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秋千椅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秋千椅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曾春荣
  • 公开日
    2002年5月8日
  • 申请日期
    2001年5月15日
  • 优先权日
    2001年5月15日
  • 申请人
    欣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3G9/00GK2489838SQ012213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秋千椅,包括有一左一右地间隔站立于一地面上的二支撑架、一固定衔接在所述二支撑架上端部间的水平横向连杆、一可前后摇荡地吊装在所述连杆下方的摆荡座,及一装设在所述二支撑架上方的顶蓬,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蓬包括有二框架,分别组装在所述二支撑架上端部外侧,每一框架具有一直立地前后延伸并固定在所对应支撑架外侧的框架本体,及一可固定结合在所述框架本体底部的定位插杆;一蓬布,大致呈长方片状体并覆盖于所述二框架本体上方与外侧,所述蓬布具有二分别连接一体地设于其二侧边上的中空状杆套,所述二杆套是分别供所述二框架的定位插杆插装其内后固定在所述二框架本体底部,而将所述蓬布拉撑成紧绷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秋千椅,其特征在于每一框架的框架本体具有一前后延伸的水平底杆、一位于所述底杆上方且前后端与底杆连接一体的弧弯状顶杆,及一连接在所述底杆与所述顶杆中间处的一直立状中央杆,所述框架的定位插杆平行地固定在所述底杆底部,所述框架以所述框架本体的中央杆固定在所对应支撑架的外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秋千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秋千椅还包括有二用来将所述顶蓬可调角度地组装在所述二支撑架的上端部的角度调整机构,所述顶蓬的所述二框架的框架本体分别借助所述二角度调整机构可调角度地组装在所述二支撑架上端部外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秋千椅,其特征在于每一角度调整机构具有一呈螺丝状的轴杆、二齿盘及一螺帽,所述二齿盘是分别固定在所对应的支撑架与框架本体的相向面,且所述二齿盘在相向面分别设有可调角度地对应卡合定位的环齿面,所述轴杆穿过所述支撑杆、所述等齿盘与所述框架本体,并以所述螺帽锁固于所述轴杆末端,使所述二齿盘的环齿面相抵接而卡合定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秋千椅,其特征在于每一框架的框架本体具有一前后延伸的水平底杆、一位于所述底杆上方且前后端与底杆连接一体的弧弯状顶杆,及一连接在所述底杆与所述顶杆中间处的一直立状中央杆,所述框架的定位插杆平行地固定在所述底杆底部,所述框架本体便以所述中央杆和所对应的齿盘相固设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秋千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顶蓬的秋千椅一般椅子常随功能的差异而有不同类型的设计,如
  • 专利摘要
    一种秋千椅,包含有二间隔的支撑架、一衔接在二支撑架顶端间的连杆、一可摇荡地吊装在连杆下方的摆荡座及一设在二支撑架上的顶篷。所述顶篷包括有二框架及一篷布;每一框架具有一装设在支撑架外侧的框架本体,及一可固定在框架本体底部的定位插杆;所述篷布固定覆盖在所述二框架本体上方与外侧,其两侧边都具有一杆套,组装时将所述二框架的定位插杆分别插装于二杆套后,再固定于二框架本体底部,使篷布两侧受拉撑成紧绷状态。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秋千椅的制作方法图1所示,就是一种可承载人体作前后摇荡的秋千椅,所述秋千椅包括有一左一右直立间隔设置用来站立于一地面上的二支撑架11、一固定衔接在所述二支撑架11的近顶端处间的水平横向连杆12、可前后摇荡地吊装在所述连杆12下方的摆荡座13,及一水平设立并可调角度地装设在所述二支撑架11上方的顶蓬14。