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具排水结构的伞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具排水结构的伞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李允兴
  • 公开日
    2008年7月23日
  • 申请日期
    2007年3月23日
  • 优先权日
    2007年3月23日
  • 申请人
    李允兴
  • 文档编号
    A45B25/00GK201088209SQ2007200681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 一种具排水结构的伞,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伞具,其包括有一伞中棒、数根伞骨、一伞布及一伞尾,伞中棒成型为一长杆状,每根伞骨的一端呈放射状环设于伞中棒一端的周围,伞布中央贯穿有一穿孔,伞中棒的一端面止撑于伞布一侧中央的穿孔周围,伞骨的另一端固设于伞布周缘,伞尾成型为一柱体且于一端面上突伸有一螺柱,螺柱贯穿伞布中央的穿孔并与伞中棒端面相互结合;一外垫圈,其设于伞尾与伞布之间,中央贯穿成型有一穿孔,一侧面上设有数条凸肋;一内垫圈,设于伞中棒端面与伞布之间,其包括一上垫片、一下垫片、数条凸肋及一凸环,上垫片与下垫片为间隔设置且中央分别贯穿有一穿孔,于其相对的侧面上间隔设有数条连接该两垫片的凸肋,上垫片的另一侧面上环绕穿孔周围设有一凸环,凸环端面边缘间隔设有凹口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排水结构的伞,其特征在于外垫圈的凸肋 底靠于伞尾的一端面,于外垫圈、伞尾及任意两相隔的凸肋间形成水流通 道3. —种具排水结构的伞,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伞具,其包括有一伞中棒、数根伞骨、 一伞布及一伞尾,伞中棒成 型为一长杆状,每根伞骨的一端呈放射状环设于伞中棒一端的周围,伞布 中央贯穿有一穿孔,伞中棒的一端面止撑于伞布一侧中央的穿孔周围,伞 骨的另一端固设于伞布周缘,伞尾成型为一柱体,且于一端面的中央成型 为一螺孔;一外垫圈,其设于伞尾与伞布之间,中央成型为一凹槽,且该凹槽的 两侧面上分别突伸有一螺柱,位于凹槽中的螺柱穿设伞布并与伞中棒端面 相互结合,另一侧面上的螺柱固设于伞尾的螺孔中;一内垫圏,设于伞中棒端面与伞布之间,其包括一上垫片、 一下垫片、 数条凸肋及一凸环,上垫片与下垫片为间隔设置且中央分别贯穿有一穿孑L,于其相对的侧面上依适当间隔距离设有数条连^该两垫片的凸肋,上垫片的另 一 侧面上环绕穿孔周围设有 一 凸环,凸环端面边缘间隔设有凹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排水结构的伞,其特征在于外垫圈外周缘 的侧面至中央凹槽贯穿有数个水流通道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具排水结构的伞,其特征在于该由凹槽 中突伸的螺柱环设有 一挡片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排水结构的伞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排水结构的伞,其伞中棒端面设有内垫圈、伞布、外垫圈及贯穿各构件固定在伞中棒的伞尾等,于伞尾与伞布设有一外垫圈,以及伞中棒顶端与伞布设有一内垫圈,两垫圈的中央皆有穿孔,且于一侧面上成型有凸肋以形成有水流通道,使得当伞尾朝下,而水流入雨伞内部且蓄积于伞中棒顶端时,可让水经由内垫圈凸肋间的水流通道流入内垫圈与外垫圈的穿孔,最后由外垫圈凸肋间的水流通道流至雨伞外部,避免因水蓄积于雨伞内部而造成伞中棒生锈。
  • 技术背景
    伞是为一种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的用品,请参阅图9所示,伞具50 主要包含一伞中棒51、多数根伞骨52、 一伞布53及一伞尾54,其中每根 伞骨52的一端呈放射状装设于伞中棒50 —端的周围,伞布53铺设于伞 骨52上,可利用伞骨52将伞布53撑开,伞尾54装设于伞布53的另一 侧面,以伞尾54—端面的凸杆贯穿伞布53,并使伞尾54的凸杆与伞中棒 51相互固设,让伞具50的各构件组合为一体伞具50于晴天时使用,可阻挡阳光直接照射,于雨天时使用,可避 免雨水淋湿,唯当雨天使用后,将伞布53收起,伞尾54朝下方欠置时,雨 水容易沿伞布53边缘流入伞具50内,蓄积于伞中棒51与伞骨52的交接 处,未能及时快速的排出,此时若伞中棒51及伞骨52的材质为金属时, 则容易造成伞中棒51及伞骨52生锈,降低伞具50的使用寿命,故现有 的伞具50在使用上却有其可改善的处发明内容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失,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排水结构的 伞,其于伞中棒与伞布间,及伞尾与伞布间分别加入一垫圏,垫圏上设有 凸肋,使伞中棒与伞布间,及伞尾与伞布间形成水流通道,让伞内的水可 以经由此水流通道流到伞外部,不会蓄积于伞内部,以减少伞中棒及伞骨 生锈的机会为达到前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设计一具排水结构的伞, 其包含一伞具、 一外垫圈及一内垫圏,其中该伞具包含有一伞中棒、多数4艮伞骨、 一伞布、 一伞尾及一装饰片, 伞骨的一端呈放射状装设于伞中棒一端的周围,伞布中央成型有一穿孔, 且伞布铺设于伞骨上,装饰片中央亦有一穿孔,设于伞布外侧的中央,以伞尾一端面上的螺柱依序贯穿装饰片、伞布中央的穿孔及伞中棒;该外垫圏设于伞尾及装饰片之间,其中央成形有穿设伞尾端面螺柱的 