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生态型渔业养殖池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生态型渔业养殖池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廖小义
  • 公开日
    2015年3月18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9月28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9月28日
  • 申请人
    仁怀市井坝流水生态鲟鱼特色养殖场
  • 文档编号
    A01K63/00GK204206920SQ20142056509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生态型渔业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八池体(1)3池体(2)和池体(3),八池体(1),8池体⑵和 池体⑶依次竖直安装,且每两者之间有4池体⑴?8池体⑵III的间隙高度洫池体(1)3池体(2)和池体(3)的一半成方形结构,另一半呈圆弧结构,八池体(1)3池体⑵、池体⑶的池底面积依次增大,八池体(1)3池体⑵和 池体(3)的方形端对齐,其圆弧端的一端呈现阶梯状;所述的八池体(1)上有八池池底放水管(11),八池池底放水管(11)的入水口处位于4池体⑴的池底处,八池池底放水管(11)的出水口穿过八池体(1)的圆弧壁;所述的8池体(2)上有8池池底放水管(22),8池池底放水管(22)的入水口处位于8池体⑵的池底处,8池池底放水管(22)的出水口穿过8池体(2)的圆弧壁;所述的 池体(3)上有 池池底放水管(32),?池池底放水管(32)的入水口处位于池体(3)的池底处,池池底放水管(32)的出水口穿过池体(3)的圆弧壁;所述的八池池底放水管(11)和/或8池池底放水管(22)有两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渔业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八池池底放水管(11)的出口处下端有八池污泥收集池(1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渔业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8池池底放水管(22)的出口处下端有8池污泥收集池(2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渔业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在八池体(1)的圆弧壁上有八池放水口(1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型渔业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8池体(2)还包括8池入水管(21),所述的8池入水管(21)入水口处有敞口部,敞口部位于八池放水口(12)正下方,8池入水管(21)的出水口处位于8池体(2)的方形结构中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型渔业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八池放水口(12)和8池入水管(21)分别有两个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渔业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在8池体(2)的圆弧壁上有8池放水口 (23)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型渔业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3)还包括池入水管(31),所述的池入水管(31)入水口处有敞口部,敞口部位于8池放水口(23)正下方,池入水管(31)的出水口处位于 池体⑶的方形结构中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型渔业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8池放水口(23)和池入水管(31)分别有两个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渔业养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型渔业养殖池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态型渔业养殖池;包括A池体、B池体和C池体,A池体,B池体和C池体依次竖直安装,且每两者之间有A池体~B池体m的间隙高度;A池体、B池体和C池体的一半成方形结构,另一半呈圆弧结构,A池体、B池体、C池体的池底面积依次增大,A池体、B池体和C池体的方形端对齐,其圆弧端的一端呈现阶梯状;本实用新型通过立体化的设计养殖池,该设计用于有大量山泉水的地方,既可最大限度使用空间,同时可以保证养殖池的溶氧量,以及养殖池的清洁。
  • 专利说明
