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黄仁宏
  • 公开日
    2013年7月17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12月31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12月31日
  • 申请人
    上海涵峡窗饰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E04H15/62GK203066592SQ2012207447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 至少两根立柱,所述立柱竖直固定在所述底架上; 圆管,分别设置在两根相邻的立柱上; 面料,所述面料的一端可卷设在所述圆管上,另一端上设置下管,所述下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另一端相抵接与一立柱上,以支撑起所述面料,圆管转动使面料收卷或展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的一端通过转钮与下管连接,另一端通过斜撑杆定位夹与立柱连接,所述斜撑杆定位夹可沿立柱轴向移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绕机构和旋转盒,旋转盒设置在圆管的两端部,旋转盒与卷绕机构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机构为拉珠机构和摇杆机构其中的一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上设有承重箱,所述承重箱内设有空腔,所述承重箱设有注物孔位,所述承重箱的下方设有凹槽,承重箱通该凹槽卡设在底架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有高度定位装置,通过高度定位装置调整立柱的高度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靠近下管的一端设有若干孔眼8.一种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 至少两根立柱,所述立柱竖直固定在所述底架上; 圆管,分别设置在两根相邻的立柱上; 面料,所述面料的一端设在所述圆管上,另一端上设置下管,所述下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另一端相抵接与一立柱上,以支撑起所述面料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撑杆和卡固机构,所述卡固机构设在下管和立柱的其中之一上,所述卡固机构上设有卡口,所述斜撑杆的一端通过转钮与下管连接,另一端通过斜撑杆定位夹与立柱连接,所述斜撑杆定位夹可沿立柱轴向移动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高度可调立柱,立柱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设有若干个孔洞,孔洞配合螺栓将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通过套设连接,螺栓与不同的孔洞配合可调节立柱的高度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存放自行车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包括底架,至少两根立柱,所述立柱竖直固定在所述底架上,圆管,分别设置在两根相邻的立柱上,面料,所述面料的一端可卷设在所述圆管上,另一端上设置下管,所述下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另一端相抵接与一立柱上,以支撑起所述面料,圆管转动可使面料收卷或展开,本新型的立柱通过高度定位装置调整立柱的高度,可适用不同高度的车子使用。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包括底架;至少两根立柱,所述立柱竖直固定在所述底架上;圆管,分别设置在两根相邻的立柱上;面料,所述面料的一端可卷设在所述圆管上,另一端上设置下管,所述下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另一端相抵接与一立柱上,以支撑起所述面料,圆管转动使面料收卷或展开还包括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一端通过转钮与下管连接,另一端通过斜撑杆定位夹与立柱连接,所述斜撑杆定位夹可沿立柱轴向移动包括卷绕机构和旋转盒,旋转盒设置在圆管的两端部,旋转盒与卷绕机构连接所述卷绕机构为拉珠机构和摇杆机构其中的一种所述底架上设有承重箱,所述承重箱内设有空腔,所述承重箱设有注物孔位,所述承重箱的下方设有凹槽,承重箱通该凹槽卡设在底架上所述立柱上设有高度高度定位装置,通过高度高度定位装置调整立柱的高度所述面料靠近下管的一端设有若干孔眼一种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包括底架;至少两根立柱,所述立柱竖直固定在所述底架上;圆管,分别设置在两根相邻的立柱上;面料,所述面料的一端设在所述圆管上,另一端上设置下管,所述下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另一端相抵接与一立柱上,以支撑起所述面料还包括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一端通过转钮与下管连接,另一端通过斜撑杆定位夹与立柱连接,所述斜撑杆定位夹可沿立柱轴向移动还包括卡固机构,所述卡固机构设在下管和立柱的其中之一上,所述卡固机构上设有卡口所述立柱为高度可调立柱,立柱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设有若干个孔洞,孔洞配合螺栓将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