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秋千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秋千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曾春荣
  • 公开日
    2010年1月27日
  • 申请日期
    2009年1月16日
  • 优先权日
    2009年1月16日
  • 申请人
    欣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3G9/00GK201389336SQ20092000291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秋千装置,包含一个固定座,包括二个左右间隔的侧框架,以及一个连接在所述侧框架的顶部的顶架;及一个摆动机构,包括一个可前后摆动地设置于所述侧框架之间的框体单元,以及一个与该框体单元组装并将框体单元悬挂于所述侧框架之间的悬挂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框体单元包括一个第一框体,以及一个可改变长度地与该第一框体套接的第二框体,该悬挂单元包括二个左右间隔并连结顶架与第二框体的前摆杆,以及二个左右间隔并连结顶架与第一框体的后摆杆,所述后摆杆都包括一个一端连接该第一框体的第一管段,以及一个可改变套接长度地与该第一管段套接的第二管段,该摆动机构还包括二个安装在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上而将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固定的第一固定单元,以及二个各别安装在所述二个后摆杆上而将第一管段及第二管段固定的第二固定单元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秋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摆动机构还包括一个安装 在该框体单元上的坐垫,该坐垫包括一个与该第二框体固定的坐部,以及一个连接该坐部并与该第一框体固定而且与坐部之间的夹角可作改变的靠 部,该摆动机构可在一个平躺状态以及一个非平躺状态间转换,当摆动机 构位于平躺状态时,所述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结合后的宽度宽,后摆杆位 于一个长度长的第一长度位置,而该坐垫位于一个可供平躺的平躺位置, 当摆动机构位于非平躺状态时,所述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结合后的宽度小, 后摆杆位于一个长度短的第二长度位置,而该坐垫位于一个可供坐靠的非 平躺位置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秋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体包括二个左右间隔 的外管,以及一个横向连接所述外管的第一连接管,该第二框体包括二个 左右间隔并与所述外管可改变长度地套接的内管,以及一个横向连接所述 内管的第二连接管,该摆动机构还包括一个可相对该第二框体枢转地组装 的枢接框体,该枢接框体包括二个左右间隔的枢接管,以及一个横向连接 所述枢接管的第三连接管,每一个枢接管都包括一个与同侧的内管枢接的 枢接部,以及一个与枢接部反向间隔而连接第三连接管的转动部,所述坐 垫还包括一个连结该靠部与第一连接管的第一固定部、 一个连结该坐部与 第二连接管的第二固定部,以及一个邻近坐部与靠部的连接处并与第三连 接管结合的第三固定部,当摆动机构位于平躺状态时,该枢接框体的第三 连接管及转动部邻近所述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当摆动 构位于非平躺状 态时,该第三连接管及转动部远离所述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秋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体包括二个左右间隔 的外管,该第二框体包括二个左右间隔并与所述外管可改变长度地套接的 内管,该外管包括彼此间隔的一个第一定位孔与一个第二定位孔,而该框 体单元还包括二个各别连动地与所述内管组装的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 