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足部刺激保健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足部刺激保健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岩田一男
  • 公开日
    2007年2月28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5月11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3月16日
  • 申请人
    岩正织物株式会社
  • 文档编号
    A61H39/04GK1921816SQ2005800037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足部刺激保健装置,当穿在脚上时,该装置向趾间相连区提供刺激,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刺激保健装置包括环形主体,具有膨胀和收缩特性、适配在足背和足弓部分上的环形横向构件,和具有膨胀和收缩特性的环形辅脚趾约束构件,其中所述环形主体配备有踝约束部,在脚尖上的主脚趾约束部,和位于两侧、用于连接所述踝约束部和主脚趾约束部的侧片部,其中所述环状横向构件被缝在所述环形主体的一个侧片部上,所述辅脚趾约束构件的衬底部的两端被缝在所述环形主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刺激保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环形横向构件可自由滑动地插入并穿过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环形主体的另一个侧片部上的插入穿过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刺激保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环形主体的主脚趾约束部形成的比所述踝约束部窄,且所述位于足部内侧的侧片部形成的比所述踝约束部宽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足部刺激保健装置,当穿在人脚上时该足部刺激保健装置能刺激足部的趾间相连区(interdigital area),改善血液循环并缓解肌肉疲劳,从而稳定行走动作并用于保健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足部刺激保健装置的制作方法 通常,现在已知有很多穿在人脚上通过刺激趾间相连区而用作足部刺激保健装置的保健装置。例如,在专利文件1中说明了一种支承器,通过使具有膨胀和收缩能力的柔韧材料制成的环形体的尖端部分分支成为平行于环形体的若干个分支,每个分支部分与每个趾间相连区相接合,并且环形体的衬底部分与踝部相接合,这样制作的支承器对每个趾间相连区进行刺激。然而,该发明没有打算用作刺激足弓的积极手段。另外,在专利文件2中说明了一种支承带,通过用趾间相连区环以及通过使该趾间相连区环接合在足部的大脚趾和相邻的第二个脚趾之间连接其衬底部分与踝部相接合的环形足部内带和环形足部外带的尖端部,这样制作的支承带被用来刺激趾间相连区。这种支承带也设计成主要用于刺激趾间相连区。相对于此背景,本发明者发明出一种足部刺激保健装置,该装置能刺激足弓以及趾间相连区,该装置已经在日本获得专利权,如专利文件3所述。该足部刺激保健装置得到了日本国内外经常使用且认识到其优点的使用者的喜爱。尽管如此,在某些偶然场合下使用者也遇到了问题。其中之一是非日本人的穿鞋者遇到的困难,因为必须用水平扣件将该装置包在脚上,问题是当用在脚上的水平扣件在使用中滑离其位置时,扣件的凸起引起脚上的不适并使使用者感到疼痛。其他问题有,整个装置在清洗后可能发生扭曲,在其他偶然场合下可能还难于辨别装置的正确面是否能看清,或其是否发生内外翻转。专利文件1日本公布审定的实用新型申请公报No.H07-7941,专利文件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No.H10-52472,和专利文件3日本专利公告公报No.3464210。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足部刺激保健装置,该装置能克服专利文件3中说明的常规的足部刺激保健装置的问题,可以向足背和足弓提供适当的刺激,具有形状保持的特性,还易于外国人穿着,能够无需扣件地穿在脚上,并且整个装置不会轻易扭曲。解决问题的手段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足部刺激保健装置是一种在穿在脚上时向足部的趾间相连区提供刺激的足部刺激保健装置,该足部刺激保健装置包括具有膨胀和收缩特性,配备踝约束部,位于脚尖部的主脚趾约束部和位于两侧的连接踝约束部和主脚趾约束部的侧片部的环形主体,具有膨胀和收缩特性并适配足背和足弓部分的环形横向构件,和具有膨胀和收缩特性的辅脚趾约束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环形横向构件被缝在环形主体的一个侧片部上,上述辅脚趾约束构件的衬底部的端部被缝在环形主体上。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环形横向构件可以自由滑动地插入沿前后方向设置在环形主体的另一侧片部上的插入部内。另外,最好环形主体的主脚趾约束部形成得比踝约束部窄,且足部内侧的侧片部形成得比踝约束部宽。
