛粪添加25% 30%的秸杆或砻糠粉,接入发酵腐熟菌种,按每三吨有机固体废弃物植入发酵菌剂一公斤。将这些物料搅拌均匀后堆成条垛(含水率60% 65%),宽度为2. 8 3米,高度约在I. 2 I. 4米左右。2)、堆料测温从物料堆砌好后每天上午8 :30,中午12 :30,下午4 :30按时测定堆料温度和水分,并作好准确记录,制作温度和水分变化曲线。用于下道工序的依据。3)、翻抛根据测温的结果,当升温停顿或有下降趋势时,及时用翻抛机翻抛,要求上层及表面翻入底部及中心部位。翻抛要细致,彻底翻透,以达到粉碎、充氧,促进微生物繁殖及挥发水分的作用。堆砌后翻抛要及时,每隔48小时翻一次,高温可持续15天以上,通过持续高温及翻抛增加水分的蒸发量使堆料的含水率在40% 50%。4)、后熟堆砌发酵熟化15-20天后,将堆料放置于半成品库,堆放15-20天,使物料完全腐熟后的牛粪、砻糠粉作为有机原料。腐熟后的牛粪和砻糠粉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保证土壤疏松,增强桃树根系活力,同时也有效调节土壤酸化问题,使PH值在7. 5 8. 5 ;另外微量元素锌、锰、硼的添加使营养成分更加均衡,满足桃树生长的 需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蜜桃专用肥,所述水蜜桃专用肥包括有机肥和化肥,有机肥为腐熟后的牛粪和砻糠粉,所占质量百分比为70~75%,化肥所占质量百分比为25~30%。本发明水蜜桃专用肥pH值在7.5~8.5,可有效调节土壤酸化问题;有机质含量丰富,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保证土壤疏松,增强桃树根系活力;肥料元素全面,除含有氮、磷、钾外,还含有桃树必需的锌、锰、硼等微量元素。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