通过套设连接,螺栓与不同的孔洞配合可调节立柱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I)本实用新型采用自由伸缩的伸缩立柱,可以自由调节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片的高度,也便于不使用时缩小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的占地面积,便于存放2)本实用新型采用活动圆管与圆管来支撑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片,可以自由调节遮阳的面积,同时不使用时可以卷起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片,安装拆卸方便,收纳不占大面积空间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拉杆控制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片的收放,方便快捷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片安装拆卸方便,可以根据不同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的制作方法目前,人们存放自行车或汽车、摩托车的车棚大多是位置固定,伸缩立柱杆的实际尺寸固定不变,不可以自由伸缩,遮阳挡雨面料固定尺寸不能自由收放,安装复杂,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的利用率不高。该类产品的缺点是在于:1.不能调整遮阳面的大小;2.不能在恶劣天气下方便拆除;3.不能收纳并且占地面积大;4.安装时只能固定在墙上,安装、拆卸时需要专业人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车棚遮阳装置进行改进。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的另一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部分立柱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重箱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的还一示意图;图6为A部放大图。参见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一种高度可调式自行车棚,包括若干根立柱I,所述立柱I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底架4上。相邻两根立柱I之间设有圆管2,所述圆管2通过旋转盒211设在立柱的上部;面料8的一端卷设在圆管2上,另一端与第一下管3连接,所述立柱I上设有高度高度定位装置6。所述圆管2对应设置一个卷绕机构,该卷绕机构与旋转盒211连接。所述卷绕机构为拉珠机构201和摇杆机构202其中的一种。还包括斜撑杆9和支撑杆7。所述底架上设有承重箱41,所述承重箱内设有空腔,所述承重箱设有注物孔位412,所述承重箱的下方设有凹槽411,承重箱通该凹槽411卡设在底架4上。所述面料靠近下管的一端设有孔眼81。[0048]实施例1立柱I通过连接机构与底架4竖直固定,所述圆管2通过旋转盒211固定到相邻两根立柱I的端部,所述圆管2对应设置一个卷绕机构,该卷绕机构为拉珠机构201,面料8的一端与圆管2连接,另一端与下管3连接,斜撑杆9的一端通过转钮与下管3连接,另一端通过斜撑杆定位夹5与立柱I连接,立柱I上的斜撑杆定位夹5可沿立柱I上下移动,以此来调整面料的最大张开角度。拉动拉珠机构201,圆管2转动,将面料8卷起,另外通过高度定位装置,该高度定位装置为螺栓6,立柱I由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 二节立柱套设组成,第一立柱11上设在多个孔洞,螺栓6与立柱上的孔洞13对应,通过螺栓6与不同位置的孔洞13对应,可调整立柱I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卷绕机构还可以是摇杆机构202,通过转动摇杆可以卷起或展开面料。实施例2立柱I通过连接机构与底架4竖直固定,所述圆管2通过连接弯头212固定到相邻两根立柱I的端部,面料8的一端与圆管2连接,另一端与下管3连接,斜撑杆9的一端通过转钮与下管3连接,另一端通过斜撑杆定位夹5与立柱I连接,立柱上的斜撑杆定位夹5可沿立柱上下移动,以此来调整面料的最大张开角度。所述立柱上设有卡固机构,所述卡固机构为定位扣100,所述定位扣100设在下管和立柱的其中之一上,所述定位扣100上设有卡口 101,将斜撑杆9卡入卡口 101可将斜撑杆9与立柱I固定到一起,下管也随着收起。另外通过高度定位装置,该高度定位装置为螺栓6,立柱I由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 二节立柱套设组成,第一立柱11上设在多个孔洞,螺栓6与立柱上的孔洞13对应,通过螺栓6与不同位置的孔洞13对应,可调整立柱I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立柱与底架的连接,斜撑杆、支撑杆与立柱的连接,都通过大柄螺栓来固定,所述立柱、圆管和底架上的管材分别通过连接套14来互相连接,连接套14上配有大柄螺栓15,通过大柄螺栓15可徒手安装本产品,不需任何工具,方便快捷。因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其他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尽管业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限制为这些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之内作出变化和修改。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