本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足部刺激保健装置从脚尖部插入并与足部相适配,使足背和足弓与环形横向构件相一致,环形主体的主脚趾约束部与足部大脚趾和第二个相邻脚趾之间的趾间相连区相接合,然后踝约束部与踝部相接合,具有膨胀和收缩特性的环形辅脚趾约束构件与足部的第四个脚趾和小脚趾之间的区域或其他趾间相连区相接合。
以这种方式,当该装置穿在脚上时,主脚趾约束部通过环形主体的膨胀和收缩特性向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之间的区域提供适当的刺激,通过辅脚趾约束构件具有的膨胀和收缩特性向足部的第四个脚趾和小脚趾之间的区域或其他趾间相连区提供适当的刺激,并能改善血液循环。然后,当使用者行走时,足部的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之间的趾间相连区以及足部的第四个脚趾和小脚趾之间的趾间相连区或其他趾间相连区受到刺激,从而脚趾的夹紧力增加且能实现行走活动中的稳定性。进一步地,环形横向构件还向足背和足弓提供恢复性刺激。
另外,由于环形横向构件被缝在一个侧片部上,环形横向构件能被装在使用者喜欢的位置上。以这种方式,通过调整环形主体与环形横向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环形横向构件的形状保持特性得到加强,整个装置不容易扭曲,该装置的穿着更加便利。特别是,在环形横向构件可自由滑动地插入在前后方向上设置在另一个侧片部上的插入部并穿过的情况下,整个装置的形状保持特性得到加强。另外,当该装置被清洗或不使用时,即使正面被翻转,由于插入部在正面上,也可以通过目视观察插入穿过部而容易地确定是否是正面或内外面翻转,以及毫不费力地将其穿在脚上。
另外,由于辅脚趾约束构件的衬底部的两端被缝在环形主体上,并且在其他部分没有采用水平扣件,就能够在使用者行走时避免该扣件滑出其位置,扣件的凸起引起使用者足部不适和由此引发的疼痛之类的常见问题。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下文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显示该装置被折叠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为显示该装置被折叠的状态的上述侧视图的相反的一侧;图4为显示穿在脚上的过程的俯视图;图5为显示从脚背一侧看的该装置穿在脚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为从脚外侧看的该装置穿在脚上的状态的仰视图。
附图参考数字说明1环形主体2踝约束部(ankle-engaging portion)3主脚趾约束部(main-digit-engaging portion)4侧片部(side lobe portion)5侧片部(side lobe portion)6环形横向构件7插入穿过部8厚度部(thickness portion)9辅脚趾约束构件(sub-digit engaging member)10 衬底部两端

下面将基于附图解释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需要注意的是,每个附图显示的都是本发明用于右足的情况。然而,不言而喻的是本发明适用于左足和适用于右足的两个部分是以两侧对称的方式形成的。
在图1中,参考数字1表示用具有膨胀和收缩特性的材料制成的环形主体。就环形主体1而言,衬底部一侧形成踝约束部2,其尖端部形成主脚趾约束部3,两者通过两个侧片部4,5连接。由此,环形主体1被形成环形。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不包括踝约束部2的环形主体1的材料,可以采用具有膨胀和收缩特性的纺织品。对于接触足部一侧的表面,可以采用具有透气和吸汗特性,纵向和横向都能膨胀的针织材料,而对于外侧表面,可以采用具有透气性和弹性并且摸上去柔软的绒面材料。此外,该装置的边缘部被折叠并受到缝合精整加工(linking finish work),并被缝制成即使反复使用也不会损坏。对于踝约束部2,采用橡胶带形的材料。通过进行橡胶线的带编织,所制成的踝约束部具有弹性和透气性。需要注意的是,踝约束部2的内表面覆盖防滑的硅橡胶。