穿孔,与伞尾端面相对的側面上设有复数条凸肋且^氐靠于伞尾端面,使外 垫圈与伞尾间形成可以让水流过的水流通道;该内垫團设于伞中棒与伞布之间,包含有上垫片、下垫片、凸肋及凸 环,其上垫片及下垫片中央成形有穿孔,该两垫片为间隔设置,且于其相 对的側面上以数条凸肋相接,使两垫片间形成水流通道,上垫片另一侧面 的穿孔周围环绕有一凸环,凸环边缘依适当间隔距离设有凹口,使凸环依 序贯穿伞布、装饰片及外垫圏的穿孔,并以外垫圈的穿孔套于伞尾的螺柱 外侧,使凸环抵靠于伞尾设有螺柱的端面上,而下垫片的另一侧面则抵靠 于伞中棒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水流入伞具内部,而随着使用者将伞布收 起,伞尾朝下放置时,水也逐渐蓄积于伞布中央与伞中棒一端的交接处, 此时水可以顺着内垫圏的水流通道,流经内垫圈的穿孔与凸环至外垫圏, 最后由外垫圏的水流通道流出伞具的外部,由于流至伞内部的水可顺畅且 快速的经由水流通道流至伞外部,而未长时间蓄积在伞中棒与伞骨间,故 确实可防止伞具生锈附图简述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具排水结构的伞的制作方法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份组件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份组件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垫圈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部份组件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 一 实施例的部份组件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部份组件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9为现有4支术的立体透视图。参阅困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排水结构的伞,其包含一伞具10、 一 外垫圈20及一内垫圈30,其中伞具10包括有一伞中棒11、多数根伞骨12、 一伞布13、 一伞尾14 及一装饰片15,伞中棒11成型为一长杆状,于其一端面上设有螺孔,每 根伞骨12的一端呈放射状环设于伞中棒11设有螺孔的一端的周围,伞布 13为一可防水的布面,于其中央贯穿有一穿孔,使伞中棒ll环设有伞骨 12的一端面止撑于伞布13 —侧中央的穿孔周围,伞骨12的另一端固设于 伞布13周缘,使伞骨12得以将伞布13以伞中棒11为中心收合或撑开, 装饰片15设于伞布13的另一侧,成型为一环状,中央有一穿孔,使该穿 孔与伞布13中央的穿孔相对,伞尾14成型为一柱体,于其一端面上突伸 有一螺柱140,以该螺柱140依序贯穿装饰片15及伞布13中央的穿孔, 而固设于伞中棒11的螺孔中,而装饰片15是作为伞尾14与伞布13间的 緩冲垫,使伞尾14与伞布13的接触面更紧密。请参阅图2所示, 一外垫圈20,其设于伞尾14与装饰片15之间,其 中央贯穿有一穿孔22, —侧面上依适当间隔距离设有数条凸肋21,外垫 圈20的穿孔22套设伞尾14的螺柱140,使设有凸肋21的该侧面抵靠于 伞尾14一端面,且外垫圈20、伞尾14及任意两相隔的凸肋21间形成水 流通道。进一步参阅图3所示, 一内垫圈30,设于伞中棒11端面与伞布13 之间,其包括一上垫片31、 一下垫片32、数条凸肋33及一凸环34,上垫 片31与下垫片32中央贯穿有一穿孔35,该两垫片31, 32为相隔设置, 且于其相对的側面上依适当间隔距离设有数条凸肋33,凸肋33连接上垫 片31及下垫片32,使上垫片31、下垫片32A任两相隔的凸肋33间形成 水流通道,上塾片31的另一侧面上环绕穿孔35周围设有一凸环34,凸环 34端面边缘依适当间隔距离设有凹口 340。安装时,伞尾14上的螺柱140依序贯穿外垫圏20、装饰片15、伞布 13及内垫圈30,并固设于伞中棒11端面的螺孔中,而凸环34则依序贯 穿伞布13、装饰片15及外垫圈20的穿孔22,并以穿孔35套于伞尾14 的螺柱140外侧,使凸环34抵靠于伞尾14的一端面。请参阅图4所示,当伞尾14朝下而水蓄积于伞中棒11、内垫圈30 及伞布13交接处时,水可以顺着内垫圉30中的水流通道流经穿孔35及 凸环34到达外垫圏20,再经由凸环34的凹口 340及外垫圈20的水流通 道流至伞具10外部,达到排水顺畅且防止伞中棒11及伞骨12生锈的目的。另外参阅图5-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构造是针对伞尾 14及外垫圏20改变设计,即于所设计的伞尾14A—端面的中央成型有一 螺孔141,外垫圈40—侧面的中央形成一凹槽42,由外垫圈40外周^彖的 侧面至中央凹槽42依适当距离贯穿有数个水流通道,而于外垫圏40的两 侧面中央分别突伸有一螺柱41,其中一側面的螺柱41位于凹槽42中,于 该螺柱41上的适当位置环设有一挡片43,而外垫圏40另一侧面上的螺柱 41则固设于伞尾14A的螺孔141中。在此实施例中,是先以外垫團40—侧的螺柱41固设于伞尾14A的螺 孔141中,接着以外垫圈40另一侧的螺柱41依序贯穿装饰片15、伞布 13及内垫圈30,并固设于伞中棒11端面的螺孔中,而该螺柱41上的挡 片43则抵靠于伞中棒11的端面上,且内垫圏30的凸环34依序贯穿伞布 13、装饰片15,并穿设于外垫圏40的凹槽42内。请参阅图8所示,当伞尾14A朝下而水蓄积于伞中棒11、内垫圈30 及伞布13交接处时,水可以顺着内垫圏30中的水流通道流经穿孔35及 凸环34到达外垫圈40,再经由凸环34的凹口 340及外垫圈40的水流通 道流至伞具IO外部,达到排水且防止伞中棒11及伞骨12生锈的目的。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