    一种生态型渔业养殖池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生态型渔业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0002]目前的渔业养殖池都是平面型的养殖池,对于一些水源好的养殖基地,受场地的限制,很难扩大,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型渔业养殖池,该生态型渔业养殖池通过立体化的设计鱼池,以及通过排水系统的设计,保证养殖池的清洁和水中的溶氧量。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态型渔业养殖池;包括A池体、B池体和C池体,A池体,B池体和C池体依次竖直安装,且每两者之间有A池体?B池体m的间隙高度;A池体、B池体和C池体的一半成方形结构,另一半呈圆弧结构,A池体、B池体、C池体的池底面积依次增大,A池体、B池体和C池体的方形端对齐,其圆弧端的一端呈现阶梯状;所述的A池体上有A池池底放水管,A池池底放水管的入水口处位于A池体的池底处,A池池底放水管的出水口穿过A池体的圆弧壁;所述的B池体上有B池池底放水管,B池池底放水管的入水口处位于B池体的池底处,B池池底放水管的出水口穿过B池体的圆弧壁;所述的C池体上有C池池底放水管,C池池底放水管的入水口处位于C池体的池底处,C池池底放水管的出水口穿过C池体的圆弧壁。 [0006]所述的A池池底放水管和B池池底放水管有两根。
[0007]所述的A池池底放水管的出口处下端有A池污泥收集池。
[0008]所述的B池池底放水管的出口处下端有B池污泥收集池。
[0009]在A池体的圆弧壁上有A池放水口。
[0010]所述B池体还包括B池入水管,所述的B池入水管入水口处有敞口部,敞口部位于A池放水口正下方,B池入水管的出水口处位于B池体的方形结构中。
[0011]所述的A池放水口和B池入水管分别有两个。
[0012]在B池体的圆弧壁上有B池放水口。
[0013]所述C池体还包括C池入水管,所述的C池入水管入水口处有敞口部,敞口部位于B池放水口正下方,C池入水管的出水口处位于C池体的方形结构中。
[0014]所述的B池放水口和C池入水管分别有两个。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立体化的设计鋳鱼养殖池,该设计用于有大量山泉水的地方,既可最大限度使用空间,同时可以保证养殖池的溶氧量,以及养殖池的清洁。具体表现为:
[0016]1、将从上到下的池体面积设计依次增大,使其圆弧端呈现阶梯状,使每个池体有部分暴露在外,其上一个的池体的方形端被上一个池体遮住,这样的设计不仅保证了该生态型渔业养殖池中的每个池体的向阳,而且能保证每个池体的温度;
[0017]2、通过将每个池体的出水管的入水口设计在其池底,可以将该池体中缺氧的水及时排出,并且将每个池体的出水管的出水口穿过圆弧壁,不仅可以保证该池体的储水高度,而且还可以通过更高的水位下落,可以溶解更多氧气,保证下一池体中水的溶氧量;
[0018]3、通过在除了最下面的池体上开放水口,将其排出的水通过入水管排在池体的方形区域内,该放水口放出的水是池体中上层水,其溶氧量较高,通过入水管排入被该池体遮挡的下一池体的方形区域中,可以保证下一池体中的各个区域水的溶氧量;
[0019]4、每个池体的出水管都会排出一定的污泥,故此在各个出水管的出口处的下方设计有污泥收集池,将排出的污泥收集,避免污染下一池体。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21 ] 图中:1-A池体,2-B池体,3-C池体,I1-A池池底放水管,12-A池放水口,13-A池污泥收集池,21-B池入水管,22-B池池底放水管,23-B池放水口,24-B池污泥收集池,31-C池入水管,32-C池池底放水管。


[0022]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3]一种生态型渔业养殖池;包括A池体1、B池体2和C池体3,A池体1,B池体2和C池体3依次竖直安装,且每两者之间有A池体I?B池体2m的间隙高度;A池体1、B池体2和C池体3 —半成方形结构,另一半呈圆弧结构,A池体1、B池体2、C池体3的池底面积依次增大,A池体1、B池体2和C池体3的方形端对齐,其圆弧端的一端呈现阶梯状;所述的A池体I上有A池池底放水管11,A池池底放水管11的入水口处位于A池体I的池底处,A池池底放水管11的出水口穿过A池体I的圆弧壁;所述的B池体2上有B池池底放水管22,B池池底放水管22的入水口处位于B池体2的池底处,B池池底放水管22的出水口穿过B池体2的圆弧壁;所述的C池体3上有C池池底放水管32,C池池底放水管32的入水口处位于C池体3的池底处,C池池底放水管32的出水口穿过C池体3的圆弧壁。进一步的,A池池底放水管11或B池池底放水管22有两根;更进一步的,A池池底放水管11或B池池底放水管22有两根。在A池池底放水管11的出口处下端有A池污泥收集池13 ;同样地,在B池池底放水管22的出口处下端有B池污泥收集池24。
[0024]同时在A池体I的圆弧壁上有A池放水口 12,B池体2还包括B池入水管21,所述的B池入水管21入水口处有敞口部,敞口部位于A池放水口 12正下方,B池入水管21的出水口处位于B池体2的方形结构中。进一步的,A池放水口 12和B池入水管21分别有两个。
[0025]同上,在B池体2的圆弧壁上有B池放水口 23 ;C池体3还包括C池入水管31,所述的C池入水管31入水口处有敞口部,敞口部位于B池放水口 23正下方,C池入水管31的出水口处位于C池体3的方形结构中;进一步的,B池放水口 23和C池入水管31分别有两个。
[0026]本实施例设计在有山泉水的地方,通过将水源引入A池体I即可。
[0027]以上设计,可以保证每个池体的光照和温度,保证每个池体中缺氧部分的水排出,并且通过充分与空气接触,变成溶氧量高的水,同时每个从出水管出来的水经过污泥收集池处理,避免污泥排入下一个池体,通过每一个池体的排水口排出溶氧量高水进入下一个池体的方形区域,保证下一个池体中的水流动性。以上结构保证了每个池体流入的水都是清洁并且溶氧量高的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