整体顶蓬14与所述二支撑架11的结合,是借助所述二支撑架11分别在其顶端装设有一角度调整机构111,而将所述顶蓬14组装定位于所述二角度调整机构111间,使顶蓬14可以所述二角度调整机构111为中心,作往前或往后倾斜的角度调整。所述顶蓬14具有二呈U字型弯折状并以U字型两末端相对的水平侧杆15、二分别插接在所述二侧杆15两末端间的水平横向插接杆16,及固定罩覆在所述侧杆15、插接杆16上的蓬布17。配合图2所示,所述侧杆15、插接杆16都是中空圆柱杆,且围接成为一长方形的框架体,每一插接杆16借助其两端分别具有一直径较小的束缩段161,用来对应插伸在所述二侧杆15的末端内而获定位。所述蓬布17的面积比所述侧杆15、插接杆16所围接出的框架体大,使蓬布17的周围略往下垂伸,用来提供遮阳与遮雨的效果。蓬布17的组装是在其底面对应于所述侧杆15与插接杆16的位置处分别至少固定缝制有一可分别供所对应的侧杆15或插接杆16穿过的杆套171,使整体蓬布17不会脱落。整体顶蓬14的组装是先将所述侧杆15、插接杆16和所述蓬布17结合一体后,再将位于两侧的侧杆15近中间部位组装结合在所述角度调整机构111的相对侧就可以。至于所述侧杆15、插接杆16分别穿插在所述蓬布17的所述杆套171的结合过程,并无固定的先后次序,但是在插接过程中每一插接杆16的二束缩段161都须对应插装入所述二侧杆15的末端间。虽然以往秋千椅所组装的顶蓬14可提供预期的遮阳、遮雨效果,然由于无论所述侧杆15、插接杆16插装的先后次序如何,最后都须有插接杆16的束缩段161与侧杆15作对应插接的动作,因此所述侧杆15、插接杆16插装撑张在蓬布17的所述杆套171内时,所述杆套171间的距离,必须预留可容许最后进行插装动作的插接杆16插接时所需的撑张空间,以便让插接杆16能在被施力扳拉的状态下使其束缩段161由外而内地插装入所对应侧杆15的末端内。此外,由于所述侧杆15是呈U字型弯折状,因此当欲穿过蓬布17的杆套171时非常不方便,且配合上所述侧杆15、插接杆16插装撑张在蓬布17的所述杆套171内的紧度越紧时,会越不利于各杆体的对应插接,但是若紧度不够,蓬布17受撑张的紧绷性就会越差,甚至影响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设顶蓬在组装过程中无须进行杆体间对应插接的动作,且组装后蓬布可呈紧绷状态的秋千椅。
本实用新型秋千椅包括有一左一右地间隔站立于一地面上的二支撑架、一固定衔接在所述二支撑架上端部间的水平横向连杆、一可前后摇荡地吊装在所述连杆下方的摆荡座,及一装设在所述二支撑架上方的顶蓬;其特点是所述顶蓬包括有二分别组装在所述二支撑架外侧的框架,及一受所述二框架拉撑而成为紧绷状态的蓬布;所述二框架是分别组装在所述二支撑架上端部外侧,每一框架具有一直立地前后延伸并固定在所对应支撑架外侧的框架本体,及一可固定结合在所述框架本体底部的定位插杆;所述蓬布大致呈长方片状体,具有二分别连接一体地设于其二侧边上的中空状杆套,所述二杆套可分别供所述二框架的定位插杆插装其内。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所述二框架的定位插杆可先分别插装在所述蓬布的二杆套内后,再将所述二定位插杆分别固定在所述二框架本体的底部,使所述蓬布覆盖于所述二框架本体上方与外侧,并借助蓬布的二侧边受所述框架本体与定位插杆拉撑而成为紧绷状态。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秋千椅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一种现有的具有顶蓬的秋千椅的一立体局部剖面图;图2是所述以往秋千椅中顶蓬的一正视局部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秋千椅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图3中一顶蓬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3中所述顶蓬的侧视剖面图;图6是3图中一角度调整机构用来将一框架本体固定在一支撑架外侧的立体分解图。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秋千椅的实施例包括有二间隔站立的支撑架31、一衔接在所述二支撑架31上端部间的连杆32、一可前后摇荡地吊装在所述连杆32下方的摆荡座33、一设立在所述二支撑架31上方的顶蓬34,及二用来将所述顶蓬34可调角度地组装在所述二支撑架31上端部的角度调整机构35。