位件都包括一个安装在内管中的作动部,以及一个自作动部径向向外穿出 该内管的突卡部,该作动部提供该突卡部一个恒往内管的径向朝外方向的 弹力,该突卡部是可选择地突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中的其中一 个,以将内管及外管定位于不同的结合长度状态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秋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管包括彼此间隔的一个第 一贯孔与一个第二贯孔,所述第一贯孔及第二贯孔的间距等于外管的第一 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的间距,该第一固定单元包括一个固定安装于该外管 的外表面的固定件,以及一个螺锁于固定件上的锁接件,该固定件包括一 个螺孔,而该锁接件包括一个朝该螺孔锁入并穿过外管而可选择地穿过该 内管的第一贯孔及第二贯孔中的其中一个的螺纹部6. 如权和要求l所述的秋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摆杆的第一管段都包括 彼此间隔的一个第三定位孔与一个第四定位孔,而该悬挂单元还包括二个 各别组装在所述第二管段中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都包括一个安 装在第二管段中的作动部,以及一个自作动部径向向外穿出该第二管段的 突卡部,该作动部提供该突卡部一个恒往第二管段的径向朝外方向的弹力 ,该突卡部是可选择地突入所述第三定位孔及第四定位孔中的其中一个,_以将第一管段及第二管段定位于不同的结合长度状态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秋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管段包括彼此间隔的一 个第三贯孔与一个第四贯孔,所述第三贯孔及第四贯孔的间距等于第一管 段的第三定位孔及第四定位孔的间距,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包括一个固定安 装于该第一管段的外表面的固定件,以及一个螺锁于固定件上的锁接件, 该固定件包括一个螺孔,而该锁接件包括一个朝该螺孔锁入并穿过该第一 管段且可选择地穿过第三贯孔及第四贯孔中的其中一个的螺纹部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秋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的侧框架都包括二个 前后间隔的立杆,以及至少一个连接在所述立杆间的侧连杆,该顶架包括 二个间隔的横杆,以及数个彼此间隔并连接所述横杆的顶杆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秋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摆动机构还包括一个安装在 该框体单元上的坐垫,所述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的其中一个包括二个左右 间隔的外管,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中的另一个包括二个各别与所述外管可 改变长度地套接的内管,该摆动机构可在一个平躺状态以及一个非平躺状 态间转换,当摆动机构位于平躺状态时,所述内管及外管位于一个结合长度长的第一长度位置,后摆杆也位于一个长度长的第一长度位置,该坐垫 位于一个可供平躺的平躺位置,当摆动机构位于非平躺状态时,所述内管 及外管位于一个结合长度短的第二长度位置,后摆杆也位于一个长度短的 第二长度位置,而该坐垫位于一个可供坐靠的非平躺位置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秋千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供坐靠或平躺的秋千装置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秋千装置,包含一固定座,以及一可前后摆动地安装于固定座上的摆动机构。该摆动机构包括一个框体单元,以及一个将框体单元悬挂于该固定座上的悬挂单元。该框体单元包括二个可改变长度地前后套接的框体。