如图1到图3所示,环形主体1的主脚趾约束部3形成得比踝约束部2窄。结果,主脚趾约束部3很容易与足部的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之间的区域相接合,很容易给予足部的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之间的区域适当的刺激。此外,只有主脚趾约束部3的宽度做得窄,其他部分都做得相对宽。这样,该装置从来不会在穿在脚上时切入皮肤,并当该装置被穿上时能得到优异的感觉。
参考数字6表示具有膨胀和收缩特性的环形横向构件,并且该环形横向构件穿戴在足部的足背和足弓部分上。和上述踝约束部2相同,环形横向构件6也是用橡胶带做的构件,并具有良好的膨胀和收缩特性。环形横向构件6被相对于环形主体1成直角地缝在环形主体1的足部内侧的侧片部4上。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足部外侧的侧片部5中设置插入穿过部7,插入穿过部7的带的两端缝在侧片部5上,在前后方向上的预定范围内,环形横向构件6可自由滑动地插入和穿过该插入穿过部7。然而,该插入穿过部7不是必须的并且也能被省略。这样,环形横向构件6就被缝在一个侧片部4上,因此环形横向构件6可以被调整到本发明的使用者喜欢的位置。另外,通过将本装置形成上述结构,可以加强环形足背衬片构件5的形状保持特性,并且还便于外国人穿着。尤其是,如果设置插入穿过部7,即使是在清洗或不使用的时候正面和反面被里外翻转,也可以容易地通过插入穿过部7总是处在正面的事实确定正面和反面。
如图2所示,需要注意,环形主体1的侧片部4的前部形成得比踝约束部2宽。这样就保证侧片部支撑从足部侧面经过足弓的部分,并用于加强在足部的横向方向上的作用在腿上的绷紧力(stretching force)的目的。另外,如图3和6所示,侧片部5在足部外侧的末端部与环形横向构件6交叠,并在足弓外侧的着地部分上构成厚度部8,因此保证能获得缓冲衬垫的效果。
参考数字9表示具有膨胀和收缩特性的环形辅脚趾约束部。辅脚趾约束构件9的衬底部的两个边缘部10被缝在环形主体1的侧片部5上。如图5和6所示,辅脚趾约束构件9可以被接合在从足背到第四个脚趾和小脚趾之间的区域,并能依靠弹性带的抗张强度向第四个脚趾和小脚趾之间的区域施加适当程度的刺激。进一步地,由于辅脚趾约束构件的衬底部的两端被缝在环形主体上,且在其他部分没有采用水平扣件,就能避免常见的在使用者行走时扣件滑出其位置,以及扣件的突出引起使用者足部不适和使用者感到疼痛的问题。
在以这样的方式构成的本发明的足部刺激保健装置中,如果该装置如图5和图6所示的那样穿在脚上,就能通过主脚趾约束部3以及环形主体的拉伸和收缩特性给予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之间的区域适当的刺激,并通过利用辅脚趾约束构件具有的膨胀和收缩特性给予足部的第四个脚趾和小脚趾之间的区域或者其他趾间相连区适当的刺激。这样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另外,环形横向构件6还对足背和足弓进行刺激。
此外,由于环形横向构件6被缝在其中一个侧片部4上,所以环形横向构件6能被调整到使用者喜欢的位置,整个装置的形状保持特性也得到加强,装置变得更易于穿着。另外,整个装置在清洗或不用的时候不容易扭曲。尤其是,如果如上述实施例所示设置插入穿过部7,即使在正面和其他面内外翻转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该插入穿过部7在正面的事实很容易地确定正面。另外,由于在本发明的足部刺激保健装置中没有用扣件,因此不会出现在使用者行走时扣件滑离其位置和扣件的凸起引起足部不适和使用者感到疼痛的常见问题。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辅脚趾约束构件9的衬底部分的两端被缝在环形主体1上,虽然其本身的强度不能调节,但仍能够通过略微移动整个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由于环形横向构件6仅被缝在其中一个侧片部4上,环形主体1的整体位置可以略微移动而不会改变环形横向构件6的位置。
如上所述,不言而喻的是,上文说明了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然而,各个部分的材料及形状不局限于该实施例,可以做出各种变化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涉及一种足部刺激保健装置,该装置能够给予趾间相连区和足弓适当的刺激,并具有形状保持特性。本装置的穿着简单。本发明可以容易地确定该装置是否处于正面或内外面翻转,该装置无需扣件就能穿在脚上。当穿在脚上时,该足部刺激保健装置向趾间相连区提供加强的刺激。具有膨胀和收缩特性并穿在足背和足弓部分上的环形横向构件6,和具有膨胀和收缩特性的环形辅脚趾约束构件9被装配在环形主体1上,该环形主体1配备踝约束部2,位于脚尖端的主脚趾约束部3和用于连接踝约束部2和主脚趾约束部3的侧片部4,5。横向构件6仅被缝在一个侧片部4上,并能在前后方向上调整位置。辅脚趾约束构件9的衬底部10两端被缝在侧片部5上。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