所述二支撑架31借助由所述连杆32固定衔接在其间,而能一左一右地直立状间隔站立于一地面上。
所述摆荡座33可供承载人体,借助由外力推动或借助由所承载人体的摇晃力,而使整体摆荡座33在所述连杆32下方前后摇摆。由于所述摆荡座33的具体结构与以往设计大致相同,且非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所在,因此不再详细说明。
配合图4及图5所示,所述顶蓬34包括有二可分别组装在所述二支撑架31外侧的框架4,及一受所述二框架4拉撑而成为紧绷状态的蓬布5。
所述二框架4分别借助所述二角度调整机构35组装在所述二支撑架31上端部的外侧,每一框架4具有一框架本体41及一定位插杆42。
所述框架本体41直立地前后延伸,具有一前后延伸的水平底杆411、一位于所述底杆411上方且前后端与底杆411连接一体的弧弯状顶杆412,及一连接在所述底杆411与所述顶杆412中间处的一直立状中央杆413,所述中央杆413具有一位于其中央处且呈左右延伸的贯穿状水平穿孔414。整体框架本体41在所述直立杆413的穿孔414附近,借助由所对应的角度调整机构35固定在所对应支撑架31的外侧,其结合的具体结构将在下面予以说明。
所述定位插杆42的长度大致与所述框架本体41的底杆411长度相当,可在定位插杆42的前、后端处,分别借助由一锁接组件43沿一垂直方向,将定位插杆42平行地锁固在所述底杆411底部。
所述蓬布5大致呈柔软的长方片状体,具有两对分别以缝制方式连接一体地间隔设置于其二侧边上的中空状杆套51,每一对杆套51都呈直线对应状态,可用来供同侧框架4的定位插杆42插装其内。
配合图6所示,每一角度调整机构35,具有一呈螺丝状的轴杆36、二被所述轴杆36穿过的齿盘37、38,及一螺帽39。所述二齿盘37、38分别具有一位于其一侧面上并由数个齿部所构成的环齿面371、381,所述二齿盘37、38分别锁固在所对应的支撑架31与框架本体41的中央杆413的相向面,且所述二齿盘37、38的环齿面371、381是相对设立,组装时所述轴杆36是由内往外依序穿过所述支撑杆31、所述齿盘37、所述齿盘38及所述中央杆413的穿孔414后,在最外侧将所述螺帽39锁固于所述轴杆36末端,使所述二齿盘37、38的环齿面371、381相互紧密地抵接卡合,而使整体框架4固定在所述支撑架31外侧。
当欲调整每一框架4组装在支撑架31上的角度时,必须稍微旋松角度调整机构35的螺帽39,使齿盘37、38的环齿面371、381不再紧密卡合后,框架4的框架本体41就可相对于支撑架31作角度调整,并在调整至适当角度后,再旋紧螺帽39,使齿盘37、38的环齿面371、381再度紧密卡合,而将框架本体41定位于调整后的角度。
整体顶蓬34在组装时,可借助上述二角度调整机构35先将所述框架4的框架本体41分别组装在所述二支撑架31的外侧,续将所述框架4的定位插杆42如所述图4所示地分别插装在所述蓬布5两侧边的杆套51内后,接着再将所述二定位插杆42分别固定结合在所述二框架本体41的底杆411底部,而变成如图5所示状态,使蓬布5的两侧侧边的杆套51分别定位于所对应的框架4的底部,于是,此时所述蓬布5覆盖于所述二框架4上方与外侧,并借助蓬布5的二侧边受所述框架4拉撑而变成紧绷状态。当然,设计上所述蓬布5的长度必须与所述二框架4间的距离及每一框架本体41本身的高度作适当搭配,便能在组装定位后受所述二框架4拉撑成紧绷状态,使其更为美观。
另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实际上顶蓬34的组装,并不限于所述方式,也可在所述二定位插杆42分别插装于蓬布5两侧边的杆套51后,直接将所述二定位插杆42分别固定结合在所述二框架本体41的底杆411底部,然后才将所述两组结合一体的框架本体41与定位插杆42,借助由所述二角度调整机构35可调角度地固定组装在所述二支撑杆31的外侧,这样,蓬布5同样能借助其两侧边受所述框架4拉撑而成为紧绷状态。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秋千椅的顶蓬34在组装后,其蓬布5可借助由两侧的杆套51,受所述二框架4的拉撑而呈紧绷状态,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顶蓬34的组装过程,无须进行以往顶蓬在组装时所作杆体对应插接的动作。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