该悬挂单元包括二个左右间隔的前摆杆,以及二个左右间隔的后摆杆,该等后摆杆为可调整长度的设计并包括二个上下套接的管段。借由框体单元的二个框体可改变长度地套接,以及后摆杆为可调整长度的设计,使该摆动机构可在一供使用者平躺的平躺状态,以及一供使用者坐靠的非平躺状态间转换。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秋千装置的制作方法已知秋千装置通常包含 一固定座、 一可前后摆荡地悬挂在固定座的底部 的坐靠单元,以及二左右间隔而使坐靠单元可摆荡地吊挂的吊挂单元。其中, 该坐靠单元具有一水平设在前侧的椅座,以及一可相对该椅座前后枢转而在一 非平躺位置与一平躺位置间转换的背靠座。当背靠座与椅座的夹角略大于90 度而位于非平躺位置时,使用者可坐在椅座上且背部抵靠该背靠座。而背靠座 向后枢转至与椅座呈水平时,该秋千装置可供使用者平躺。借由该背靠座在该非平躺位置与平躺位置间转换,让使用者可以坐着或平 躺在该秋千装置上,进而达到双重使用功能。而以往的背靠座的转动与定位设 计,通常是借由该背靠座与该椅座枢接,再利用卡榫或卡齿等结构与沟槽间的 配合,将该背靠座定位于不同的角度。有鉴于消费大众对于秋千装置的使用需 求,本案创作人乃提出另一种新式的调整结构,供消费者更多样化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供平躺与坐靠,而且调整结构不同于以 往的秋千装置。本实用新型秋千装置,包含 一固定座以及一摆动机构。该固定座包括二个左右间隔的侧框架,以及一连接在该等侧框架的顶部的顶架。该摆动机构包括一个可前后摆动地设置于该等侧框架之间的框体单元、二个安装于该框体单元的第一固定单元、 一个将框体单元悬挂于该等侧框架之间的悬挂单元,以及
二个安装于该悬挂单元的第二固定单元。
该框体单元包括一个第一框体,以及一个可改变长度地与该第一框体套接
的第二框体。前述第一固定单元安装在第一、二框体上而将第一、二框体固定。
该悬挂单元包括二个左右间隔并连结顶架与第二框体的前摆杆,以及二个左右
间隔并连结顶架与第一框体的后摆杆,该等后摆杆都包括一个一端连接该第一
框体的第一管段,以及一个可改变套接长度地与该第一管段套接的第二管段,
前述第二固定单元各别安装在所述二个后摆杆上而将第一、二管段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第一、二框体可改变长度地套接,以及 后摆杆为可调整长度的设计,使该摆动机构可在一供使用者平躺的平躺状态, 以及一供使用者坐靠的非平躺状态间转换。


图l是一立体图,显示本实用新型秋千装置的一最佳实施例;
图2是该最佳实施例的右侧视图,且图中一摆动机构位于一平躺状态;
图3是图2状态的局部剖视图4是沿图2中4-4线所取的剖视图5是图2状态的一后摆杆的局部剖视图6是该最佳实施例的右侧视图,且图中该摆动机构位于一非平躺状态; 图7是该最佳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图,显示一内管与一外管结合后的整体长 度縮短,且一坐垫约呈V字型;
图8是图6状态的后摆杆的局部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 2、 3,本实用新型秋千装置的最佳实施例包含 一固定座1、
一可前后摆动地架设在该固定座1上的摆动机构2,以及一安装在该固定座1 的顶部的顶设件3。
该固定座1包括二个左右间隔的侧框架11,以及一连接在该等侧框架11
的顶部的顶架12。该等侧框架11都包括二个前后间隔的立杆111,以及数个 连接在该等立杆111间的侧连杆112,借由四个前后左右间隔设置的立杆111, 使该固定座1具有良好的稳固性而可稳定地设置于地面。该顶架12包括二个 前后间隔的横杆121,以及数个彼此左右间隔且前后向延伸而连接该等横杆121 的顶杆122,本实施例的顶架12由杆件间隔排列而呈镂空状,借此取代实心平 板状的顶架而可减少材积与重量。
该摆动机构2包括一个可前后摆动地设置于该等侧框架11之间的框体单 元4、 一个与该框体单元4组装的坐垫21、 二个安装于该框体单元4的第一固 定单元22、 一将框体单元4悬挂于该等侧框架11之间的悬挂单元9,以及二 个安装于该悬挂单元9的第二固定单元23。其中,该框体单元4包括一个第一 框体5、 一个与该第一框体5前后套接的第二框体6、 一个可相对该第二框体6 枢转地组装的枢接框体7,以及二个用于定位第一、二框体5、 6的第一定位件 8。
该第一框体5包括二个左右间隔并前后向延伸的外管51,以及一个横向连接该等外管51的第一连接管52。所述外管51都包括一个绕一中心轴线的外管 壁511,该外管壁511包括左右间隔并贯穿外管壁511的内、外周面的一个第 一定位孔512与一个第二定位孔513。
参阅图2、 3、 4,该第二框体6套接在第一框体5的前侧,并包括二个各 别与该等外管51套接的内管61,以及一个横向连接该等内管61的第二连接管 62,所述内管61是可相对外管51前后拉动而可改变长度地与外管51套接, 该等内管61都包括一个绕一中心轴线的内管壁611,该内管壁611包括左右间 隔并贯穿内管壁611的内、外周面的一个第一贯孔612与一个第二贯孔613。 所述第一、二贯孔612、 613的间距等于外管51的第一、二定位孔512、 513 的间距。
该枢接框体7包括二个左右间隔的枢接管71,以及一个横向连接该等枢接 管71的第三连接管72,每一枢接管71都包括一个与同侧的内管61枢接的枢 接部711,以及一个与枢接部711反向间隔而连接第三连接管72的转动部712。
所述二个第一定位件8是各别与同侧的内管61连动地安装,并且都包括 一个安装在内管61中的作动部81,以及一个自作动部81径向向外穿出该内管 壁611的突卡部82。所述作动部81是由可弹性变形的金属组件制成,并且产 生一个恒往内管61的径向朝外方向的弹力而推抵该突卡部82,该作动部81约 呈V字型,并包括一个固定地与内管壁611连接的结合段811,以及一个自该 结合段811朝内管壁611斜伸的作动段812,该作动段812与内管壁611之间 没有固定住。所述突卡部82与该作动段812连动结合,突卡部82受该作动部 81的弹力推抵而恒朝该外管51的第一定位孔512或第二定位孔513突入。
该坐垫21是由布材制成以提供柔软舒适的坐靠触感,并呈拉紧状态地安 装于框体单元4上,该坐垫21具有一个位于前侧而对应该第二框体6的坐部 211、 一个连接在该坐部211后端而对应该第一框体5的靠部212、 一个设于靠 部212下方并与第一连接管52结合的第一固定部213、 一个设于坐部211下方 并与第二连接管62结合的第二固定部214,以及一个邻近坐部211与靠部212 的连接处并与第三连接管72结合的第三固定部215。
该第一固定单元22包括一个固定安装于该外管壁511的外表面的固定件 221,以及一个螺锁于固定件221上的锁接件222。所述固定件221约呈U字型, 并且包括二个彼此间隔并连接外管壁511的外表面的固定段223,以及一个连 接在该等固定段223之间并与该外管51间隔的安装段224,该安装段224包括 一个贯穿其内、外表面的螺孔225。而该锁接件222包括一个位于固定件221 的外侧的头部226,以及一个自头部226朝该螺孔225锁入并贯穿该外管51的 螺纹部227,该螺纹部227的具体例为一螺丝,该螺纹部227是可选择地穿过 内管61的第一、二贯孔612、 613中的其中一个。参阅图1、 2、 5,所述悬挂单元9包括二个左右间隔并由上往下朝前斜
伸的前摆杆91、 二个左右间隔的后摆杆92,以及二个各别安装在该等后摆杆 92的第二定位件93。所述前摆杆91的顶端钩挂于顶架12下方,底端各别连 结第二框体6,前摆杆91为长度固定的设计。所述后摆杆92的顶端钩挂于顶 架12下方并朝下且朝后斜伸,后摆杆92的底端各别连结第一框体5,后摆杆 92为可调整长度的设计,其长度调整结构与调整方式类似于前述框体单元4的 外管51与内管61的结合设计,所述后摆杆92都包括一个自第二框体6朝上 延伸的第一管段921,以及一个顶端连接该顶架12并可改变套接长度地与该第 一管段921套接的第二管段922。其中,该第一管段921包括上下间隔并贯穿 其管壁的内、外周面的一个第三定位孔923与一个第四定位孔924。该第二管 段922的径长小于该第一管段921,并且包括上下间隔并贯穿其管壁的内、外 周面的一个第三贯孔925,以及一个第四贯孔926,所述第三、四贯孔925、 926 的间距等于第三、四定位孔923、 924的间距。
所述第二定位件93的结构及使用方式与前述第一定位件8(图3)类似,因 此也包括一个安装在第二管段922中的作动部931,以及一个连结该作动部931 的突卡部932,该突卡部932向外穿过第二管段922的管壁,并可突入该第一 管段921的第三、四定位孔923、 924中的任意一个。
该第二固定单元23的结构及使用方式类似于该第一固定单元22,因此也 包括一个固定安装于第一管段921的外表面的固定件231,以及一个螺锁于固 定件231上的锁接件232,该锁接件232也包括一头部233以及一螺纹部234, 该螺纹部234与该固定件231的一螺孔235螺锁并径向向内贯穿第一、二管段 921、 922,该螺纹部234是可选择地穿过该第二管段922的第三、四贯孔925、 926中的其中一个。
本实施例的顶设件3是一覆盖在该顶架12上的遮篷,可用于遮挡阳光。
参阅图l、 2、 6,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该摆动机构2可在一个如图1、 2所 示的平躺状态,以及一个如图6所示的非平躺状态间转换。当摆动机构2位于 平躺状态时,该等第一、二框体5、 6的结合宽度较宽,也就是内、外管61、 51位于一个结合长度较长的第一长度位置,后摆杆92也位于一个长度较长的 第一长度位置,而该坐垫21位于一平躺位置;当摆动机构2位于非平躺状态 时,该等第一、二框体5、 6的结合宽度较小,也就是内、外管61、 51位于一 个结合长度较短的第二长度位置,后摆杆92也位于一个长度较短的第二长度 位置,而该坐垫21的坐部211与靠部212的夹角略大于90度而位于一非平躺 位置。
参阅图3、 4、 5,在上述平躺状态时,该第一定位件8的突卡部82突入外 管51的第一定位孔512,使内、外管61、 51固定于此结合长度较长的第一长度位置,该第一固定单元22的锁接件222穿过外管51与内管61的第一贯孔 612,借此加强内、外管61、 51的固定作用,该枢接框体7的转动部712邻近 该等内、外管61、 51,该坐垫21呈中央略微低陷而前后两侧略微高起的状态, 此时该坐垫21的坐部211与靠部212都接近水平而可供使用者躺靠。而安装 于后摆杆92中的第二定位件93,其突卡部932定位于该第二管段922的第三 定位孔923,第二固定单元23的锁接件232径向向内穿过螺孔235、第一管段 921的管壁与第二管段922的第三贯孔925,第二固定单元23用于加强第一、 二管段921、 922的固定作用。
参阅图3、 4、 7,要将该摆动机构2调整至非平躺状态时,先将内、外管 61、 51调整为结合长度较短的第二长度位置,首先松开该第一固定卓元22的 锁接件222,使锁接件222脱离该等内、外管61、 51,再如图3箭头所示,将 突卡部82朝该内管61的径向向内方向按压,使突卡部82脱离该第一定位孔 512,此时作动部81变形成较为紧縮的状态并蓄积径向朝外的弹力。接着将内 管61相对该外管51方向推动,该第一定位件8会随着内管61连动,当内管 61移动到使该突卡部82对应该第二定位孔513时,突卡部82就受到作动部 81的弹力推动而自动往第二定位孔513伸入,进而将内、外管61、 51定位于 图7结合长度最短的第二长度位置,此时内管61的第二贯孔613对应该第一 固定单元22的螺孔225,再将锁接件222螺锁于螺孔225,并穿过该外管51 管壁与内管61的第二贯孔613以加强固定。
当内、外管61、 51的结合长度縮短时,该枢接框体7的第三连接管72以 及转动部712会以该枢接部711为支点而向下枢转,第三连接管72因而如图7 远离该等内、外管61、 51,坐垫21的第三固定部215也受第三连接管72拉动 而向下,此时坐垫21的坐部211与靠部212的夹角略大于90度,由侧面观察 形成V字型。
参阅图5、 6、 8,接着縮短该等后摆杆92的长度,其调整方式类似于前述 内、外管61、 51的縮短调整方式,因此也是先拆下该第二固定单元23的锁接 件232,再将第二定位件93的突卡部932径向向内按压至如图5假想线所示状 态。再将第一管段921相对该第二管段922向上拉动,使第四定位孔924对应 该突卡部932时,突卡部932受弹力推动而自动突入第四定位孔924,以将第 一、二管段921、 922定位于图6、 8所示的第二长度位置,此时第二管段922 的第四贯孔926对应该第二固定单元23的螺孔235,因此将锁接件232螺锁于 螺孔235并伸入第四贯孔926,如此就可将该摆动机构2定位于非平躺状态。 由于后摆杆92的第一管段921向上拉动时,该框体单元4的后端也被带动而 向上,框体单元4的前端因而向下移动,进而使该坐垫21受到带动而由图7 的状态转动到图6的状态,此时坐部211约呈水平,靠部212由下往上略微向
9后斜向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二框体5、 6的内、外管61、 51的设计也可以交换, 换句话说,该第二框体6可以包括一个径长较大的管体,第一框体5包括一个 径长较小的管体,如此同样可以使内、外管61、 51为可调整结合长度地套接。
综上所述,借由框体单元4的内、外管61、 51的可调整长度的套接设计, 配合该后摆杆92的可调整长度设计,达到调整该坐垫21的展开角度的目的, 使该坐垫21可呈水平而供平躺,也可形成一个具有靠背的椅子型态而可供坐 靠,确实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且上述调整坐垫21角度的设计是借由管 件间的长度调整来达成,此种调整结构及方式未见于以往,确实为一创新设计。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